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沉降比(SV)是指将混匀的
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ml
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沉淀30分钟后,则沉淀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
沉降体积(
SV30)以mL/L表示。该指标反应曝气池运行过程的污泥量,可控制、调节活性污泥的排放量,它还是污泥膨胀等异常现象的直观反应。
释义
污泥沉降比 sludge settling velocity简称SV。是指废水好氧生物处理中,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 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比例,以%表示。由于SV值测定简单快速,故常用于评定活性污泥浓度及质量。SV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SV值越小,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通过SV值变化可以判断和发现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SV值的大小与污泥种类、絮凝性能及污泥浓度等有关。不同污水处理场的SV值差别很大,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SV值一般在20%~30%之间。
SV值测定步骤
1).滤纸准备: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
定量滤纸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内,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0.5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至两次称量,记录(W1)。将恒重的滤纸放在玻璃漏斗内。
2).将干净的1000 mL量筒用蒸馏水冲洗后,甩干。
3).将虹吸管吸入口放在曝气池的出口处(即曝气池的混合液流入二沉池时的出口处),
用吸耳球将曝气池的混合液吸出,并形成虹吸。
4).通过虹吸管混合液置于1000 mL量筒中,至1000 mL刻度处,并从此时开始计算沉淀时间。
5).将装有污泥的1000 mL量筒放在静止处,观察活性污泥凝絮和沉淀的过程与特点,且在第1 min、3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分别记录污泥界面以下的污泥容积。
6).第30 min的污泥容积(mL)即为污泥沉降比(SV%)。
控制排泥
SV30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污泥的沉降浓缩性能,又反映污泥浓度的大小,当沉降性能较好时,SV30较小,反之较高。当污泥浓度较高时,SV30较大,反之则较小。当测得污泥SV30较高时,可能是污泥浓度增大,也可能是沉降性能恶化,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应及时排泥,降低SV30值,采用该法排泥时,应逐渐缓慢地进行,一天内排泥不能太多。例如通过排泥要将SV30由50%降至30%时,可利用3~5天逐渐实现每天排出的污泥均匀地增加,切不可忽大忽小,避免造成整个活性污泥系统被破坏或者能力下降。
作用
SV值能反映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量和污泥的凝聚性、沉降性能等。可用于控制剩余污泥排放量,SV的正常值一般在15%~30%之间,低于此数值区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好,但也可能是污泥的活性不良。可少排泥或不排泥或加大曝气量。高于此数值区,说明需要排泥操作,或应采取措施加大曝气量,也可能是丝状菌的作用使污泥发生膨胀,需加大进泥量或减少曝气量。
表观现象
(1)污泥沉淀30~60 min后呈层状上浮且水质较清澈。说明活性污泥反应功能较强,产生了硝化反应,形成了较多的硝酸盐,在曝气池中停留时间较长,进入二沉池中发生反硝化,产生气态氮;使一些污泥絮体上浮。可通过减少曝气量或减少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来解决。
(2)在量筒中上清液含有大量的悬浮状微小絮体,而且透明度差、混浊。说明是污泥解体,其原因有曝气过度、负荷太低造成活性污泥自身氧化过度、有害物质进入等。可减少曝气量,或增大进泥量来解决。
(3)在量筒中泥水界面分不清,水质混浊其原因可能是流入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使形成的絮体沉降性能下降,污泥发散。可采取加大曝气量,或延长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