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特别旅游区,简称汶川特别旅游区,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汶川县境内的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1997年,三江景区对外开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县映秀镇南方向约11千米处(北纬31°,东经103°24′)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昔日秀美繁华的映秀几乎被夷为平地。
2009年10月22日,汶川县宣布三江景区全面恢复营业,这是“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汶川县首个正式对外恢复营业的旅游景区。
2010年11月06日,水磨羌城正式开城迎客。
2012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汶川特别旅游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地震遗址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境内。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水磨镇境内。三江景区位于汶川县三江乡境内,三江景区东西宽14千米,南北长20千米,景区总面积188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汶川特别旅游区属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随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呈比较完整的垂直气候带,可分为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但光、热、水分布不均,年均日照1600小时以上,年平均温度12.9℃。
主要景区
映秀地震遗址
映秀镇地处汶川县东南部,境内植被丰富,景色秀美,是川西平原进入阿坝州的门户,更是通往九寨、黄龙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必经之地,是藏羌回汉各民族融合的交汇点,素有“西羌门户”之称。映秀作为“5.12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保留着震源点、漩口中学遗址等地震原貌,并新建了“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以纪念那悲惨的瞬间,免费参观。
漩口中学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所有校舍建筑下沉、坍塌,震前建筑为5层,震后5层楼只剩下3层,3楼变为1楼,原本的1楼2楼变为碎屑。漩口中学损毁严重,灾后重建中,为了铭记、保留这段历史,漩口中学的废墟被作为遗址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是“5·12汶川地震”中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大型遗址,也是“5·12汶川地震”周年祭奠仪式会场。
映秀湾公园曾是映秀小学遗址,在“5·12汶川地震”中震塌,这里罹难同胞260人, 地处断裂带上,不宜修建
永久性建筑物,阿坝州汶川特别旅游区将其打造为集生态观光、游客集散为一体的映秀湾公园。
喇嘛寺建于
清代嘉庆年间,为瓦寺土司祖祠,供瓦寺土司塑象和三世佛。1958年拆毁,现寺庙为近年重修,位于中河、黑石河交汇处的山丘上,
王保墓亦在建于此上。
百花大桥地处
汶川县漩口镇和映秀镇交界处,是国道213线通往
阿坝州和辖区13个县的必经之路,也是贯通阿坝州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在“5·12汶川地震”中,百花大桥彻底损毁,已无法恢复使用。
“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位于213国道渔子溪村,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于2009年12月动工建设, 2012年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由序厅、特大地震破坏惨烈展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展区、自力更生科学重建展区、科学应对防震减灾展区五个部分组成,借助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动感环幕等艺术手法和场景,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英明决策,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
水磨古镇
水磨古镇位于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水磨镇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汶川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了“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镇上古街林立,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水磨羌城总占地面积61117平方米,是灾后重建的民心工程,建筑结构9度设防,把羌寨建筑的石结构、泥结构、石木结构、木结构等建筑方式综合运用,传承并发扬羌族建筑文化,体现了会从古朴、粗放的传统建筑群落迈向现代化城镇的新羌城概念。
西羌汇坐落于
水磨镇春风阁脚下,东临寿溪湖,是水磨标志性景观之一。 西羌汇建筑平面由正方形演变而来,建筑立面结合羌碉特色。西羌汇将现代的建筑、装饰艺术与传统西羌文化相结合,并融入
佛山陶瓷艺术元素,具备展览、演出、会议、接待等多项服务功能。 西羌汇展现了汶川特大地震后人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精神面貌,寓意生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蕴含佛山水磨之间血脉相连的山水深情。
禅寿老街全长1300米,平面呈“U”形分列布局,两侧分布的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字库、白塔等建筑风格集中国传统建议体系之大成,是典型的羌、藏、汉相结合的
明清风格建筑,具有轮廓清晰、布局深蕴、多轴线明确等特点,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
春风阁是根据水磨古镇历史文化,结合藏羌汉民族建筑特色而修建的景观建筑,主题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法式,细部装饰具有浓郁的宗教和藏羌文化色彩,是多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体现出各族人民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韧性和凝聚力,是民族大团结的有力见证,亦是登临观澜的绝佳场所。
羌碉是川西北羌族人民智慧和汗水的凝结,是羌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它雄伟气派,大气磅礴,是羌族民族之魂的象征。碉楼又称“邛笼”。
白塔,是藏羌民族中最为神圣的建筑,塔上装饰有佛珠,象征佛法无边,塔上正对南方有一尊金佛。
字库塔,四川叫“字库”或“惜字宫”,其他地区亦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等,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废弃字纸的建筑。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出现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此库建于清代,20世纪90年代损毁,5.12后恢复重建。
禅城桥是水磨古镇灾后重建的一座步行桥,2009年9月开工,2010年1月竣工。主体采用预制小箱梁简支梁桥,上部为木结构长廊。
三江生态旅游区
汶川三江生态旅游区位于汶川县南部三江乡境内,西河、中河、黑石河在此汇合,故称三江。瀑布、古道、桥梁构成一派原始好风光。景区毗邻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城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活化石”珙桐生长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有藏、羌民俗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是集观光、体验、避暑度假于一体的短程旅游风景区。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三江乡以独特的自然水系为核心,建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水乡藏寨包括牌坊、水车景观、明月亭、藏家风情园、购物长廊、游客中心等。
文化活动
主要活动
2017年9月29日,汶川县与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在汶川县映秀镇共同举办第二届大熊猫艺术节。
201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四川省在汶川县映秀镇举行“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十周年纪念仪式,深切悼念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
特色小吃
汶川特色小吃有洋芋糍粑、绵虒豆腐、酸菜面块、玉米搅团、带劲豆花、幸福酥肉、威州包子等。
所获荣誉
2010年3月,三江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0年11月,水磨羌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1年4月,映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3年,汶川特别旅游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三江景区:8:00~18:00 ;映秀地震遗址:全天开放;水磨古镇:全天开放。
震中纪念馆:08:30~16:30(每周一闭馆)
门票
三江景区:门票50元/人,映秀地震遗址:门票免费;水磨古镇:门票免费。
交通
1、到都江堰后在客运中心搭乘到映秀的班车即可。
2、由成都茶店子客运站搭乘到映秀的班车。
1、乘公交车:可以在成都茶店子汽车站乘坐直达水磨古镇的汽车,每天有两班,时间分别为上午9点和下午3点半,从水磨至成都的发车时间分别是上午8点和下午3点半,票价均为28元,全程用时1个半小时左右。
2、从成都火车北站乘坐到都江堰的快铁,约30分钟后到都江堰,然后乘坐8路或9路公交至都江堰客运站,搭乘前往水磨或三江的班车,30分钟后即可至景区。
从成都火车北站乘坐到都江堰的快铁,约30分钟后到都江堰,然后乘坐8路或9路公交至都江堰客运站,搭乘前往水磨或三江的班车即可至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