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是全国第一个以汉代画像石棺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汉代画像石棺,且画像精美,彰显了较高的历史、文物、艺术价值,在全国闻名。
历史沿革
1999年12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首次披露了合江汉棺的发掘和保护,使全国观众眼前一亮。
2000年1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再次追踪报道。两次荣登中央台,合江汉棺一夜成名。
2001年7月,四川省内的一家知名媒体,载文反映这样的尴尬《合江汉棺,好想有个家》。
2002年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成立,2004年3月试行开放,2005年1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从此,汉棺拥有了一个家。这座全国第一个以汉代画像石棺为主题的博物馆内,收藏着33副汉代画像石棺,有《车马出行图》、《龙虎戏壁图》、《对吻俑》、《碓房裸交图》等多件文物。
2008年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列入国家博物馆名录。这标志着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合江汉棺,走进了中国文化的浩瀚殿堂。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先后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地理中国》的镜头,被《
中国国家地理》推出《汉代金棺聚合江》专题介绍。2012年,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福宝岩居探秘》再次聚焦合江汉棺。一瞬间,英国、美国等五大洲学者、旅行家纷至沓来,掀起一个汉棺热。
2010年,合江县清代考棚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城内。合江县历史悠久,是长江上游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建于西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命唐蒙为中郎将,率“将千人,食众万余人”从这里出发至夜郎,说服首领多同归顺汉王朝,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唐蒙通夜郎”。两汉时期,由于农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中原思想文化必然影响这一地区,生时孝养,死后厚葬习俗自然形成。地方官吏、封建庄园主、富商大贾,乃至一般中层富庶人家,竟相营建崖墓,竭力装饰死后葬身的葬具,使石棺雕刻进入全盛时期。因此,合江便成为我国出土汉代画像石棺的主要地区之一。合江汉代墓葬有崖墓、砖室墓、其葬具有木棺、陶棺、石棺、石函四种。惟石棺质坚耐腐,遗存较多,从墓葬出土了一批国家珍贵文物。近十多年来,汉代画像石棺已发现和出土近100余具,发现崖墓1000多处,宋代画像石刻运回收藏80多方,这在美术考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汉代画像石棺陈列室
汉代画像石棺陈列室展出精品珍贵文物汉棺8具。均为长方匣形,长约2.3米,宽约0.7米,高约0.8米,重约1.5吨。用整石凿成,由棺盖和棺体组成。石棺的前后左右及部份棺盖上,均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雕刻精湛的画像。一是有神话传说:《双阙图》、西王母及神灵异兽、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二是始祖神话:《伏羲女娲图》;三是神仙神话:西王母与东王公、羲和与常羲等;四是
民间神话:《董永侍父》;五是动物神话蟾蜍、玉兔、九尾狐、仙鹿、三尾鱼等;六是植物神话:灵芝等。
宋代石刻陈列室
宋代石刻陈列室展出珍贵文物61件:宋代石刻主要出自宋代石室墓。雕刻图案大至分为五大类:1、武士金刚力士类:手持兵器,脚踩祥云等图案;2、神灵异兽类:青龙、白虎;3、花卉类:荷花、牡丹、荔枝等;4、社会生活类:妇女启门图、侍男、侍女等;5、贵族类:有男女,穿袍戴冠等。体现了较高的石刻艺术水平,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宋代石刻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文化活动
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成立以来,先后接待各级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交流并进行学术研究,著名汉代画像石棺专家高文、罗二虎等多次来棺,进行专题研究,出版了《汉代画像石棺》、《中国汉代画像研究》等著作。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也多次前来考察,对汉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展出内容
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开放以来,接待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学生、军人、群团组织及新闻媒体、中外游客等十多万人次,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新闻联播》、《走遍中国》、《地理中国》等栏目及省、市、县电视台、各级报刊均有报道,各类研究成果作品近百件。
另有不定期展览,展览源多来至于外界,计有
海洋生物展;野外动物科展;科普教育展;文物图片展;汉画拓片展;奇石展、兰草展、书画展、奇石展、古玩交易、合江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文物鉴定活动、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等多形式、多内容展出。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报道、组织学校学生参观、接待旅游团队、下乡展览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始终坚持开展博物馆“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进农村”五进活动,强化“博物馆+”的功能,积极宣传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努力使博物馆成为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社会科学宣传的重要阵地。
建筑布局
合江试院(俗称考棚)位于县城西门,占地1743平方米,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是一座颇具川南特色的古代建筑物。试院也称考棚,它是清代科举考试县试(即初试)的专用考场,是
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物。合江试院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2年)。该院坐东北,向西南,四合院布局。在纵轴线上依次为头门、过亭、仪门、过廊、孔圣堂,纵轴线两侧为东西文场。该院虽饱经沧桑,保存仍较为完整,为四川省仅存的两个试院之一,具有重要的建筑和文物价值。
据史料记载,合江的县试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任考官,试场就在试院 。县试共考5场,每场考试时间1天,每场试毕发案(放榜),录取名额逐次递减。试卷由知县评阅,但知县多委派外籍幕友阅卷。第五场试毕录取的考生,由县署造册送本县教谕并申报泸州知州,参加州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