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江苏省南通市境内公办高校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JiangSu Shipping College),坐落于江苏省南通市,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与南通市政府共建,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首批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办学历史
1960年4月,学校前身江苏省南通河运学校创建。
1961年10月,学校改名为南通河运技工学校。
1964年11月,学校又改名为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
1965年5月,恢复原校名南通河运学校。
1966年5月起,由于“文革”内乱,后连续7年未招生,6年无毕业生。
1973年1月,经省革委会批准恢复招生。
1989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南通航运学校。
1996年,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首批试办高职班的试点学校之一。
2000年,学校升格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2020年5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教育部备案。
2022年12月14日,成为全国船舶行业职教文化建设联盟、全国舰船与航海博物馆联盟成员。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2个公共课教学单位,开设高职专业42个。
师资力量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专任教师6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66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46.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74.8%,专任教师“双师”比例达71%。学校拥有一大批高层次高职教育领军人才,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感动交通年度人物1人、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7人、全国交通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5人、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3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江苏工匠4人、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教学名师18人、南通市高校教学名师13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19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4人、江苏省技术能手13人、江苏省交通系统“100人才工程”人选等其他各级各类优秀人才100多人。拥有国家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10个、江苏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1人参加了亚丁湾护航,10人参加了国家南北极科考,2人参加南海岛礁吹填项目。
教学建设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拥有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点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9个、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3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2个;牵头建成了国家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5个,牵头制订了轮机工程技术、水路运输安全管理、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等7个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教学标准、3个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简介;拥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6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等29门;建有9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3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2014年、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两部教材分别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二等奖;2023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5个,建有6个南通市重点实验室;建有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10余个。
科研成果
2019-2021年,学校获科研成果奖14项,授权国家专利205项,立项校外纵向科技类项目49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共有馆藏纸质图书6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千余种,另外还购置了各类电子资源如: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文学术期刊全文、学位论文数据库、Springerlink 、EBSCOhost外文期刊电子数据库、超星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百链云图书馆及上千种音像、光盘等多媒体文献资料。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是江苏省一级期刊;该刊主要刊载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人工智能、交通工程、船海工程、高水平建设、职业教育研究、教学改革探索等为主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研究论文;该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等全文收录期刊。
合作交流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合作共建了“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跨境校企共同体实体,在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建立了境外“鲁班工坊”。经江苏省教育厅立项,与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森海海事服务有限公司、印尼雅加达商船学院、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共建“郑和学院”。已和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交流关系。
2020年,学校与南通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及产业学院,与上海中船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南京轨道集团、南通地铁集团等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人才培养,联合培养学生737人。
文化传统
精神文化
自勉自奋,祁通中西
释义:“自勉自奋,祈通中西”出自《张謇全集》。“自勉自奋”四字虽简明,但文化内涵深刻。勉,尽力、努力之义。《左传·哀公十一年》:“吾既言之矣,敢不勉乎?”因此有“勉勉”一词,勤勉不倦的样子。“自勉”即自己不断努力,尽心尽力、修养勤学的意思。奋,用力也。柳宗元《牛赋》:“怒则奋蹄。”《宋史·吴挺传》:“操短兵(武器)奋斗。”又,发扬、振作也。奋发者,振作兴起之义,《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自奋即自己发奋而起。《汉节·常惠传》:“少时家贫,自奋应募。”
从求知来讲 ,“自勉自奋 ”指要坚持不懈,勤学苦练,百尺竿头;从做人来讲,“自勉自奋”指应当不休止地自我鞭策,积极奋进,自我超越。
“祈通中西”,取自1914年张謇先生为南通大学医科题写的校训“祈通中西,以宏慈善”。“祈通中西”,即力求中西融通,胸怀世界,走向世界。校训既激励师生自尊自强,励志笃学,又为师生指明了行动的极高目标,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涵盖了教育理念、科学精神和品格修养。
踏实,扎实
严谨,严格
深入,深究
自勉自奋,顽强拼搏,同舟共济,勇立潮头
形象标识
校徽采用圆面设计,上方是学校的中文校名,下方是四条白色的粗线条,主题色为红色和白色。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4:09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