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
李白旅居南陵叔父
李阳冰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
盛景。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
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
名马八匹、官锦十缎。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
旱路去
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
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并又挑来两坛酒赠于李白。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
赠汪伦》诗一首:
这首诗描写朋友之间友情,情真意切,千古动人心。诗中汪伦赤足踏歌而行,追赶到
桃花潭渡口送别李白的场景,把朋友间那种即将离别难舍难分的的
赤子情怀,表达得朴实无华,牵动手足之间的情谊也油然而露,感人肺腑!
生二子,凤思、凤林,凤林即汪伦。凤思成才后在
歙县任县令。歙县是周公后汉末
汪文和为避乱迁
皖南汪氏第一居住地,40代后就迁太平县了。所以谱中记载风思到歙县任县令是“复居故里”。到风思时是49代,因此汪伦籍贯不是歙县应是
太平县。汪伦出生在太平县,到
泾县任县令时,其父仁泰没有随长子风思去歙县,而是随次子汪伦迁居泾县,直到81
岁在泾县桃花潭谢世。汪伦卸任后也定居于泾县桃花潭。
为什么长期以来,汪伦一直被以为是泾县人?主要是皖南的一些《汪氏宗谱》记载有笔误,将仁泰“自太平迁泾县”,少了“随子任”三个关键字。40世祖汪叔举早就居
歙县(今属
绩溪县)大庙
汪村,后人居太平县。从宋、明、清以来泾县地
方志都误记汪伦是泾县人。从2005年开始,
桐城学者汪兴吾根据桐城的多家《汪氏宗谱》考证第一次提出了汪伦是太平人的见解,随后天津
南开大学教授汪茂和经考证也认为太平县的确是汪伦的籍贯和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