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金怪兽为战国金器,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
榆林市
神木县纳林高兔村,现藏于
陕西历史博物馆。
文物特征
战国金怪兽高11.5厘米,通长11厘米,重259克,为纯金质地,圆雕立体状,怪兽弯颈低头,呈角抵状,头生双角如鹿,偶蹄,四蹄站立在花瓣形圆形底座上,前肢挺直前倾,后肢跨前,弯颈低头作角斗状。细腰,体内中空,尾卷成环形,亦作怪兽头象。通身及四肢上部饰凸云纹,颈脑部饰鬃纹,双角及钩喙饰凸楞纹,托座正中凸起呈覆斗形,周边花瓣上各有三个小圆孔,身上布满卷云纹。大角、尾和花瓣形圆形底座系焊接为一体,角和尾部的焊点突起而成颗颗金点和串珠。
战国金怪兽体内中空,外壳较薄,形象奇特,具有鹿身、鹿角、鹰嘴、兽足、蝎尾等多个动物的特点,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怪兽眼珠凸出,双耳竖立,硕大的双角内弯并作倒八字形向侧后展开,角分四叉,叉端各有一个怪兽头象,也为立耳环眼鸟喙,脖颈屈曲虬结,前后相连构成兽角的主干,双角分别由前后相连的四个枝权组成,每个枝权则由身相连,背相对的2只鸟形怪兽组成。鸟形怪兽也为立耳环眼、鹰喙,脖颈及身体屈曲虬结,一只角上就有8只鸟形怪兽,双角上有16只鸟形怪兽,其尾巴卷成环状,由一只鸟形怪兽构成,上共隐藏了17只鸟形怪兽。
流传历史
1957年,战国金怪兽出土于陕西省
榆林市
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先藏于神木县文管所,后被调至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展出,现金怪兽藏于
陕西历史博物馆。
发现环境
战国金怪兽出土于陕西榆林市神木县纳林高免村北一座匈奴墓葬中,墓葬距今约2000年,其中出土多件动物形象的金属文物,如战国银虎、战国盘羊扣饰、战国银卧鹿、战国铜刺猬、战国金怪兽等。
制作技术
战国金怪兽为用厚约0.12厘米的金片
锤揲而成,圆雕、透雕、浮雕在制作中兼施,其双角、尾、托座是单独锤揲后再焊接到身体上。
文物鉴赏
战国金怪兽做工考究,其粗大卷曲的双角、灵巧纤细的身形、微微前倾的重心,使金怪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紧张感和生命的力量。
文物寓意
战国金怪兽这种怪兽形象曾见于内蒙准格尔旗西沟畔匈奴墓出土的金片图案,不是工匠的即兴之作,应与神话传说中的蛊雕有关,其形状与金怪兽仿佛,金怪兽可能为神话中蛊雕的形象化,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
文物价值
战国金怪兽为一级文物,其造型反映了匈奴人对勇猛强悍动物的崇拜,在制作上综合运用了多种工艺,全面突出匈奴人金银器制作技术的水平,这件金怪兽造型奇异,线条优美,被誉为最有代表性的匈奴艺术珍品。
重要展览
2016年4月,战国金怪兽在“秦文化与兵马俑特展”中于台北展出。
2019年9月10日,战国金怪兽在清华大学举行“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中展出。
2021年6月18日,战国金怪兽在“2021丝绸之路周杭州主场活动暨‘万物生灵:丝绸之路上的动物与植物’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