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4月11日,
北京语言大学国外考试中心主任沈忆敏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沈忆敏说,当年父亲在
朝鲜战争前线任谈判代表团新闻处长时,听闻母亲生下他的消息,十分高兴,即以母亲的本姓“吴”和沈忆敏当时的乳名“敏”作为自己当时的笔名。从此“吴敏”这个名字便常常出现在父亲用英文撰写的有关谈判进程的文章中。父亲遇难后,自己遂改名“忆敏”,也正是为了寄托对父亲的一份深深的思念之情。“父亲去世时,我刚刚三岁多,说实话,对他音容笑貌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了。他的很多事,都是后来听老人提起和自己收集的。”
“但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却从未更改过。”据沈忆敏回忆,很小的时候他就养成了收集有关父亲报道的习惯。他拿出一直珍藏着的一份1965年的人民日报,指着登载的纪念活动的报道说,就是那次纪念活动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父亲留给后人的影响有多大。
沈忆敏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萌生了学习外语,将来从事涉外工作的理想。但是后来在求知的年纪遭遇“
文化大革命”、“
上山下乡”,自己离这个理想似乎越来越远。“不知为什么,这个理想的火花在我心中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和挫折后始终没有泯灭,或许我的潜意识里一直希望以此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吧,”沈忆敏说。从云南当兵复员回北京后,沈忆敏白天忙忙碌碌,晚上则重新拾起了放弃多年的中学英语课本,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外经贸英语专业人才。“我觉得冥冥中父亲一直在默默地为我指引着人生方向,”沈忆敏说。
1951年至1953年在朝鲜工作期间,沈建图只回国两三次。他的第一个孩子在此期间出生,但直到比较大时才第一次见到爸爸。“
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时,沈建图的妻子还怀着身孕,这第二个孩子没能见到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