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围困战
抗日战争中的战役之一
沁源围困战,又称沁源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发生的交战。
战斗背景
1937年冬,薄一波率山西青年抗敌决死一纵队依托纵贯山西中、南部的太岳山脉,创建了太岳抗日根据地。
1940年1月,陈赓率386旅主力及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进入太岳区,与薄一波所率决死一纵队会师,此后相继成立了太岳军区和太岳纵队,根据地获得巨大发展。
1942年10月20日,日军集结第36师团、69师团6个大队,及白晋、同蒲沿线二十多个县的伪军共7000余人,在驻山西日军第1军参谋长花谷正少将指挥下,对八路军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扫荡”,占领了沁源县城及其附近地区。
战斗经过
1942年11月11日,太岳军区正式发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战胜敌人”的命令。同时决定,以沁源县委为核心,联合组成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同月18日,围困指挥部正式组成。全县各区(镇)也相应地将原来的反扫荡指挥部改为各级围困指挥部。县围困指挥部又将全县划为13个战区,每个战区组织了一个由主力军、县大队、民兵共同参加的游击集团。自此,沁源军民开始了对占据沁源日军的长期围困。
1942年11月下旬,县围困指挥部指挥安沁、二沁大道两旁据点5华里内的23个村镇,3200多户人家约16000多人全部迁出,给日军侵占地区及其周围制造了一个“无人区”。
在围困斗争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游击集团对日伪军广泛开展麻雀战、狙击战、地雷战、伏击战和破击战。日军占领沁源县城以及阎寨、中峪、交口4个村镇为据点后,其军火物资的补给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安泽通往沁源的安沁大道,另一个是沁县通往沁源的二沁大道。因驻沁源伊藤大队由临汾第69师团指导,此时联系同蒲线的安沁大道为主要交通线。沁源军民寻觅战机,在该要道上多次伏击日军,予敌以沉重打击。
沁源军民一边在战斗,另外一边自立更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了对日军的长期围困。
日军在沁源军民的长期围困和打击下,不断从所占领的据点撤退。1943年1月,日军首先撤退阎寨、中峪等外围据点,四五月间放弃了城关东门外的大片阵地。8月,二次撤出霍登据点。1944年春,被迫退守到城内草坡下的一片地堡和窑洞中。1945年初,日军只得龟缩在城西草坡上下的两个碉堡和一排窑洞中。
1945年3月初,太岳区党委和军区指示,决定在岳北各县支援下,沁源党政军民总动员,向沁源城关、交口守敌发动总围攻。3月11日,最后围攻开始,300多民兵组成12个爆炸队,另有30多名爆破能手组成机动爆炸队,正式参战民兵达4000余人,他们运用各种战术围攻,阻击日军。从3月24日至29日日军多次突围,但均被击退。4月10日夜,日军以小股部队向西、南佯攻,11日拂晓,在沁县联队部的接应下,沿二沁大道逃窜,太岳军区由外线调回38团主力部队和沁源民兵奋力阻击,日军死伤300余人,最后日寇逃出沁源县境。
战斗成果
沁源围困战历时两年半共900多天,先后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4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取得了依靠人民围困敌寇的伟大胜利。沁源围困战是《论持久战》的伟大实践,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民族气节的伟大呈现,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战例,不仅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更加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士气。
延安《解放日报》曾发表题为《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称赞“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放出了万丈光芒的异彩”。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4:57
目录
概述
战斗背景
战斗经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