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拼音:wā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指水势宽广而深厚的样子。引申为水池、水坑等义。也作量词,用于液体,或作拟声词,形容狗叫的声音。
金文、篆文的形构皆系从水、𡉚声。水(氵)表意,古文字形体像流水,汪所从声符“𡉚”是往的初文,从之、从土,作“主”、“王”者乃讹变之形,在金文、秦简中保留了这样的写法。在隶、楷书中,声符为“王”,字形定作“汪”。
汪,形声字,采用“氵”(水)作形旁,表明与水有关;“王”作声旁,“王”为王者,是秦以前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汪”的字形为水称王,即水势浩淼,无所顾忌,意即大水,深而广的水。《集韵·荡韵》:“汪,停水臭。”表示水不流动就会变得腐败,并发出臭味,故“汪”也有污浊的小水坑之义,这一用法依然保留至今。在我国某些地区,还把粪池称作“粪汪”,也因为粪便的来源大多是牛羊等牲畜,故又称“牛汪”。汪字作形容词时,也用来表示水体深广、液体满盈,如“汪洋”“眼泪汪汪”等;作量词时,用于指液体,如“一汪水”;作象声词时,形容狗叫的声音。
池也。《
左传》:“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杜云:“汪,池也。”《
通俗文》曰:“停水曰汪。”按,今俗语谓小水聚曰汪。
(wāng)《
唐韵》《
集韵》《
韵会》《正韵》并乌光切。音尪。《
说文》:深广也。《
淮南子·俶真训》:汪然平静,寂然清澄。《后汉·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波。
又《
广韵》乌浪切。《
集韵》乌旷切。并音䤑。停水臭也。或从广,作瀇,从枉,作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