沙鳅又称沙坠、泥鳅,是鳅科沙鳅属的一种鱼类。体长而侧扁,头侧扁;吻尖;体被细鳞,颊部有鳞或裸露;通身亮黄色;沙鳅外形酷似一般野生小鱼,成年鳅体长15厘米-22厘米;体呈纺锤状,侧扁;头扁锥状,叉尾;由于其腹面弧度较大,使之吻部略显上翘而突出;口较小,下位;呈马蹄形;吻须三对,上颌须两对,下颌须各一对。
形态特征
长十几厘米,为体之五倍半;头长之四倍。 头侧扁,吻稍尖。 眼小,几位于头之中闲。鼻孔距眼较距吻端近。口成马蹄形,下颚极小,触须六,位于嘴上者四口角者二。脊鳍起点距尾基校距吻端近。胸鳍距腹鳍愿远。腹鳍位于脊鳍之下,其起点稍在脊鳍之後,臀鳍起点距尾基较距腹鲳起点近。 尾鲸成叉状,其裂片之长度距头稍短。 头部非叠裸出体,被微细之鳞。侧线完全。体色上部带灰色,下面带白色,其体侧有十六横带纹,其第一纹辍短,不达於鳃盖。脊龉有三小稍纹,尾鲈有四带纹及一黑斑在其基部中间,他鳍无斑点。
沙鳅外形酷似一般野生小鱼,成年鳅体长约15厘米,大者可达22厘米。体呈纺锤状,侧扁。头扁锥状,叉尾。由于其腹面弧度较大,使之吻部略显上翘而突出。口较小,下位。呈马蹄形。吻须3对,上颌须2对,下颌须各1对。前后鼻孔相靠,前鼻有半透明管状皮突。眼位于头侧略偏上方,眼下藏有叉形眼刺。头部及体表均有难以显见的小鳞。侧线完整,位于体侧正中位,微凹。胸鳍侧下位,扇贝形。背鳍位于体中央,鳍端平整略凹。腹鳍蝶翅状,与背鳍正对。臀鳍位于泄殖孔与尾鳍正中。尾鳍叉形,叉口深达鳍基,上、下鳍对称,酷似蝇翅。背部及两侧呈灰黄色或灰青色,腹面白色。体背及上侧有13条向后倾斜的褐黑色宽条横纹,直穿侧线,消失于腹缘。头背侧各有2条自吻至眼部的黑色纵纹。眼后颅顶部有2条对称的弧线。
眼侧位,眼下刺分叉或不分叉。口下位,呈弧形。须3对或4对,其中吻须2对,聚生于吻端,口角须1对,在颏下的1对须有时为 1对突起所取代或缺如。骨鳔囊是由第二椎骨横突的背、腹支与第四椎骨横突的腹肋和悬器构成的;鳔前室部分为骨质或全为骨质囊所包;游离的鳔后室发达或退化。
侧线完全。
尾鳍分叉。
臀鳍分枝
鳍条5根。
生活习性
淡水底层鱼类,适应性强,耐酸碱,耐寒。常在湖水面1m以下活动。夜间觅食。
分布范围
东至中国黑龙江和日本,西至巴基斯坦,南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为淡水中小型底层游泳鱼类。
沙鳅必须在干净的河流里面才能生长,一般体长10~20厘米,长达30厘米的也有,湖南道县沙鳅较多。
其他分类
【英文名称】 Barred loach
【地方名称】山石猴、沙鳅
【习性】淡水底层鱼类。喜栖息于泥沙底质的河边。或湖内浅水处。
【食性】摄食
摇蚊幼虫及
水生昆虫,亦吃蓝藻、绿藻、硅藻、黄藻。
【年龄与生长】体长89-192mm。
【繁殖】河北省海河水系怀卵量3746~47365粒。产卵期6-7月,产粘性卵。
【经济利用】可供食用,但数量少。
【分布】珠江、长江、钱塘江、淮河、黄河海河水系,滦河、黑河。
壮体沙鳅 Sinibotia robusta(Wu,1939)
【
分类地位】鲤形目 Cypriniformes鳅科 Cobitidae华沙鳅属 Sinibotia
【鉴别特征】体短而粗壮,侧扁。尾柄长等于或小于尾柄高。眼大。眼下刺分叉,4粗壮。口下位。颏下具1对肉质突起。眼大,头长为眼径的4.8-5.7倍。须3对,其中吻须2对,聚生于吻端。尾鳍深分叉。侧线完全,平直。颊部无鳞。体黄绿色,体上具6条深褐色垂直条纹。头背面和侧面各有1对自吻端向后的纵条纹。
【生活习性】栖息于江河中。种群状况:数量多,是江河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
【地理分布】分布广,珠江水系的红水河、柳江、桂江、左江、右江等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