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汤帝庙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阳汤帝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西北部的大阳镇西街,该庙的成汤殿始创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并在宋宣和元年(1119年)重修,建筑群现存建筑形制最早为元代。大阳汤帝庙占地面积1818.92平方米,建筑面积920平方米。
历史沿革
据《山右石刻丛编》所辑宋刘泳《汤王殿芝草碑》载,泽州大阳汤帝庙的成汤殿始创于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并在宋宣和元年(1119年)重修,后在金初被兵火所毁。建筑群现存建筑形制最早为元代,现存的成汤殿据庙内虫王殿西院墙《重修汤帝庙东廊房记》碑载,可以确定其应为元代遗构。现存碑刻多为明清两代重修的记载,由碑记可知正殿原悬牌额上题记为大元至正四年(1344年)所留。
明成化七年(1471年),重修。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再修。
明万历六年(1578年),补修东廊房六间、东南房四间、墙垣、西廊房、北山墙。
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东廊房。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重修舞楼。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重修。
清顺治七年(1650年),补修东廊房。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补修西廊房。
清康熙二年(1663年),补修舞楼后宫并水擎盖袍衫。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汤帝庙为中共晋城中心县委及牺盟会晋城县分会驻地办公地点。同年,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在此召开中共晋城中心县委第一次党代会。后在汤帝庙成立了太岳军区第三械弹所。
1949年,汤帝庙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为国家所有,由西大阳村委代管。
1953年,汤帝庙为西大阳乡政府驻地。
1959年,汤帝庙作为村办小学校舍,其中戏楼在土改时分配给村民当作民居。
20世纪60年代,汤帝庙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人为破坏。
2003年,大阳居民集资进行了局部补修。
2004年,被晋城市古文化研究和泽州县旅游文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考察发现。
建筑格局
大阳汤帝庙南北长61.91米,东西宽29.38米,占地面积1818.92平方米。建筑面积920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若加上戏楼及山门为三进院落,庙门开于正南。建筑物轴线对称,平面布局规整,自南而北依次为:戏楼及其两侧东西耳楼、山门及其两侧东西耳房、中门及其两侧东西掖门、东西廊房、正殿及其两侧三峻殿(东)和虫王殿(西)。山门沿中轴线建在砂石台基之上,由此进入,设中门一所。中门两侧原为碑廊,现在被封死,改为其他用途。碑廊两侧各设有偏门,平日中门关闭,人们由偏门进出。其后为正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八橡,单檐悬山顶,为元代建筑,是庙内最重要的建筑。庙内现存有明清重修碑、纪事碑数通,均保存完好。大阳汤帝庙集元、明、清三代建筑于一体,其中正殿(成汤殿)为晋城地区元代移柱减柱造建筑的实例之一。
主要建筑
戏楼及耳楼
戏楼的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残碍记载,明清时期屡有修缮,现存建筑年代据戏台明间顺脊墨书记载为清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20世纪60年代村民对其进行了修缮。戏楼位于山门之外、中轴线最南端,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悬山顶,与两侧耳楼东西一字并列,皆为砖木混构。由于戏楼紧依北高南低的崖状地形而建,因此该建筑在南立面上呈现为二层楼式;在北立面上呈现为面北的单层戏台,内部以木楼板过渡分作上下两层。木楼梯设在东耳楼下层室内。戏楼斗拱仅施于前檐檐额上,即柱头科四垛,三踩单翘,卷云式耍头。梁架用材为自然形弓背弯材制成,断面圆形。檩上橡子乱搭头铺钉,檐口不设飞橡。椽上除檐部与悬山部分铺设望板外,皆施望砖铺墁。屋面为仰合瓦盖顶,两山稍垄简瓦各两垄,披水瓦扎边。正脊系手工捏花灰陶质地的荷花饰脊简组拼;脊中央吞口,上立狮子,狮背置宝瓶形成脊刹;正脊两端大吻仅残存头部,其上小吻为后人拼凑。
东西耳楼均为二层,东耳楼面宽三间,西耳楼面宽二间,均为单檐硬山顶。屋架进深一间,在墙上贯构五架梁,其上叠设三架梁形成硬山构架,为小式木构建筑。戏楼立面较两侧耳楼凸起,山墙共用,其上层由两侧劈设的砖券广]洞将三座建筑通为一体,演出时两侧耳楼作为后台。戏台下层与东耳楼连通,作为演职员食宿用房,西耳楼下层为过街门洞,作为进入汤帝庙的入口。三座建筑东西总宽21.74米,南北总深6.72米,占地面积146.1平方米。
山门及耳房
山门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碣所载,其曾于明末清初被“兵火所坏”,并于清顺治初年“补修”,结合现存主体构架与建筑风格可知,该建筑应为明代遗构。山门位于戏台之后、中门之前,面寬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72.67平方米,与两侧倒座式耳房,呈东西一字排列,将庙院南部予以封闭。山门明间正中设板门一道,成为进入汤帝庙的唯一通道。门内地面为条砖顺墁,门南侧用条石扎边,条砖铺墁平台一层,过渡于庙外街面上。山门前后檐用柱共8根,次间为木质圆柱,其余6根皆为砂岩柱,断面方形,四角抹棱起线。柱头施小额枋、平板枋各一道;柱脚置方形青石质础石,础石四角高浮雕兽面各一。斗棋位于前后檐柱头额枋上,前檐柱头科四垛,五踩双下昂重棋造;前檐平身科每间一垛,次间平身科五踩重翘重供造;后檐柱头科四垛,三踩单翘。屋面为简板布瓦盖顶,前后坡45垄,角部三垄较正身瓦垄渐次抬高,形成了角部略高于正身檐口的微翘形制。正、垂脊为灰陶质地的手工捏花脊简组拼,正脊中央仿木雕楼阁二层脊刹,正脊两端龙形大吻各一(仅残存原头部,现状在其上于近年新添小吻各一只)。正脊背面雕凤凰共四只,间饰荷花,其正面雕行龙;垂脊简为荷花、卷草,垂兽为近年新添;各脊花饰脱落严重,仅存残迹可寻。
东西耳房面宽各四间,进深一间,倒座式,单檐硬山顶,位于山门东西两侧。耳房与山门相邻的一侧山墙共用;前檐墙上劈设板门、方格槛窗;后檐下槛墙上在各间檐柱间分别安装四抹头的一码三箭心屉的隔扇窗共计十二扇,其主要功能在庙会期间,由耳房窗边观看位于南向的戏台上的演出,即作为看台使用。东西耳房稍间各设一砖雕圆窗;柱头仅以平板枋承五架梁首尾,无斗拱之制;耳房梁架较简练,五架梁上叠设三架梁,立脊瓜柱承脊檩;椽上铺墁望砖,屋面为仰合瓦屋顶;两山墙头的砖雕墀头、挑檐、搏风、悬鱼、惹草等雕刻形制与结构方式较为细腻、严谨。
中门及掖门
中门位于成汤殿与山门之间的中轴线上,为明代建筑。中门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三架梁,悬山顶结构。明间较两次间凸起,形成了类似四柱三楼的牌楼的立面造型。中门两侧各建掖门一道,掖门与东西廊房南山墙砌为一体,从而将汤帝庙山门以北的空间分隔为前后两进院落,与山门之间仅隔一条一米余宽的小院。中门的设置可以看做是儒教礼法观念在建筑布局上的实物体现,只有在进行重大祭典或上层人士来访时才将中门开启。日常行人均由两侧掖门出入。
中门前檐明次间在大额枋上共设三踩斗棋二十攒,按细部形制分作五种:明间前檐平身科,三踩单下昂,蚂蚱形要头;明间柱头科,出跳与棋昂形制等基本与平身科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角部设置了角昂、角婴头等构件;两次间前檐斗棋为三踩单翘,蚂蚱形婴头;两次间后檐平身科,三踩单昂:后檐明间平身科。
成汤殿
综述
成汤殿为汤帝庙主殿,始创于宋乾德五年(967年),金初被毁,现存建筑为元代遗构,其构造充分体现了元代减柱、移柱造的风格特征。成汤殿位居庙内中轴线最北端,坐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三涧,单檐悬山顶,为庙内文物价值最高的重要建筑。
平面
正殿总进深12.99米,总宽19.61米,建筑面积254.73平方米。殿内地面为方砖十字缝铺墁,前檐台基为两层砂岩质条石砌成,后檐及两山檐墙为条砖砌成,其中后檐为承重墙,条石墙基直接砌于庙外路面自然地坪之上。前槽金柱间、内额下施以隔扇装修,将殿内空间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较为宽敞作为祭祀场地,后部略显狭窄用以供奉神像。明次间于内额之下立博柱各两根,金柱两侧施抱柱各一根,共置六抹头隔扇门28扇。前檐明间敞开,两次间施木栅栏各一道。2003年新筑神台以及儒释道三教塑像。
柱额
柱网由前而后共四排,后檐以墙代柱,总计用柱十二根,总进深三间。殿内采用移柱造,金柱柱中不在任何梁缝轴线。该殿所用柱子材质、形制达四种,断面规格不一,除前檐东西两根角柱为石柱外,均为木质。柱础石除露明的四块经过细加工外,其他多为毛石略加工成型即用。由前檐东西两角柱立面与两侧较为细致的柱身风格分析,两柱在原创时均为露明做法。现状山墙为清代改砌,将柱身包砌于墙内。
檐(内)额与其下榻头
成汤殿柱头使用檐额、内额总计九根,纵向跨置于三排柱头之间,八缝梁架横置额上。这部分构件中除前檐两次间檐额用材较为规整外,其余全为自然弯材略加砍锛即用。各柱头之上均设榻头承托于檐额、内额之下。明间一侧制成蝉肚形,次间一侧制成由底面向淄部双向斜抹的形制。由于次间檐额断面高度小于明间檐额,故在次间榻头木上与檐额底皮又嵌设榻头一道,形成了次间双层榻头木叠加的造型。
斗拱
斗拱按位置区分共计三种,分别为前檐檐下斗棋共计十五朵、前檐下平博结点斗棋、内额上用于承接四椽袱与乳袱梁前端的攀间斗棋。
梁架
该殿梁架既非《法式》中规定的相关结构,也不似它处前后对称的做法,构架地方特征较为独特。进深八椽,屋架后坡长于前坡。
木基层与屋顶
成汤殿屋顶为简板布瓦覆盖,在檐口排山均以绿琉璃勾滴剪边,前后坡屋而绿琉璃方心三个。正、垂脊除大吻、吞口为孔雀蓝琉璃质地外,全部为绿琉璃手工捏花制品。正脊中央设脊刹:刹座由相背设置的吞口与其间牌额组成,牌上残迹依稀可辨“至正”字样。四条垂脊均为手工捏荷花脊块组拼,垂脊尾部的挂尖吞口,垂兽、大吻下部由.二枚、五枚勾头组成吻、兽座,这些处理方法都具有鲜明的晋东南地方色彩。成汤殿木基层搏上圆椽乱搭头铺钉,椽上铺钉望板。
虫王殿和三峻殿
虫王殿、三峻殿两座小殿位于汤帝庙西北、东北角部,成汤殿两侧,其建筑形制、体量、构件结构方式及时代基本相同。其后檐墙、山墙既是两殿檐墙,又兼庙院围墙;后檐与成汤殿后墙齐平,使院落北部趋于齐整;在有限空间,再置小殿,其墙体相连且共用,这也是晋东南庙宇建筑的一个特点。两殿虽然体量较小,但其屋顶瓦件的形制、质地等较为古朴,体现出一些早期瓦件的特点,25%以上简瓦表面呈青褐色的俗称“铁瓦”的色泽;正脊琉璃脊简质地细腻、造型比例适中。所用瓦件、吻兽概为它处早于现虫王殿木构时代的建筑上:拆迁而来,这也是历次维修中拆旧盖新的实例体现。
虫王殿坐北向南,位于成汤殿西侧。为一座面宽三间,进深五架四橡,前檐出廊式,单檐硬山顶的清代建筑。据明间顺脊上墨书记载重修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虫王殿的东山墙与成汤殿山墙共用,前檐明间立木质廊柱、木质檐柱各两根,柱下置青石质素面础石,柱头施小额枋、平板枋各一道承托梁架。檐柱间原设隔扇装修,2003年村民抢修时拆除了原残损严重的装修,由它处拆隔扇临时拼凑性安装。
东西廊房
在汤帝庙东西两侧对称建有廊房,其始创年代不详,据庙内碑碍记载曾于明清两代屡次重修,现为清代风格建筑。东西廊房面宽五间,进深二间,为出廊式单檐硬山顶建筑,建筑面积91.45平方米。两廊北承成汤殿,南连掖门,屏簇主院落。廊房前檐门口至窗口的墙身较窄,因而门窗上方的过木梁在平面上连为一体,此种通身过木梁的设置,有利于其上砖墙的平衡受力,避免出现因不均匀沉降而发生的裂缝、崩解。门窗下过门石、地袱石属于晋东南小式建筑门窗地楸用材及形制的普遍作法,具有一定的地方风格。屋面为仰合瓦盖顶,灰陶质脊简,两山封山墙头砖雕博风、悬鱼、惹草等形制与结构方式与山门两侧的耳房基本一致。
文物价值
泽州大阳汤帝庙成汤殿为元代遗构,在晋东南地区元代单体建筑中属于体量较大的古建之一。无论构架形式还是用材形制都显现出自然、质朴、酒脱的风格,殿内各种梁、袱、柱、额等大木构件均系自然弯材略加砍锛后直接使用,使殿字展示出一种古拙的风格,体现出元代建筑独有的用材特征。其中前檐次间东、西檐额为原梁袱构件拆移而用,也可以看做是历代对古建“屡修”中拆旧盖新的实例体现。成汤殿采用八架椽屋,前檐檐柱与前槽金柱间设四橡袱,后槽乳楸对上下呈阶梯状分布的搭牵梁两道,通檐用四柱,此构造异于同期同类建筑,且不见于《营造法式》记载。在空间使用上截然分成前部宽敞的祭祀场所与后部封闭的“神居之屋”,这种古拙的建筑形制与灵活的布局,又恰与上古时期的“堂室”结构达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默契,也不乏是一种建筑思路上的巧合。
泽州大阳汤帝庙成汤殿建筑构架采用了减柱、移柱造的手法。山西境内金代减柱、移柱造建筑,如朔州崇福寺弥陀殿、佛光寺文殊殿、武乡大云寺正殿等,大都只在金柱间使用减柱、移柱,柱头上施单层或双层内额,而立面用柱与梁缝轴线相符。元代绛州大堂在柱额布列、构造手法上与本建筑极为相似,为该殿现存时代提供了一个佐证。泽州汤帝庙成汤殿是泽州乃至晋东南地区元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为研究晋东南元代减柱、移柱的古建筑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
汤帝庙是大阳镇内现存建筑中最为古老的建筑,也是该镇唯一的一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代表了大阳古镇的文化、经济、技术的历史发展水平,是大阳古镇的标志性景观。并且它还是重要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汤帝庙曾先后作为中共晋城中心县委、牺盟会晋城分会及太岳军区第三械弹所驻地,留下了彭德怀、黄克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大阳汤帝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大阳汤帝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西北部的大阳镇西街。
自驾前往大阳汤帝庙:从晋城站出发,路程大约27千米,约需40分钟。从泽州县城区出发,路程大约34千米,时间约需41分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3 09:4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