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达镇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下辖镇
江达镇,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地处江达县中西部,南依卡贡乡,西与字嘎乡接壤,北靠同普乡。行政区域总面积为365.8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江达镇户籍人口为8526人。
历史沿革
康熙年间,受四川总督年羹尧招抚,江达和德格一并归顺清朝,隶属打箭炉厅(四川康定)管辖。
光绪年间,设同普县,包括今青泥洞、卡贡、生达、德登、江达镇、娘西、同普7个乡(镇)。
民国初年,江达区域无变化。
康藏纠纷爆发后,江达西勒康管辖18个宗,由德格土司管辖。
1950年,昌都解放后,江达宗、西邓柯宗由昌都地方人民解放委员会直接管辖。
1959年4月,江达县人民政府成立;7月,西邓柯宗并入江达县。
1988年4月,江达县区乡调整为2个区、1个镇、18个乡,江达镇为其中之一。
行政区划
1988年,江达镇辖8个居民村委会。
2011年末,江达镇辖辖新村1个居民委员会,嘎通、瓦许、嘎四、敏达、麦东、江达、岗达、汪巴8个村民委员会,有16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江达镇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嘎通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江达镇地处江达县中南部,南依卡贡乡,西与字嘎乡接壤,北靠同普乡。镇人民政府驻嘎通村,行政区域总面积365.84平方千米。
气候
江达镇气候属高原性半干旱温暖性气候。寒冷、干燥、多晴天、多日照,降水少,大风多。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偏少,且季节性分配不均。
自然资源
江达镇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獐子、鹿、猪俐等,并且产虫草、贝母、知母等药材。
人口
2011年末,江达镇辖区户籍人口3581人,多为藏族。
2018年12月,江达镇户籍人口为3052人。
截至2019年12月,江达镇户籍人口为8526人。
经济
综述
2012年,江达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27元,其中现金收入3238元。
截至2018年12月,江达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截至2019年12月,江达镇有工业企业1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农业
江达镇属半农半牧区,主要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1497.61亩,草场面积31.53万亩,森林面积13.88万亩。农作物以青稞、小麦、油菜、元根、土豆等为主。其余依靠采集虫草、经商、打工来增加家庭收入。
江达镇的畜牧业以饲养牦牛、绵羊、山羊等为主。2012年末,江达镇各类牲畜总存栏11453头(只、匹),其中牛77287头、山羊2126只、绵羊1320只、马279 匹。2012年,仔畜成活3990头(只、匹),成活率达98.5%;成畜死亡175头(只、匹),死亡率为1.6%;牲畜出栏3609头(只),其中牛2396头、山羊688只、绵羊428只。
工业
截至2019年12月,江达镇有工业企业1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4个。
商业
截至2018年12月,江达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截至2019年12月,江达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交通运输
截至2011年末,江达镇内有317国道过境。9个村(居)通路,通汽车村(居)9个。县乡级公路养护6千米,完成好路率达8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江达镇有教学点1个,教师3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98.8%以上,初中适龄人口人学率95%以上。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江达镇内有卫生院1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12年,江达镇落实了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新农保等各项惠民政策。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江达镇有通电话村(居)9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江达镇有通电村(居)7个。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江达,藏语译音,意为”觉普山沟口”。“江”为“觉“的译音,“达”藏语意为山脚、沟口。1587年,觉普寺始建于江达镇觉普山脚下沟口处,沿习称觉普寺所在的地方为“觉普达”,后演译为“江达”。
风土文化
藏族居民的服饰具有鲜明特色,农牧区、城镇居民中年龄较大者均喜穿藏袍。藏袍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直裙。农区和牧区的服饰依据气候条件和劳动强度的不同而在用料和制作上各有不同,藏族男性和女性服饰的制作与用料也有区别。农区的服装主要有藏袍、藏衫等。农牧区海拔高、风沙大、气候寒冷,所以农牧区以穿老羊皮袍为主。
藏族人民极重服饰。男人服饰特点是盘发,以红色或黑色丝线加长发辫,盘结头顶。富裕者,发辫上穿挂象牙卷、弥拉、珊瑚等宝石,耳套金、银质大耳环,顶戴九眼石、珊瑚石、松耳石等珠串,左腕戴象牙圈或玉石圈、金银手镯,指套嵌珊瑚的镂花金戒指,胸佩银质“嘎乌”,腰系带长穗的彩带或精制的皮革钱袋,佩长短不等的藏刀,以金、银、宝石和鳄鱼皮镶嵌刀柄、刀鞘,以貂皮、水獭皮镶在外套的大襟和下摆,全身装扮以华贵剽悍为特点。
藏族传统的食品主要以糌粑、酥油、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饮品以酥油茶、奶茶、青稞酒为主。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普遍喜欢的佳品,也是接待亲朋好友的最佳饮品,酥油茶的制作方法为:将茶叶熬成浓汁,把茶叶滤出倒入事先放有酥油、食用盐的茶桶内,用特制的“甲罗”用力上下不断地搅和,至酥油、食盐和茶汁交融后倒人专门装酥油茶的陶制或铝制壶内,并将茶壶放在装有微火的火盆上保温,即可随时趁热饮用。制作较高级的上等酥油茶,除以上的酥油、食盐外,再加入几勺已碾细的核桃仁和适量的去壳生鸡蛋,茶味更加鲜美可口。
牧区以帐篷为主。帐篷是用牛毛线织成粗氆氇,缝制成长方形的帐幕,当中用两根高约3米的木棍支撑,外面用牦牛绳子拉开并固定在四周,帐内周围用草饼或牦牛粪饼垒成高约0.6米的矮墙,上面堆放粮食,衣物等。帐房中间设灶。一方开门,白天将对开的帐门分撩两边,人可出入,晚上放下用带接紧。帐篷正脊留有可活动的宽约0.4米、长约2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但牛毛捻纺,质地粗厚,不怕风雨大雪且拆装灵活、运输方便,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所获荣誉
2022年2月,入选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办事处拟命名公示名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7 16:0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