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坐落于江苏省
宜兴市,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1988年,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创建。
199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1998年,被认定为江苏省合格职业教育中心校。
2010年,被认定为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1994年,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
2010年2月,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江苏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1995年,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创建。
2010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苏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合并发展
2018年,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由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组建而成。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1月,学校设有8个教学系部,开设19个中职专业和3个五年一贯制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397人,有江苏省名师工作室2个,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4人,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2人;有无锡市名校长1人,无锡市学科带头人6人,无锡市学科教学能手11人,无锡市班主任工作能手2人,无锡市名师工作室3个;有宜兴市学科带头人10人,宜兴市教学能手43人,宜兴市名师工作室9个。
江苏省名师工作室:邵立平、刘炜杰
江苏省特级教师:刘炜杰、王国军
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马宇民、刘炜杰、胡宏勋等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马宇民、刘炜杰
无锡市名校长:马宇民
无锡市学科带头人:邢洁林、张顺生、黄斌生、顾英、胡宏飞等
无锡市学科教学能手:王燕、华卫珍、顾俊峰、夏伟、单华平、陈建平、周云强、陈菊、熊顺美、朱宏斌、胡宏勋
无锡市班主任工作能手:张敖忠、杨德华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建有中央财政扶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专业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1个;建有无锡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无锡市陶都职业技能鉴定所;有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
中央财政扶持实训基地:国家紫砂陶实训基地
省级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省级专业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数控技术
省级品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服装设计与工艺、电子技术应用
省级特色专业:工艺美术(紫砂陶艺)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共有实验实训室92个,2605个实训工位,固定资产总值13975万元;有计算机实训室8个,电子阅览室1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8.4万余册,馆藏电子图书存储量有2000GB。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在2018年江苏省第九届文明风采大赛中,学校学生共获得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2个鼓励奖。
在2018年江苏省安全知识竞赛中,学校有38名学生获得二等奖或三等奖。
2018年,在国家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2个;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5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9个;在无锡市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0个,二等奖8个。
在2018年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中,学校合格率达到99%。
教师成绩
2018年,在江苏省教学大赛中,有2个教师团队获得二等奖,2个教师团队获得三等奖;在无锡市职业学校教学大赛中,多位教师获得小组第一;在无锡市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智慧教育”软件评选中,有2位教师获得一等奖。
2018年,学校教师共有在研课题2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9项,无锡市级6项,宜兴市级10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11篇,市级以上获奖论文97篇。
所获荣誉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首批和谐校园、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学生军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立足紫砂陶文化,紧扣“求真求精,至善至美”的理念。主体是一双手捧起一团火。陶艺是手上的土与火的艺术,双手实现人生价值。手连同心圆,心手相连,心灵方能手巧;心善方能德高;心美方能器美。
火,烧陶之火、师德之火、文化薪火、创新之火。蓝色,取自蓝领,与红色火苗融汇,寓意培养宁静致远、富有创新精神的蓝领人才。
精神文化
求真求精、至善至美
文明勤奋、实践创新
严谨善教、好学爱生
勤学善学、笃学乐学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