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pompholyx),也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主要发病部位为手和/或脚的
皮肤病。疾病的成因和发病情况复杂,涉及因素包括局部过敏、
皮肤癣菌感染、精神因素、
紫外线照射和特应性皮炎病史等。工作时接触镍、钴等重金属可能引发病症。此外,精神压力,暴露于存在镍、铬金属的环境,气候湿热,以及与
特应性皮炎、
HIV感染等病症的关联也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疾病主要见于青中年,严重程度较轻者可在2~3周内自然缓解。
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如局部过敏、
皮肤癣菌感染、精神因素、
紫外线照射和特应性皮炎病史等。
发病原因
与工作时接触镍、钴等重金属而出现过敏有关,也可能与过敏性疾病如
过敏性鼻炎有关。
身体他处的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导致汗疱疹的发生。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汗疱疹的患病风险:
症状
主要表现为手和(或)脚出现剧烈瘙痒的
水疱,通常呈对称分布,可伴有剧烈瘙痒、刺痛或烧灼感。
典型症状
伴随症状
可伴有剧烈瘙痒、刺痛或烧灼感,部分患者伴手足多汗。
就医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并观察皮损特点,通常可以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能会进行真菌镜检和
斑贴试验等。
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来了解病史,患者可提前准备: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相关检查
真菌镜检
医生会从患处取一部分皮屑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有无真菌及其形态。
真菌培养
医生会用无菌棉签等采集皮损处疱液或皮屑,送至检验室用培养基培养,通常数天至1~2周,观察有无真菌,并鉴别其类型。
一般不必进行病理学检查,但是如果治疗无效或需排除其他症状类似的疾病(如
银屑病或
掌跖脓疱病等)可能需要做此项检查。
斑贴试验是临床用于检测过敏反应的主要方法。医生会根据怀疑患者过敏的物质,配制适当浓度的软膏等作为试剂,将试剂贴在皮肤上,观察一定时间后机体是否对其产生过敏反应。
鉴别诊断
本病会和水疱型手癣、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皮肤癣菌疹反应(自身反应)、掌跖脓疱病、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疾病有相似之处,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进行判断。
通常先有足癣再有手癣,多为单侧性,一般不对称,可侵犯指甲引起甲癣,侵犯到手背可引起边缘成弧形的皮损,真菌检查阳性。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通常累及手背侧和手指间隙,常有刺激物暴露史。
皮肤癣菌疹反应是一种继发性瘙痒性丘疱疹,
水疱较浅,疱壁较薄,可发生在掌部,与远端部位(比如头皮或足)的皮肤癣菌感染有关,癣菌素试验阳性。
早期会有水疱,通常在数日后出现脓疱。8~10日后,脓疱逐渐转变为深棕色或黑褐色,最终脓疱干涸、脱屑,留下红色薄嫩的表皮。必要时需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鉴别。
主要表现为表皮剥脱,与汗疱疹十分相似,但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无明显的深在性水疱。
治疗
汗疱疹的治疗原则包括避免接触致病或加重因素、治疗皮肤炎症以减少不良刺激。
汗疱疹可能在数周内自行消退,但是有瘙痒或其他不适症状者需要及时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给予外用涂擦药、口服药物或药物注射治疗。此外,光疗和切开引流也有一定作用。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短程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药物治疗
镇定剂
适用于情绪紧张者。
抗组胺药
糖皮质激素类
早期水疱期治疗以干燥止痒为主,可用1%炉甘石洗剂外擦;开始脱皮时可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局部反复脱皮、干燥疼痛者,可外用2%~5%的水杨酸软膏或10%尿素霜等。
糖皮质激素类软膏
如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在开始脱皮时使用,上药后用保鲜膜包裹可以增加药物的吸收,也可以湿敷以提高药物疗效。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
皮肤萎缩、皮纹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软膏
如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克莫司软膏,可以缓解皮肤肿胀和刺激症状,同时减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但是这类药物有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可减少患者手脚多汗的症状,但是可能会诱发水疱产生。
其他治疗
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无效,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一种特殊的光疗,将紫外线与药物结合,促进皮损愈合。
对于一些大的水疱,医生可能会对其
切开引流,排出里面的液体后加压包扎等处理。注意一定不要自行操作,否则可能会导致感染使病情恶化。
预后
汗疱疹呈慢性病程,症状较轻患者可在2~3周内自然缓解,通常会定期反复发作数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频率会逐渐减少,部分患者最终可治愈或自行缓解。
并发症
瘙痒严重者可因反复搔抓引起感染,通常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处可出现疼痛、红肿,皮温升高、脓液等。
皮损频繁发作可致手部出现慢性皮炎,以苔藓样变的鳞屑性斑片或斑块伴皲裂为特征。
病情严重者可损害
甲床,导致如甲横嵴或指(趾)甲颜色改变等营养不良性指(趾)甲改变。
护理
忌吃辛辣刺激食物,不可用较强碱性肥皂及热水洗手,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撕剥,以免感染。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