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冰石(1918年—2003年12月29日),男,原名汪继先,安徽省怀远县人,自幼在家乡读书,后入蚌埠私立江淮初级中学求学。1935年初中毕业后,先后在怀远屾河(今新河)小学、龙亢河南小学、河溜小学任教。1937年春,曾因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和声援释放上海救国会“七君子”而遭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关押在蚌埠警察局,后释放。1940年在龙亢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动员一批进步学生投奔抗日根据地。同年夏,新四军建立淮上抗日根据地,他先参加淮上地委机关报《淮上导报》的筹备工作,后任怀远胡疃区(三区)区长。1941年国民党军队占领淮上根据地后,胡疃区武装编为淮上独立营,他任营长,并随军东进洪泽湖一带。1944年8月新四军收复淮北路西根据地后,任宿怀县县长。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宿怀县委书记,兼县长和县总队总队长、政委,在该地坚持游击战争,直至怀远全境解放。1949年参加渡江战役。南京解放时,任南京市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组织部部长。之后,任中共南京市委编辑研究室主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市统计局局长、市委第三工业党委书记、地方工业部部长、南京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1973年底调任中共徐州市委书记兼市革委会主任。1978年起,任江苏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1982年任南京市委第一书记,1984年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6年离休。
人物生平
汪冰石,1918年出生在安徽省怀远县一个农民家庭,从青少年时代起,他就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抗日战争期间,他于1939年2月参加了党领导的怀远县青年抗敌协会工作,194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8月任宿怀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县总队长兼政委,为巩固淮北路东、路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汪冰石一直在宿怀县担任党政领导工作,为扩大革命根据地,领导和组织军民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卓有成效地开拓了新局面。1948年参加了伟大的
淮海战役,他组织民众昼夜支前,为围歼国民党主力部队于双堆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49年4月他随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担任南京市军管会文教接管委员会组织部长、市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汪冰石先后任南京市委编辑研究室主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市统计局局长、市委地方工业党委书记、市委工业部副部长、市委地方工业部部长、南京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1962年后他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业部副部长、江苏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江苏省委工业交通政治部副主任。汪冰石在建国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主管和从事地方工业和经济工作,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国民经济的恢复、地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文化大革命”中,汪冰石同志遭受打击和迫害,但他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对
林彪、“
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1973年10月,汪冰石恢复工作,先后担任徐州市委书记、徐州市革委会主任,并兼任徐州地委第一书记。他坚决贯彻中央关于铁路运输整顿的战略决定和
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为恢复社会秩序,确保京沪、陇海铁路大动脉的畅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77年12月至1984年1月,汪冰石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副省长、江苏省委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书记。作为这一时期江苏省主管工业经济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参与了金陵石化、扬子乙烯、仪征化纤等重大项目的决策和建设,为江苏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江苏省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省份作出了重要贡献。
汪冰石是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苏省第六、七次党代会代表,江苏省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1984年6月汪冰石同志当选为江苏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并继续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参与制定全省的对外改革开放规划和开发区的建设规划;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特别是开展地方人大立法和监督工作,在开发区现代化管理、土地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制定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江苏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汪冰石同志离开领导工作岗位后,继续关心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关心党风和廉政建设。他担任江苏省革命老区经济开发促进会的领导工作,不顾年迈和体弱多病,为老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深入调查研究,为寻求发展资金、技术、门路,多方奔走。他对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转变党风的一系列做法表示衷心拥护,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3年12月29日,汪冰石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评价
汪冰石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胸怀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对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深受同志们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