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军民抗清之战
1645年发生在江阴的战役
江阴军民抗清之战是顺治二年(1645年)江阴义军抵抗南下清军的战役。顺治二年(1645年)七月,江阴士民公推典史阎应元陈明遇领导士民固城抗清。清将李成栋、刘良佐联兵围攻江阴,陈明遇出战败亡,士民又推举阎应元代陈指挥,督军应战,屡败清军,固守江阴二月有余。八月底,清军主力增援,进围江阴,昼夜炮攻,又值连日大雨,城崩塌,清军由缺口突入城内,阎应元率1000余义军与清军白刃巷战,矢尽粮绝,全部战死,清军屠城,据史载城内外男女士民被杀者约十余万人。江阴士民抗清失败。
战争背景
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辛未,清军围攻江北重镇扬州。督师江北的兵部尚书史可法率城中百姓抵御清军,最终扬州在被围五天后沦陷。五月初八己丑,清军自瓜洲渡江。清军攻克南京后,多铎命降将刘良佐带清兵追击弘光帝。五月二十二日癸卯,总兵田雄马得功、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冲上御舟,劫持弘光帝,将其献给清军。豫王多铎命去锁链,以红绳捆绑。五月二十五日丙午,朱由崧乘无幔小轿入南京聚宝门,头蒙缁素帕,身衣蓝布袍,以油扇掩面,两妃乘驴随后,夹路百姓唾骂,有投瓦砾者。多铎在灵璧侯府设宴,命朱由崧居于北来太子之下 。宴罢,拘弘光帝于江宁县署。
占领南京后,清军遂分兵一半,由多罗贝勒博洛统领,进取苏、浙地区。清军所到之处,强制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
战争过程
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二十八日,江阴知县方亨强迫百姓3日内剃发改俗,激起民众反对。闰六月初一,县诸生许用等百余人在文庙疾呼“头可断,发决不可剃”,倡议守城。城乡民众闻讯而起,揭竿为兵,裂衣为旗,数日间响应者达40万人。众人推县典史陈明遇为首领,集于教场议战守,侨寓江阴的徽商程璧捐银3.5万两相助。随后杀方亨,斩清差,除奸细,据城抗清,多次击败小股清军的进攻。
二十一日,博洛派兵10万增援,以南明降将刘良佐为先锋,分16营围城,旋烧东门,掠城外富户,大肆捕杀义兵,欲绝城内军民外援。
时江阴县前任典史阎应元居城东砂山,应陈明遇之邀于七月初九入城,被推为城主和义军首领。阎应元号令明肃,有军事才干,士卒有病伤,手注汤药,与战士亲若兄弟。时城内兵不满千,户不足万,装备物资匮乏。阎、陈共主城防,整饬队伍,发放武器弹药,筹措粮饷,计人配柴米,义兵纤毫不乱。遂祭旗发令,开城门合乡兵计20万余人,分守4门。阎应元坐镇北门,昼夜巡逻。城内缺箭,即仿草船借箭法,夜在城上树草人,得清军箭数万。
十一日起,清军炮击北门,3万清军沿10座浮桥过护城河,扎云梯登城。义军施放炮铳,用长枪拒战,城上矢石俱下,清军死伤惨重。阎应元又令军民赶制小弩、火砖、火球、木铳等兵器,自创火挝(又名火锤)弩,加强防御。
十四日,义军乘清军劝降之机,派勇士百余以奉送“降礼”为名,暗携火器入刘良佐兵营,炸死炸伤清军2000余人。
十七日,义军千人乘夜缒城出南门,再次袭杀清军千余。十九日,博洛率降将李成栋等统兵由松江直逼江阴,时围城清兵达24万,大小火炮数百门。
二十日起,清军连续炮击10余日,日用火药1.5万斤,城垣多处崩裂。义军冒炮火用铁叶裹门板,贯以铁索置于墙外侧护城,以空棺实土填障,用棉絮百领渍水覆城以御火攻。阎应元多处负伤,仍率众格杀,亲自操炮,击中十方庵后清军将台,毙伤多人。清摄政王多尔衮及多铎传书劝降,义军以“愿受炮打,宁死不降”相答;并派勇士冒雨潜出城外钉没清军炮眼,使其两日不能发炮攻城。义军乘机修筑城墙,遣城中老弱出城疏散。八月十三日,阎应元、陈明遇给军民分发中秋赏月钱,许用效楚歌作五更转曲,命善歌者登高传唱,歌声与刁斗笳吹声相应,竞三夜罢。二十日,清军在城外花家坝用200余门大炮专轰城东北角,一昼夜大雨如注,炮声不绝。二十一日,清军以狼烟和炮火掩护,渡护城河,蜂拥而上。城陷。
战争结果
江阴城陷后,阎应元、陈明遇等率众拚死巷战,斩杀清军千余,义军全部殉难。博洛下令屠城3日,幸存者仅老少53口。江阴抗清守城81天,城内死者6.7万人,城外死者7.5万余人。
战争评价
江阴士民的奋勇抗战,在两个多月里顶住了数万清军的围攻;城破以后,还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江阴城守后纪》的作者总结道:“有明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陈、阎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在福州继统的隆武皇帝听说泾县和江阴百姓的坚贞不屈,深为感动,说:“吾家子孙即遇此二县之人,虽三尺童子亦当怜而敬之。”江阴战役虽然不像一些野史所记清朝“七王”、“翼王”、“十王”都阵亡于城下,但参加攻城的确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端重亲王)和尼堪(敬谨亲王)、恭顺王孔有德。在江南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陈明遇以微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竟然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实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2:30
目录
概述
战争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