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诘
科普作家科普演讲家科学声音首届轮值秘书
汪诘,又名汪洁,男,科普作家、科普演讲家、科学声音首届轮值秘书。出版有《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等。
人物经历
2012年年初,《时间的形状:相对论史话》(简称《时间的形状》)横空出世,一位名叫汪诘的科普作家走入公众的视野。次年4月,《时间的形状》获得第八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16年4月,汪诘在喜马拉雅FM开通电台频道,推出了原创科普类音频节目《科学有故事》,截至2018年4月,这档节目的播放量已达1070万次,订阅人数超过7万人。
出版作品
2020年1月推出两部科幻新作《精卫9号》《迷途的苍穹:科幻世界漫游指南》。
太阳系简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20年;
未解的宇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
迷途的苍穹:科幻世界漫游指南》,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9年;
十二堂经典科普课》(与吴京平 合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
《汪诘少儿科学思维培养书系:如何测量宇宙膨胀的速度》
《汪诘少儿科学思维培养书系:如果你跑得和光一样快》
《汪诘少儿科学思维培养书系:为什么量子不能被克隆》
电影作品
2024年3月22日消息,汪诘导演耗时四年打磨的国产科普电影《寻秘自然:地球往事》定档预告发布。
出版图书
人物观点
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传播科学精神,而讲解科学知识只是我们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虽然只有人类中的少数精英才能够成为科学家,但是人人都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因为科学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重要的是科学是一种思考方式。科学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没有东西方之分。科普的目的可不是要打消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是让愤怒于阴阳五行不是科学方法的人减少甚至消失。
反思科学
现阶段中国的科普是否应当包含反思科学的这部分内容呢?我的观点是不必要,对科学的反思应当局限在科学家、科学哲学家以及与科研活动密切相关的专业人群中,不应当把他扩大化。
科学与技术之别
妖魔化科学的人往往是那些把技术科学混为一谈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所以,让广大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理解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的区别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极为必要的,这关系到中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巨额投资计划能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也关系到青少年是否愿意投入到基础科学的研究中。
人物影响
汪诘将科普的重点放在求索的过程上。目前,汪诘正在给全国小学的科学课本做课件。每一学期科学课的第一堂课就是“科学是什么?”,他一直在强调学习科学学习的不是十万个为什么,而是科学思考,真正要学的是思考过程。
所获荣誉
短篇科幻《时间囚笼》获2019年百花文学奖
人物评价
作为职业科普人中的领军人物,汪诘一直坚持着自己在《科学有故事》节目发刊词中呼吁的——“比科学故事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笔耕不辍、掷地有声地奋斗在科普工作的前沿阵地。
自我评价
对于观念上的不同、价值观的碰撞,比如说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的碰撞,神秘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碰撞。这种观念上的碰撞,我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出来,不含糊不打太极,因为我做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及科学精神,说白了就是一种理性的精神,我当然要和那种伪科学神秘主义、各种各样的在我看来非科学的观念去做斗争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2 10:1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出版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