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新城
广东省梅州市江南新城
江南新城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中心城区南部,北至丽都路,南至长沙小密,东至客天下,西至华南大道、206国道,规划范围为26.945平方公里。除上述范围外,规划还将芹洋半岛及金山片低丘缓坡地纳入研究范围,总用地面积约32.29平方公里。
基本简介
江南新城首期规划面积6.66平方公里,2015年至2021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已建成30条共29.8公里长的道路和9条共16.5公里长的综合管廊,并以总部经济、中央商务、大数据云计算、文化创意等为重点,引进了计划总投资近500亿元的39个产业项目。
发展定位
因原江南新城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滞后,造成建筑杂乱、地势低洼、内涝严重、污水横流、臭气熏天、道路狭窄、交通不便、治安混乱,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烦恼。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粤东西北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的战略部署,推进梅州新型城市化建设、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富庶山城、美丽新城、文化名城、国际慢城,拓展中心城区发展腹地,完善城市产业布局,梅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加快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的核心任务,按照“建设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城市”的要求,以“城是宜居区、乡是生态园”为理念,坚持统筹城乡、产城联动、城乡互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决定建设江南新城。
江南新城是梅州城区扩容提质的龙头项目,是嘉应新区的起步区和核心区,围绕“宜居宜业宜游、新城新区新貌”的建设目标,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总体规划、分步建设,面上整体保护、点上高效开发,体现“大分区、小混合”的城市建设理念,努力打造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广东生态适宜型产业集聚区、山区绿色崛起的重要引擎、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核心区、乡贤回归投资兴业的重要载体。
2011年10月,市城乡规划局组织了江南新城城市设计方案国际招标。方案经反复论证优化,2013年3月经梅州市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确定了江南新城中轴线的整体空间格局,明确了江南新城的发展目标及定位。
2013年4月,江南新城进入详细规划编制阶段。本次规划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梅州山水人文资源、落实城市发展目标为基准,进一步优化整体用地布局,编制江南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优化中轴线及客家艺术区、客家万博园详细设计,编制中轴线及客家文化艺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梅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审议,组织专家评审会进行论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规划成果不断臻于完善。
2013年10月,《广东梅州嘉应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将江南新城和梅县新城作为嘉应新区的核心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将江南新城铁路以北地区与梅县新城西片区作为起步区,面积为17.8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
一、江南新城规划功能定位与规划规模
(一)功能定位:梅州新型城镇化创新区、特色宜居城市示范区、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世界客都展示区。
主要功能包括:文化教育、旅游度假、生态居住、商业服务、休闲娱乐。
(二)规划规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772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66%。总建设量约2200平方米,其中安置区建设量约20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中21万人。
二、江南新城规划原则
(一)传承创新:传承客家文化与建设风格,合理开发利用传统建筑,同时结合时代元素积极融入创新,建设世界客都展示区。
(二)务实科学:围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水系是城市的血脉、生态是城市的衣裳、功能是城市的活力”等六要素进行科学规划。
(三)超前规划:高标准公服配套、高效交通系统构建、高质量生活环境营造,建设集约、高效、生态、低碳新型城市化创新区。
三、江南新城规划主要内容
(一)综合交通规划
[以高效、安全、便捷、科学的原则规划江南新城交通道路系统]
1、区域交通衔接
①对外道路:“1高1快5主”其中1高:梅大高速;1快:客都大道;5主:5条主要对外联系干道。
②对外公共交通:加强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三大交通枢纽的联系,细化雁洋镇区至畲江工业园区之间快速公交线路。
2、内部交通系统
(1)道路交通
①道路交通。构筑“五纵、五横”的骨架路网。“五纵”:华南大道连206国道、吉祥路、幸福路、彬芳大道、金雁大道。“五横”:丽都路、如意路、安康路、客都大道。
②立交与隧道节点。中环路与华南大道交叉口处预留立交。华南大道上行政服务区前设下穿隧道。
(2)公共交通:在幸福路、吉祥路、如意路、华南大道、中环路的道路断面设计上预留快速公交专用道。
(3)慢行交通:打造一条长约7公里人行连贯的轴线,两条共21公里长具有吸引力的慢行绿道。
(4)静态交通设施:中轴线范围共设停车位超过4000个,80%为地面停车。
(二)公共设施规划
[“适度超前、完善”的原则,注重文化、教育、医疗的宜居生活配套。]
高标准公服配套,构建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四级公共服务体系。
1、新增市级三大公共建筑:会展综合体,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城市规划展览馆。总用地18.5公顷,总建设量约6.6万平方米。
2、完善区级及居住居级生活配套:拥有1所超1200床三甲医院(田家炳医院)、1所职业技术高校,3所高中、13所中小学校、17所幼儿园的城市新区。
3、形成规划服务半径为700的邻里中心:集中设置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生鲜超市、托老、邮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
(三)产业规划
[培育现代服务,优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先贤回归,优先发展本土企业为原则,以产城一体、重点项目带动为策略,以优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发展文化教育产业、加强推动生活性现代服务业及积极培育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为对策,落实文化旅游、养生健康、文化教育、文化创意、零售业、餐饮业、酒店住宿业、商贸业、电子服务业等城市产业。
铁路以北以组团式功能混合布局为主,通过环绕中轴线的产、学、居“圈层结构”,构成15分钟生活圈。
铁路以南以片状布局结构,结合旅游地产,重点发展主题式文化旅游、养生健康产业。
(四)绿地系统规划
[延续山青水绿的梅州风貌,通过绿化、水系等大面积公共空间与城市开发有机整合,营造森林里的宜居城市]
1、结合山体和水体,规划2条生态廊道。中轴线生态廊道宽800-1000米,长7-8公里,南部客家艺术公园生态绿廊宽100米,长4公里。
2、打造三大景观湖,扩大剑英湖水面,利用低洼、开阔地形新增两个水面,通过水系梳理及连通,营造湿地景观,达到城市集水蓄洪的作用,形成低冲击的城市生态系统,改善城市微气候。以小密水库为水源,保障湖泊(剑英湖、嘉应湖等)供水。
3、构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社区绿地的三级绿地公园体系,实现“500米见园”。
(五)中轴线详细设计
1、规划范围:中轴线范围14.69平方公里。
2、规划目的及意义:通过建设江南新城中轴线,进一步完善梅州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实现“环境升级,城市升值”,展现世界客都形象。
3、规划特色:江南新城中轴线汇聚五大广场、三大公建、传统民居保护群及客家风情小镇于一体,并重点打造梅州中轴八景。规划将最终形成一条产业集聚与城乡居民资源共享的客家文化长廊、商贸消费长廊、休闲健身长廊、文化娱乐长廊。
4、详细分区:九大分区:剑英湖、文体公园区、金融信息服务区、创意产业区、旅游服务区、世界客家艺术区、客森林文化综合区、公王景区(森林休闲区)、小密生态度假区。
四、江南新城开发建设时序
江南新城总体以广梅汕铁路线为界分南、北两期建设,近期先实施铁路以北区域和铁路以南急需建设的部分区域。在实施中,将首先打造城市中轴线内的文体、会展、旅游项目,营建生态宜居形象,提升绿轴两侧地价;其次,重点打造中轴线两侧金融街、文化创意街和商务办公区,通过商业片区的发展带动周边地价提升,拉动地产业,从而实现新城资金滚动开发。远期,开发滨水休闲板块、配套发展板块,进一步提升整个新城文化形象和城市品位,为城市带来更大效益。
江南新城将是梅州新型城镇化创新区、特色宜居城市示范区、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世界客都展示区。
参考资料
江南新城概况.梅州市人民政府.
城因产而兴 产因城而强.梅州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12 20:29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发展定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