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名,钱东沈厝乡人,曾任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教官、钱东抗敌会主任委员。
人物经历
转业回乡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作为黄埔军校后身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迁至广西宜山。时任该校教官的沈英名,跟随同事,拟趁迁校之机请求转业回地方从政。因一时安排未妥,沈英名请长假携带临产的妻子离校返家。回到久违的钱东沈厝乡之后,家人见时局动乱,谋政无益,阻其勿再离家。在外飘泊多年、看厌政界风云变幻的沈英名,一时陶醉于温馨的家和故园生活,听从眷属劝告,呈函辞去上级安排,安心留在家乡务农。
1941年6月,沈英名在家乡正忙于“变沧海为桑田”,也即是说,组织乡民,将沈厝乡前浅海地段围垦成可种水稻的沙田。这天,工地上人声鼎沸,忽有人来报,日本鬼子从澄海来侵。沈英名初不致意,稍后闻知日军已进距沈厝乡十公里远的澄海盐灶乡,才紧张起来。急忙将工地的事务交监工处理,即速赶回家中,携带家眷逃至山区乡村避难,以观动静。
日军由汉奸带路,窜进沈厝乡,抓了一名村民,逼其带往沈英名住居。在日本鬼子的威胁下,该村民无奈带至沈家大门口,指这里就是,随后转身就走,刚走十多步远,就被野蛮的日本鬼子从其背后开枪击毙。当天晚上,领队军官及数名卫兵住进沈家,大队士兵驻扎在附近祠堂和农户家里。在乡里,鬼子们的兽性发泄到极点:见猪杀猪,见鸡杀鸡,见贵重物品就抢,见妇女就强奸;有些士兵脱光衣服,到处乱窜,发出狂叫声、淫笑声;大小便,则往农户家中的米瓮、菜缸、餐具和衣物上拉撒。坏事做尽后,第三天才撤回澄海。临走前,野蛮的鬼子不仅搜劫尽沈英名家中的财物,还将其储存抗战时备用的数十罐煤油逐罐撬开,将油洒在大厅祖龛上,待燃起熊熊烈火后才幸灾乐祸离开。兽军走后,村民们虽合力扑火,但屋宇已烧毁了大半。沈英名闻知后,带家眷回来,见房屋败壁颓垣,决意报仇。
成立钱东抗敌会
1941年8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掀起了太平洋战争。回顾多年来中国给日本多方侵凌的历史,目睹如今自己家乡被糟蹋,故居也被搜劫焚毁的情景,国仇家恨一齐涌上心头,作为有血气的中国人,该行动起来与日寇作坚决斗争。他找叔父商量,拟发动乡民抗日救国保乡。经叔父同意,以叔父的名义写了一封函件,简述当前形势,以及日军在潮汕兵力有限,而且无兵可增,日本侵略必败、中国抗战必胜的道理,号召乡民组织起来,用自己的力量抗击日军,杜绝他们再来骚扰。函件分别发给各乡有名望的人士,征求同意者签名赞成。结果,凡收到函件者都表赞同。遂约定日期举行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数十个乡,一百多名代表。沈英名先拟好组织纲领及行动计划,开会时提出讨论通过。经会议决定,该组织定名为“钱东抗敌会”。出席会议者为该会委员,委员中推举一名主任委员为总管。会上一致推举沈英名为主任委员。会后,全体委员都到当地神庙宣誓,以约束各人的良心。
抗敌会主任及委员,均不发津贴。会中另设两名干事和一名工役,有津贴,日夜驻会办事。另组一支常备抗敌队,找一名有军事才干及救国热忱高的人任队长。队员由参加会的各乡按惯例定额保送。会费由各乡分担,枪弹各乡购置后交被保送的队员持用、收存。常备队日夜在前线警戒,有警报以电话传达。除常备队外,又按各乡人口组成若干后备队。后备队平常从事原来职业,一旦有情况,发出警报,就集中出发,开赴前线增援。
沈英名除主持钱东抗敌会工作外,还在沈厝乡组织一支自卫队。首先,他邀全乡父老开会,提议组织本乡自卫队:由公田拨出数十亩,招选勇敢壮丁数十名,每人各得公田一亩,免阻,另发给枪弹自行保管使用。自卫队员平日从事原有职业,如遇敌情,警锣声一响,即集中开赴前线抗敌。沈英名的这项建议获得乡中父老的赞同实施。每当夜暮降落,沈英名将本乡的自卫队员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爱国保乡教育,也常介绍时局战况,以提高队员们的必胜信心,有时还组织军事操练。若遇敌情,沈英名即亲自带领自卫队奔赴前线。在沈厝乡自卫队的带动下,各乡也相继成立了自卫队,并统归钱东抗敌会指挥。
购买武器弹药
钱东抗敌会在极短时间内编组完成。其工作开展最感困难的是自卫队武器购买问题。组织成立后,地方政府详知有关情况,给予鼓励,但设立在兴宁县的闽粤赣边区总司令部司令员香翰屏未明底细,派其参谋处长邹任远前来饶平调查,与沈英名晤谈。沈英名原系陆军军校教官,而邹任远毕业于该校总参谋队,称沈为老师。有此关系,谈起话来也投机一半。沈英名将抗敌会成立的动机及详细情况告知邹君。邹也把此次来饶的目的表白,并问他有何困难需要帮忙。沈说,枪弹购置困难,价格也较昂贵。邹答:“边区总部储有步枪及子弹颇多,不能免费拨给,但可价购,其价格较黑市便宜。你们需要多少,待我报告总司令后即派员押运来,价款交押运员带回。”于是,沈英名与邹约定,先购100杆枪和20万发子弹。
送走邹君后,沈英名立即通知各乡,需要购买枪弹者,先报其数量,并准备好价款,货到时即带款来取。十天后,总司令部派一名副官押运枪弹到饶平,枪是八成新的,都没毛病;弹是兵工厂出产尚未开箱的。沈英名通知各乡带款来领枪弹。后来,钱东抗敌会又连续购了两批枪弹,为抗敌工作提供物质保证。钱东抗敌会立下誓约:一处报警,全面抗敌。在该会的指挥下,钱东民众连成抗战的“钢铁长城”。
连成钢铁长城
1944年1月25日,正值正月初一。日伪兵伺机进犯钱东前哨仙洲。放哨乡民陈广立即鸣枪三声报警,灰寨、钱塘、紫云、沈厝等乡抗敌自卫队随时汹涌而至,击毙日寇数名,俘虏日伪官兵2名,日寇见势纷纷溃逃。六天后(1月31日),日寇重犯仙洲草尾宫。灰寨、钱塘、紫云、上下浮山、沈厝等乡自卫队闻警,汇集2000多人,声势浩荡,敌人怆惶而逃。5月12日,敌寇卷土重来,直犯峙头村,下午火烧塔护村,钱东民众环列周围,频频伏击,连成钢铁长城,敌人只好纷纷撤退。
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6月1日,日寇妄图孤注一掷,列阵300余人趁着晨雾摸至塔护村。当地守卫爱国军官钟大队长即率师登上大北山,与日寇誓死激战,坚守至弹尽。幸有钱塘、灰寨、紫云、沈厝等乡自卫队及时来援,于灰寨村东面与日本鬼子正面交火。日军指挥官应枪而毙,只能盲目轰炮,未敢再窜一步。钱东自卫队与之激战数小时,把日军追杀至澄海盐灶,才胜利班师回乡。钱东抗敌会组织民众连成“钢铁长城”,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事迹,将永远鼓舞潮汕人民为国家昌盛、民族富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村贡献
围海造田
1939年6月22日,日本侵略军陷汕头。翌年,潮汕开始闹粮荒。作为沈厝村中的文化人沈英名,认为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又见村前得天独厚的海滨有一大片浅滩,可围成水田耕种,面积约六百亩,大有益于乡国,心中便萌发围海造田的念头。经征得乡人同意,着手拟出经纬,组织信用合作社,规定凡乡人皆有投资入股的资格,并将其计划呈准县政府立案。接着,开始围海建地测量及制定工程计划。沈英名并非工程技术人员,但为了家国的利益,他拜有实践经验的人为师,虚心学习,实地进行勘测,制定工程方案。他见当时物价上涨的趋势,提出动工之前,必须抓紧备好粮食与杉木。于是,合作社将每期收缴上来的股款,都用来购买米谷和杉木。谷价从每担五十余元开始购买,直到每担二百余元,已购入二百余担。杉木每支二十多元时,就购得千余支。至动工时,谷价每担已涨到三百多元,杉木每支涨至百多元。事前的储备,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
在多方的协作下,历时六个月,合盛围工程于当年中秋节完成,围田六百余亩,每年可产稻谷五六千担,多么可观啊。工程完成后,正在饶平从事造林绿化的张竞生博士,参观了合盛围。围垦期间,邻近的下浮山和水帽村跟着学步。结果该两村所建之围,各仅约一半,三百亩左右,但各耗资百余万元,而合盛围六百多亩,只花十五万元完成。世人多感奇怪而问沈英名,他答:“极简单,原因有二:其一,建筑工程的花费主要是粮食和木材,我未开工先购足所需,故不受物价上涨的影响,便不突破预算;其二,我能日夜在工地督工,每工能做足八小时,人家哪能如此”。
修复海堤围
1944年9月24日(阴历八月初八)发生的风灾。那天,沈英名因抗敌会之事到钱东开会,会后风雨交加,未能返回沈厝村。当晚刮起飓风,飞沙走石,海浪如山耸,随之大雨滂沱。天亮后风势才煞,但仍有小雨。沈英名意识到灾情不小,急忙回家。乡人告诉他:“惨啦,乡里所有的围田都崩决了,与大海相通,晚冬无望,下一年也成大问题了。”堤岸已崩,无路可行,叫人划一小舟,周围巡察。见围中万亩稻禾淹没,茫茫一片成沧海。从东大新、西大洋、南顺、南盛、合盛、新围、新兴、新埭仔、三角仔等围共决口167处,总长六、七百丈宽,触目惊心,黯然神伤。当晚,全村父老挤满一堂开会,商量计策。一致赞成开始修复堤围。
第二天清晨,各行头带工到村前广场集中,由沈英名安排项目后,便分头开始工作。沈英名则向县政府及地区司令部请准沈厝村购买杉木应用。县长表示答应,但须军方同意方有效,便亲谒张司令。张司令初有难色,沈英名说:“我乡四五千人口粮食,全靠围田养活,若不修复,都将沦为饿殍,后果不堪设想,司令岂能忍心。司令禁止杉木出口,系恐济敌。我是抗敌会主任,主持抗敌工作,岂愿将杉木运汕济敌。我乡从黄冈购多少杉木打入堤坝缺口处作桩,司令可派员查点,如查有一根杉木无打入土中,可砍我的头,决无怨言,我敢具结。”张司令听了,点头应允,说:“我相信你,但除此不可为例。”修复缺口工程,自八月初十日开始,直至越年春耕前完成,全部沙田都可耕种,乡人莫不喜形于色。据统计共费四万余工,平均每人各服工十天,完成一件大家认为绝望的事,证明沈英名说“人定胜天”的正确性。
人物评价
村干部说:“凡事只要有决心,有计划,齐心协力,必能成功,就像沈英名带领村民建设合盛围、修复海堤围一样。从前我们能把大海变成桑田,在党的领导下,能把桑田变成养殖基地,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都靠村民奋发图强的创造性劳动。村民们没有忘记先辈围海造田和修复海堤围的业绩,没有忘记沈英名为乡里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