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沅陵,山高,路难,水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既热爱这方水土,又要面对现实环境,因此他们的生活既艰难又辛苦,为了让艰幸的生活不过于枯糙和单调,他们相互吆喝,在吆喝中产生了劳动号子、山歌。通过号子、山歌表达他们内心的追求、渴望、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
摇撸号子:分平水号子和急水号子两种,船行平水时,劳动不紧张,船工面对两岸景色,唱起悠扬的号子,随着平稳的节奏一推一拉,悠闲自得,领唱者有唱沿河风光的,也有调情逗趣的,众和2.6五度的伴音,表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到了急水滩头,船工们精力集中,劳动紧张,领唱者发出节奏明显的高音长音,和者只有半拍6低音,唱在着力点上,以统一劳动节奏,整个急水号子,均无明显唱词。在最紧张时,领唱者发出高亢、短促的喊声,如搬到!搬到!挖到!挖到!等信号,是显示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勇敢精神。
人称湘“西号子王”向上是一位出生在50年代大山里酉水边的普通农民家的儿子,从小就耳闻目睹父辈们激情澎湃的劳动场景,也亲身经历过那惊心动魄的艰难岁月。是喊着号子长大的、唱着山歌进城的。他亲身感受:解放前,号子、山歌只是劳动人民的调味汁,反映劳动的场景和劳动生活格调低下庸俗。解放后,号子、山歌在工人、农民的劳动中推动着他们团结、拼搏、奋进、战胜自然的精神面貌,具有催人奋进的战斗力,格调幽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最为流行,因为那时代的人们生活环境变化不大,交通不便,又是大集体,所以很多地方民族文化得到滋长和宣扬,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时代进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信息的发达,社会政治经济的繁荣与活跃,很多民族、传统的东西,在年青一代人身上,渐渐淡忘和消失,并不是他们不想学,不想唱山歌,不想喊号子,只是山歌、号子这种非物质文化时代所赋予的内在潜力和感染力在历史舞台上已无多大的生存空间,只得悄悄退出。
如今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山歌、号子又将重出历史舞台,以民间文艺类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面孔复出。在旅游中使新一代人感受老一辈的劳动文化成果,老一辈人们重温走过的那种火热生活。劳动号子的价值又一次得已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