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元壤,1935年3月出生于中国上海,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荣休教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52年,沈元壤毕业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后前往台湾;1956年,获得
台湾大学学士学位。
1956年,赴美国留学;1959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
1963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Bleombergen。
1964年起,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1970年起升任物理系教授。
1967年起,任美国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1972年,37岁的沈元壤参加由物理学家
任之恭任团长、
林家翘任副团长的美籍华人教授访问团,第一次回到中国大陆,并与访问团成员一起受到周总理接见。
1978年9月,应邀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为期3个月的访问。
1984年,在复旦大学系统讲授非线性光学一个多月。
199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7年,在他的支持与帮助下,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主办了第十三届国际激光光谱会议。
199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8年,获得固体光学效应领域FrankIsakson奖。
2002年6月,沈元壤与
杨振宁、
沈志勋、沈平4位先生组成国际评审委员会,对清华大学物理系开展清华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院系的国际评估。
2007年4月,以沈元壤教授为首的国际评估专家组对上上海交通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国际评估;7月带队的国际评估组对复旦大学物理系教学、科研和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沈元壤主要从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问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发展现代激光光学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之中。
1980年代初,沈元壤的研究小组首先发展出了非线性光学光谱的界面研究方法和理论,开创了界面科学研究的新领域,这些新领域的研究包括液体表面结构、异相界面性质、表面反应的原体探测、超快表面动力学、表面分子的取向和构象等。
沈元壤的研究组的研究题目有液晶非线型光学研究、表面非线性研究、光学光谱研究、液体表面和界面、液晶和固体的表面、界面的研究超快现象研究和原子力显微术和近场光学技术研究等。
沈元壤在非线性光学方面,对等离子体的光学非线性、感应散射理论、非线性光学的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做了开创性工作,开辟了液晶非线性光学研究领域。
沈元壤发明了一种倍频—和频方法用于研究表面和界面,开辟了表面科学的诸多新领域。
在激光光谱和分子物理方面,沈元壤与
李远哲合作,对多原子分子的红外多光子解离得到透彻的了解;与H.Walther小组合作,观察和分析了囚禁离子有序—无序跃迁,成为原子物理学近期的热点。在固体物理方面,发展了调制光谱方法,使测定固体能带更为精确。
截至2019年4月,沈元壤先后发表了近600篇学术论文,著有《非线性光学原理》等多本学术专著。总引用次数超过38000次,H-因子100。
1997年,在沈元壤的支持与帮助下,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功主办了第十三届国际激光光谱会议。
人才培养
从1965年到2008年,沈元壤共培养博士50多人,其中学生
庄小威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沈元壤在非线性光学方面,他在等离子体的光学非线性、感应散射理论、非线性光学的量子统计理论等方面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开辟了液晶非线性光学研究领域。他是一位严谨而又有实力的学者,在国际物理学界有着崇高的学术声望,从1972年首次回国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中国科学的发展与走向世界,为促进和推动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沈元壤是一个思维活跃、知识面很宽的科学家,很宽的知识面也使他能不仅在光物理方向上和物理所的科研人员交流,也能在物理所的整个研究方向上和我们进行交流,并且经常给我们以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国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