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荣
苏庄草龙传承人
汪金荣,男,中国,浙江开化人,苏庄草龙传承人。
详细介绍
1921年,汪金荣出生在浙江开化县苏庄镇富户村,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相传唐贞观年间,苏庄漳溪有条千年修炼的小白龙。一年,当地大旱,小白龙私自上天行雨,触犯天规,被玉帝囚禁在龙岩石洞中,失去了自由。在大旱连年,百姓苦难之际,小白龙托梦于一长者,嘱中秋之夜,扎一草龙送入河中,方能使它回归东海显灵。于是,村民将稻草扎成草龙,在中秋之夜,点满香火插上,敲锣打鼓送入河中。次年,果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此以后,村民年年举办中秋送神龙入海仪式,并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祭祀龙神和庆祝丰收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元末,朱元璋率红巾军在苏庄修整,中秋之夜,看见村民舞草龙,大加赞赏,敕草龙为“神龙”,赋诗一首:“岁到中秋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满天星斗拱明月,拂地笙歌赛火龙。”并提议龙应有其它动物伴舞。之后,村民就制作出鱼、虾、蚌、鳖、天鹅、蝴蝶等动物及桂花树等与龙伴舞。直到现在苏庄中秋的“户户庆丰收,村村舞草龙”民间习俗仍然盛行。从小汪金荣就非常喜欢看中秋舞草龙,龙首忽左忽右,忽高忽低,龙尾随着龙躯游走、舞动,舞龙的威风样子,让他羡慕不已。于是15岁那年,便开始跟村里大人们学扎草龙舞草龙,虽家人反对,但他还是坚持学,有时还偷偷摸摸地去学。为了学到一手制作草龙、銮驾的工艺,汪金荣20岁时便向当时村里制作草龙的好手徐炳华、徐生华拜师学艺。当两个师傅答应收下他时,汪金荣开心地笑了,“终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拜师之后,汪金荣一心学习草龙、銮驾等制作,并听从师傅的叮嘱,把草龙传承下去。50年代起,汪金荣便开始主持村里草龙制作和表演。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差,制作草龙都是义务劳动,材料缺少时,便到自己家里去取,有时实在没办法了,也曾在晚上偷偷摸摸到别人地里去割芋头杆来制作銮驾。
为了把草龙、銮驾制作得更加美观,草龙舞得更加好看,汪金荣和大家一起对传统草龙进行改革。原来草龙龙身只用稻草编制,舞龙时容易被拉断,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汪金荣也想了不少办法,曾在龙身内裹了一根12号铁丝,虽牢固,但铁丝滑、与稻草不能相粘,经过几次的更改直到1999年改用尼龙绳后,舞草龙时才不被拉断。
汪金荣在草龙的改良上可算是下足了功夫。1996年在得知要参加衢州金秋艺术节时,已经76岁的汪金荣带领大家对龙身、龙头、銮驾进行了改进。把原来用竹篾做成团箕的又重又不美观的銮驾,改用由篾匠程樟喜用竹篾专门制作的大小适合且造型逼真美观的銮驾;在龙身中间粗大处用稻草辫外围再编制数根小草辫,然后用篾片绕着中间大稻草辫撑起,不但使龙身变得粗壮、雄威、美观,而且显示出了龙的鳞片,配上新制作的龙头,既保持了传统的美,又显示出时代气息,还增加了几分龙的威严与美感。之后的汪金荣还和大家一起为銮驾队创造出“飞鸟投林”、“仙鹤祝寿”、“水族扬波”、“蝴蝶穿花”、“竹枝挂彩”等銮驾舞姿,增添了苏庄草龙的特色。
苏庄草龙在汪金荣等人的不断改进下,不仅走出了苏庄,走出了开化,而且走进了衢州,和省城杭州;不仅成为省首批非遗项目,而且已经在申报国家非遗项目。1996年、2001年、2004年,苏庄草龙参加“衢州市金秋艺术节”、“衢州市古城文化旅游节”、“衢州市孔子文化节”表演均获金奖,2006年参加“衢州市龙起三衢元宵节”表演获一等奖,2000年参加“2000浙江省广场文化节”表演获优秀节目表演奖。2007年汪金荣还被授予第一批省非遗项目苏庄草龙传承人。
个人愿望
记者采访汪金荣老人时,他正在祠堂里和其他村民一起,赶做着草龙。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却很硬朗,精神矍铄,扎草龙时那娴熟的动作,让你很难相信他已89岁高龄。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早上7点就来到祠堂赶做草龙,已经做了三天。虽然有一点累,但是心里还是很开心,只要身体好他都会来做草龙的。现在汪金荣老人还要指导培训年青演员,带徒传艺,并手把手教年青人插香枝。他插的香动物、文字,非常清晰,已带出了5名徒弟,最近又有6名徒弟跟他学习。他说:“希望苏庄草龙代代相传,永不熄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3 17:10
目录
概述
详细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