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宜宾市江安县
江安镇一街,原为县文庙。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
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一街。原为县文庙。1936年—1945年,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从
南京内迁至此,以为校址,办学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原址建县招待所,拆除部分建筑,现存原文庙中的中殿、乡贤祠、忠义厅和厢房,占地1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均为原师生教室、宿舍。1985年,江安县人民政府将旧址辟为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江安史料陈列馆,收集陈列5000余件有关史料。
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原名“国立戏剧学校”,又称“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戏剧专科学校。1935年秋创建于南京,直属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是中国当时的戏剧最高学府。校址设在南京鼓楼东南角的双龙巷,有一座纪念屈原的“屈子祠”,即古
妙相庵的所在地内的曾国荃祠堂。因为余上沅在戏剧界声望很高,被教育部聘为剧校校长。妙相庵环境及房舍设施甚好,又邻近
两江师范学堂,校址即定在“暨南学堂”(今广东暨南大学前身)内。南京的校址现已无存。
李累,原名陶晓卒。重庆人。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历任中原军区文工团编导,《反攻》、《挺进报》编辑,中共川东区委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草地》、《峨遐》、《四川文学》及《戏剧与电影》副主编、主编,剧协四川分会主席。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
谢晋(1923.11—2008.10),浙江上虞人。电影导演。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上海参加学生业余戏剧活动,1941年入四川江安国立剧专话剧科学习,受业于曹禺、洪深、焦菊隐等名家。1943年中途辍学到重庆中青剧社当场记、兼演小角色。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后任大同、长江电影公司助理导演。解放后曾进
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建国后,历任
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导演、导演,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第五届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第五届、第六届执行副主席。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常委。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导演的影片《女篮五号》,获1957年第六谢晋导演的追悼会上届
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和1960年墨西哥国际电影节角帽奖;《红色娘子军》,1962年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舞台姐妹》,1980年获第二四届
伦敦国际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天云山传奇》,1981年获第一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奖;《牧马人》,1983年获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高山下的花环》,1985年获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芙蓉镇》,1987年获第十届电影百花奖和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2008年10月17日傍晚谢晋抵达上虞参加其母校
上虞市春晖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次日早上7点40分左右,谢晋下榻的酒店服务员发现,谢晋已经停止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