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山位于江苏省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以西,地处
宁镇山脉的西段,距离南京市区约28千米,汤山主峰为团子尖,海拔292.2米,为南京市江宁区的主要山体之一。
形成演变
汤山位于
宁镇山脉的西段,其形成源于宁镇山脉历史上的地壳构造运动。古生代时,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志留纪末今宁镇地区海退,全面抬升成陆地。其后遭受长期剥蚀作用,致使早中泥盆纪沉积缺失,古地理面为稳定的平坦地形,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古岩溶发育的主要时期之一。晚石炭纪早期受地壳抬升的影响,发生海退后曾一度脱离海相环境。
中生代时,印支早期的金子运动使宁镇地区的地层开始褶皱,三叠纪末的南象运动使准地台盖层隆起,形成台褶带,最终结束海侵历史,宁镇陆地形成。此阶段,宁镇地区受燕山造山运动期强烈的断块运动和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影响,山地大幅度抬升与剥蚀,地层发生挤压、褶皱和断裂。地壳活动稳定后,逐渐形成了宁镇山脉。白垩纪宁镇山脉继续上升遭受风化剥蚀。白垩纪中期火山喷发气候炎热干燥。火山活动之后进人平静期,山体继续遭受剥蚀,汤山南侧的朱砂洞可能在此时形成。晚白垩纪早期(浦口期)区域性东西向断裂发生于汤山南侧,使得包括汤山在内的宁镇山脉山体更加抬升。
位置境域
汤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
江宁区汤山街道(原汤山镇)以西,地处宁镇山脉的西段,距离南京市区约28千米。汤山呈东西走向,长十余里(5千米),宽约三里(1.5千米),高近三百米,山势由主峰团子尖向东、西延伸逐渐变低。
地理环境
地质
汤山山体主要为可溶岩,为寒武系和奥陶系的
碳酸盐岩。汤山地区出露的碳酸盐岩种类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等。非可溶岩分布在汤山外围,主要为志留系、泥盆系和白垩系的沉积岩。汤山地区非可溶性岩主要有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等。
地貌
汤山地区地层中广泛分布着岩溶洞穴,并发育了石芽、溶沟、小型溶蚀洼地、漏斗等多种喀斯特地貌类型。由寒武系和奥陶系碳酸盐岩构成的汤山为喀斯特作用明显的常态山。汤山地区内主要发育有近东西向主断裂(如逆掩断裂、平移断裂等)、北西南东向平移断裂和北东向断裂等三大断裂体系。它们对汤山地区的地层(两翼缺失中上奥陶统地层)、地貌及岩溶洞穴的空间分布有较大影响。沟谷的优势方向与构造和主要断裂体系的走向一致。沟谷间是被切割的山前岗地和山麓面,大部分山麓面上覆黄土层。汤山北侧的山麓面高程在70—90米。南京直立人洞穴也是沿着近东西向的断层发育的。
土壤
汤山的主要土壤为黄刚土。
水文
汤山区域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安基湖、汤泉湖等大小湖泊点缀在山林之间,水库库容2000万立方米。汤山东麓多见温泉出露,水温常在50—60℃,为南京泉眼最大、最广的温泉区域。汤山共有七个泉眼,其中以颐尚温泉一带最为集中。汤山泉水水质富含硫磺质、硫酸盐、氯化物等化学物质。
资源状况
植物资源
汤山所在区域现有维管束植物49种,以
被子植物为主,原始植被多为樟科、悬铃木科、桑科、木犀科等常绿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现状植被中悬铃木、苦楝、枫杨、构树、杨树、雪松等乔木以及麦冬、小蓬草等草本具有较高乡土利用价值。
动物资源
汤山所在区域现存脊椎动物144种,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其中包含中华蟾蜍、赤链蛇、刺猬等多种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鸟类则有90种,其中雀形目鸟类(58种)种类相对较多,占鸟类种数的64.44%,其次是留鸟、夏候鸟、旅鸟、冬候鸟等。
旅游资源
汤山开发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度假区规划面积29.74平方千米,建有15万亩山林,森林覆盖率达80%。度假区内拥有两家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南京市明文化村(阳山碑材)景区和
汤山紫清湖旅游区,还分布有汤山矿坑公园、金乌温泉公园等网红打卡点,云夕博物纪酒店、易汤酒店等具有代表性特色度假酒店。此外还有百联奥特莱斯广场、紫清湖动物园、金陵马汇国际马术俱乐部、江苏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汤山七坊民俗村、龙尚漫谷、欢乐水世界水上主题乐园、房车露营基地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是山、水、泉、林、洞、碑、寺相依相融,自然人文景观相互结合的综合旅游度假景区。
山脉关系
汤山属于宁镇山脉的西段,宁镇山脉为南京、镇江间低山丘陵的总称。汤山主要由团子尖、小汤山、雷公山、汤山头等7座近东西走向的山峰组成,主峰为团子尖,海拔292.2米。第二峰海拔278.2米,第三峰汤山头海拔244米。
历史文化
相关传说
汤山温泉传说流布于汤山街道。相传在后羿射中的九个太阳当中,有一个被射偏了点儿,没有冷透就落到汤山泉眼里,把汤山地底下的泉水烧得滚热。所以汤山流出来的泉水才都是热乎乎的,故而变成了有名的汤山温泉。
山名由来
汤山因为有泉,且冬夏常温,“四时如汤”,故名汤山。
人文历史
二十世纪末在汤山葫芦洞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将汤山的人类活动历史向前推进了20多万年。葫芦洞就是著名的汤山古猿人洞,1993年在洞内发现了一具较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引起了世界瞩目。科学家鉴定认为,该头骨为30万年前的南京猿人。这一发现,将南京地区的人类活动史向前推进了20多万年,同时证实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后来,考古学家在此洞内又发现了十几种动物化石。
早在晋代之前,书籍中就有关于“汤山”的记载。晋人张勃的《吴录》记载:“丹阳江乘县有汤山,出温泉三所。”比《吴录》更早的《吴郡录》记载:“江乘县有汤山,出温泉二所,可以治疾。”古代江乘县县治在今汤山的江乘村,是秦始皇东巡时设置。南北朝时代,宋武帝刘裕的第五个皇子,江夏王刘义恭游览至此,看到“山有温泉四时如汤”,留下一篇诗文《汤泉铭》。南梁皇太后(梁武帝之母)患皮肤病,多次来到汤山泡温泉,最终痊愈。梁武帝感恩,封汤山温泉为“圣汤”,并在汤山脚下建“圣汤寺”。到唐德宗时,圣汤寺已毁。时任浙西观察使的韩滉,为了感谢汤山温泉治好了小女儿的皮肤病,在圣汤寺遗址重建新寺,取名“圣汤延祥寺”(后简称延祥寺),祭祀泉神。清代文学家、江宁知县袁枚游览汤山,因泡汤山温泉,故而留下一首长诗《浴汤山》。
近代汤山温泉的开发,与江宁名人
陶保晋密切相关。陶保晋自认是陶渊明的后人,曾担任上元县劝学。他一次下乡路过汤山,看到汤山温泉“如汤沸然”,与日本的温泉相比毫不逊色,却无人开发,觉得非常可惜。民国八年(1919年),陶保晋与好友、上海报业名人史量才一起在汤山组建南汤山兴业公司,开发汤山温泉资源。陶保晋本人在一泉眼处购买土地数亩,建造了温泉别墅,因陶渊明“吾亦爱吾庐”,遂将该温泉别墅取名“陶庐”。陶庐建成后,在南京颇有名气,达官贵人纷纷来泡温泉,民国时期曾任江苏省长的韩国钧还为此写过《题陶庐》诗。如今在文博界,关于陶庐的历史有些争议。一说陶庐已毁于抗战炮火,另一说陶庐正是如今位于汤山街道(原汤山镇)汤水河畔温泉路3号的江苏省级文保单位“汤山温泉别墅”。
文物古迹
汤山现有阳山碑材、南京猿人遗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蒋介石温泉别墅,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碉堡群,南朝石刻、明代佛窟等历史遗迹十余处,以及雷公洞、葫芦洞地质溶洞和呈现七亿年地质变迁历程的地质剖面奇观三处。
生态保护
汤山在生态修复方面,创造性引入系统思维,在设计阶段将湿地、草甸、湖区的治理与矿坑功能织补一体考虑,在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的前提下,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法。汤山相关土壤置换了七万立方米,并新增雨水花园、草沟、置留池,提升行洪能力的同时改善水质。严控偷伐盗猎,保护生物多样性,将原有开发过度的生态系统,全面恢复成具有多层次生态系统的都市景观。
汤山山体最大的废弃矿坑—龙泉采石场,经过生态修复和造景,成为休憩露营、探寻荒野、欣赏自然美景的南京汤山矿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