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庆,1945年8月21日出生于上海,实验核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45年8月21日,沈文庆出生于上海。
1964年—196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理论核物理专业。
1970年—1991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近代物理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9年2月,在西德国家重离子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
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
1996年11月—2001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沈文庆在73MeV以下的12C+209Bi发射粒子研究中,证实低能核反应中有大质量转移反应引起的a粒子发射,证实轻系统存在深部非弹性散射,并证实了有非完全深部非弹性散射的新反应机制。负责兰州国家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区建设并组织一批实验。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用软件修正方法获得当时国际上最佳的质量与电荷分布,测到4个新核素,测量了准裂变的物理特性和质量弛豫时间并分析了对合成超重核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低能和中能的核反应截面参数化公式。发展了用BUU方程计算反应截面的新方法,得出了轻反应系统核态方程和介质中核子—核子作用截面。
据2022年9月何梁何利基金官网显示,沈文庆在中国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代表论著有《中能重离子碰撞中的自旋轨道耦合》《核科学前沿,交叉学科和科学传播》等。
据2022年9月何梁何利基金官网显示,沈文庆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特等奖、一等奖各1次,二等奖3次等。
人才培养
2021年5月,在以“百年复兴路,科学正当时”为主题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启动仪式上,沈文庆寄语现场青少年:“科学提供了人类社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少年要以创新的理念、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从新奇的现象中去探寻规律,热爱科学、刻苦学习,从小立志为建设科技强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据2022年9月何梁何利基金官网显示,沈文庆共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名。其中有的已成长为学术带头人、院士,如核物理学家
马余刚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蔡翔舟等都是他的学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在沈文庆两岁多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沈文庆的母亲不识字,家庭陷入贫困。母亲和姐姐为了养家每天出去给人家做工。年少的沈文庆没有人带,耽误了报名上小学的时机。后来,直接读了二年级,那时的沈文庆,贪玩且调皮,成绩很差。在沈文庆刚念初三的时候,当时有好多科普报告。它们给了沈文庆新鲜的感觉,就是从那时起,他努力把初中的课程学好,后来考上了复旦大学预科。这是沈文庆人生的转折点,原因是这一年他真正努力了。
人物评价
“沈文庆在中国放射性核束物理及中能重离子核反应等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青年报》评)
“沈文庆在国家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区建设与组织一批实验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评)
人物影响
沈文庆提出了适用于低能和中能的核反应截面参数化公式,在国际上被公认是“目前拟合实验结果中最好的经验公式”,被誉为“沈氏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