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编著的语言学著作
《汉语口语语法》是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编著的语言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68年。
内容简介
《汉语口语语法》共分八章:第一章序论,第二章句子,第三章词和语素,第四章形态类型,第五章句法类型,第六章复合词,第七章词类体词,第八章动词和其他词类。其中,第二、第五章专门谈汉语句法中的结构(短语)和句子的问题,其余五章(3、4、6、7、8)主要谈汉语语法中的语素和词的问题,但作者并没有将词语问题与句法问题截然分开,而是穿插起来介绍。
作者简介
赵元任(1892—1982),美籍语言学家,原籍江苏常州。早年就学于清华大学,青年时代两次赴美留学,先攻读数理,后转学哲学、音乐,最后专攻语言学。曾任清华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和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63年退休后,留居美国。赵先生在语言学方面造诣较深,撰写了大量研究汉语、汉字的学术著作,其代表作品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方言中爆发音的种类》《钟祥方言记》《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山方言》《汉语常用植物词》《汉语称呼用词》等。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赵元任1968年出版的《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国话的文法》),是为英美读者学习或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用的。1979年,吕叔湘先生将该书译成中文,书名改为《汉语口语语法》;为了合乎中国读者的需要,斟酌情况,重要的地方全译,多数地方删繁就简,少数地方从略,但是就内容说,没有实质性的削减。
作品思想
作者认为语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法是一种语言的全面叙述,包括语音。该书用语法的狭义,即比语音更高一层的语言结构的研究。另外,该书是结构的语法,而不打算建立一种汉语生成语法的系统。书中所说的汉语口语指的是二十世纪中叶的北京方言,是用非正式发言的那种风格说出来的。作者用直接成分分析法作为语法研究的重要手段,作者指出:语法上值得考虑的单位有一定的统一性,会在类似的环境中以类似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形式叫做成分,以区别于从较大的形式中任意切割下来的部分。一当一个复杂的形式分割成若干成分的时候,第一次分割的结果是它的直接成分。例如“说中国话”,直接成分是“说”和“中国话”,“中国话”的成分是“中国”和“话”。
作者采用结构主义理论为句子下定义,指出: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分析上重要的语音单位。一个句子是两头被停顿限定的一截活语,这种停顿应理解为说话人有意作出的。一个句子是一个自由形式,如果一个可能成为句子的形式跟另外一个形式连结起来,中间没有停顿,那么它不再是一个句子,而那个更大的形式可能成为一个句子。作者从结构上把句子分为零句和整句。整句有主语,谓语两部分,是连续话语中最常见的类型。零句没有主语—谓语形式,最常见于对话及说话,行动掺杂的场合。主语和谓语在印欧语法中往往是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但在汉语里这种句子的比例是不大的。为此作者认为把汉语里的主语、谓语当作话题和说明来对待比较合适。同样,在分析谓语时,作者指出,汉语的逻辑谓语和语法谓语有可能不一致。另外,作者指出,整句由零句组成,零句是根本。一般中国语法学家把句子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大体上分别与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相当,但是不完全相当,有些参差。但作者认为另一种分类在形式上更有依据,是按谓语的作用分为:(1)对比(2)肯定(3)叙述。作者指出:未必每种语言都有一种单位,它的作用大致跟英语里的word相同。在汉语里我们将会遇到各种类似word的单位,都有资格叫做词,它的范围有交叉,但都跟word不完全一致。但作者仍用“词”这个术语并加以限定,而不肯另造新术语。他认为新术语虽然不会被误解,但也不会被理解。作者指出:我们不要求词是一个最小的可以单独说的单位,我们只要求它是最小的能够填进某些功能框架里的空位的单位。
作者根据句法功能区分词类,为每一种词类下了比较严格的定义,这种做法跟以前的汉语语法著作有很大的不同。在具体分类上,把体词分为名词、专名、处所词、时间词、限定词量词复合词、名词定位词复合词、限定词、量词、定位词、代名词。对于量词、助动词、介词等封闭性的词类,乃可能穷尽地列举其成员,一一描写它们的功能和团结。作者还分析了词类和形式类,指出形式类是语言形式按其功能分的类,一般地说,一个词类是一个其成员都是词的形式类。词类和其他形式有时候能用列举成员来规定而不必说明成员的共同性质(例如代名词,句末的助词),但名词和动词却不能在一个语法书的范围内穷举,前者是可列举的类,后者是开放的类。另外,每种语言都有一定比例的词是兼属两类或三类。
在讨论形态和句法时,作者指出:按一般定义,形态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句法研究词和词之间的关系。因此,只要广种语言里边词这个单位能够标志清楚,那个语言里形态和句法的界限也就分明。古代汉语形态手段是少数,而且是非能产性的,因此西方学者通行的说法是汉语语法全是句法,但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多音节词占多数,少数复合词里的粘着形式已变成语缀,标志该词的功用以形成各种类型的派生词。作者列出了4种形态类型:重叠、前缀、中缀、后缀。由词根造成的复合词,其涉及的关系多数跟句法结构中的关系相同。在讨论句法类型时,作者指出,人们常说汉语的语法全部是句法,汉语的句法全部是词序。但实际上语音和选择性也很重要。布龙菲尔德认为语言形式的配置有四个要素,合起来构成语法:(1)次序,(2)节律,(3)语音改变,(4)选择。该书指出:这四个要素在汉语语法里的作用有大有小。在近代汉语里,节律和语音改变的作用不太重要,次序和选择在语法安排上起主要作用。选择性是指某些种类的形式跟另外某些种类的形式结合起来构成某些种类的句法结构。选择性的重要性仅次于词序。另外,句子里的主要句法划分是分为主语和谓语,构成主谓结构,还有一些更小的结构,即并列结构、主从结构、动宾结构、连动式、动补结构。结构中词语的种类不等于词类。作者借鉴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词语里有内中心结构和外中心结构。关于复合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该书采取广义。复合词如何分类,作者介绍了八种分类角度,然后就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即从结构的角度分类,详细地举例讨论。这部分和可列举的词类部分,作者收集了大量实例,篇幅较长。
该书以直接成分分析法作为研究语法的重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作者虽借鉴结构主义,但不拿事实迁就理论,注意照顾到汉语的实际。
作品影响
《汉语口语语法》是第一部运用结构主义和转换语法的研究方法,对纯正的汉语口语进行全面描写和精到论述的汉语口语语法著作,在中国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汉语口语语法》一书资料丰富,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或格变语法理论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也用它作为主要参考书。同时,该书对进一步研究汉语口语语法,活跃学术空气,也能起一定的作用。
出版信息
该书原名《中国话的文法》(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1968年由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出版社出版,1979年吕叔湘将此书译成中文,书名改为《汉语口语语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另有一个汉语译本名为《中国话的文法》,丁邦新译,198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4:1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