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
江西理工大学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58年,钢冶系成立,分别设置炼铁、炼钢和轧钢专业。
1972年,有色系成立,分别设置重有色金属冶金、稀有金属冶金、金属压力加工等3个专业。
1979年,钢冶系和有色系合并,成立冶金系。
1983年,学校归属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钢铁领域专业分配到其他院校。
1994年,冶金系更名为材料工程系,设置有色金属冶金和金属压力加工2个专业。同年化学工程系成立。
1998年, 钢铁冶金专业恢复,同时根据教育部的新专业目录,有色金属冶金、钢铁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合并为冶金工程专业;金属压力加工更名为金属材料工程。
2001年,根据学校推行的优化联合、资源共享的现代办学模式,原材料工程系、资源系的无机非金属专业以及化学工程系合并,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2,根据江西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和赣南有色金属资源的优势,2002年至今新增稀土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与控制以及生物化工等多个专业,并由原来4个本科专业拓展到9个本科专业。
2011年,根据学校安排,原材化学院拆分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拆分后,学院共有5个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设金属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系、能源与环境材料系4个系,设置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教职工8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4人,博导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53人,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比例为64%; 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各1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人选:赖朝彬等
江西省“555工程”领军人才:赖朝彬等
江西省赣鄱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杨斌等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杨斌、吴子平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2个江西省品牌专业,2个江西省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江西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中国一拖集团、二汽集团、东莞星杰热处理有限公司、广东和胜工业铝材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华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格特拉克传动有限公司、章源钨业集团、赣州东磁有限公司等专业相关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及就业基地协议。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塑料成型工艺及注塑模具设计》
江西省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江西省品牌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江西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材料科学基础》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注射模具设计”多媒体课件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塑料模具设计”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2个江西省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学位领域,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稀土材料方向。
江西省重点学科: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
工程硕士学位领域:材料工程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0月,学院有江西省级教学类科研团队1个,江西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级高水平实验室,1个江西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级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3个江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校企共建科研平台。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离子型稀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级高水平实验室:离子型稀土高效开发与应用江西省高水平实验室
江西省级教学类科研团队:金属新材料开发与新技术团队
江西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动力电池材料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正极材料优势创新团队
江西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新能源动力与储能电池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级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钨与锂特色资源及新材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铜冶炼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钨与稀土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西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西省动力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校企共建科研平台:江西理工大学-白银有色集团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加工实验室、江西稀土工程技术研究院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10月,近几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0项、国家973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多项、企业委托科研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8000多万元;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发明专利25项;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50篇;出版专著、教材9部。
文化传统
1,该标志采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英文缩写“MSE”组合而成;
2,标识主体采用深蓝色,象征着宁静,深邃,智慧,活力;
3,在字母“MSE”组合中,M似展开的书本,又似一顶天立地的高楼大厦,M还有二元系相图,寓意为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S个E似一青花瓷的回形纹,又似乎一金属材料切割结构,图形整体设计内圆外方,象征着学院师生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求索精神,充分体现了学院特色;
4,整体标识设计稳重大方,设计简洁流畅,简洁易记,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勤学笃行,真材实料
“勤学笃行”指导学院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踏实努力,积极进取,既与校训“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相呼应,又与学校倡导的“为人诚实,工作踏实,基础扎实”三实精神相吻合。
“真材实料”中包含“材料”二字,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同时又指导学院师生通过勤学笃行,真正成为有本领、有才干,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现任领导
院长:梁彤祥
党委书记:郭雁
副院长:赵鸿金、李之锋、漆小鹏
党委副书记:饶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