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1月1日,苏南、苏北人民出版社合并成立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出版的大一统格局初步形成。成立之初的十年,江苏人民出版社以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为主要职责,实现了各学科门类、原创与引进、不同形式的精神文化产品从无到有、自成体系的质的飞跃。
1958年,先后有捷克斯洛伐克、东德书刊总编辑等多人到访。1959年,图书《百万雄师过大江》首次向海外发行,《太平天国艺术》等多种图书参加国际博览会,赴苏联、英国、芬兰、乌拉圭、巴西、委内瑞拉、伊拉克等国展览。1967年之后的几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出版业务基本停顿,陷入低谷;其组织机构基本瘫痪,生产停滞。197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劫后重建,恢复建制。这以后的十年,其经营管理职能不断明晰,初步探索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机制,实行利润留成制度,为企业发展积累经验、积聚资金。1978年8月,江苏出版大一统格局开始改变,出版专业化改革呼之欲出。其代表事件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科技编辑室分出,划归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为顺应改革要求,江苏人民出版社积极支持专业出版社的组建,在输送成熟专业人才的同时,开拓新的出版空间,成立文化旅游编辑室,打造专业分工格局下新的出版亮点。具体表现为:1984年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教育、少儿、文史、美术编辑室分别组建为教育、少儿、古籍、美术四个专业出版社;1984年9月,在摄影组的基础上成立江苏图片社。1985年,江苏文艺出版社从江苏人民出版社分出。1988年,在《译林》编辑部基础上,成立译林出版社。
2001年,
江苏出版集团应运而生(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作为江苏出版排头兵加入出版集团。
200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启动数字化建设,2011年设立数字出版部,推进数字化进程。对外交流蓬勃发展,自2008年起,与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建立定期互访机制,进一步密切了党社之间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