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未央,全称“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挂牌成立于2011年,是受政府领导、管理和扶持的民办非企业机构。其前身汉未央社团作为民间自组织建立于2005年。多年来,汉未央以不断高涨的专业能力、持续规范的组织素养和始终保持的群众态度,致力于
华夏民族服饰文化、礼乐文明、岁时节日、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弘扬,成为上海汉服汉文化领军组织,是中国青年传统文化复兴运动中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旗帜性组织。
词语释义
出自《老子》“荒兮,其未央哉”及《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央,中央之意。未央,未到中央,引申为未半、未尽、未完成。汉未央之汉的意义,指汉民族,而非汉朝,其内涵的重心在民族性,不在时代性,以民族性超越于时代性之上。汉未央,即指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方兴未艾,薪火相承,永生不灭。
宗旨
●打通传统与当下的联系,把
民族传统文化从被研究、被缅怀的处境中解放出来,复活为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通传统与民众的联系,重建作为价值伦理的传统文化体系,找回文化全面性,恢复文化原创力,使中国人重新成为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自尊的民族。
●凝聚青年,辐射社会,打造信念不竭、足堪重任的精英团队,打造最具战斗力、最具专业精神、最有纪律、最有效率的文化先锋队,为青年传统文化复兴运动高举旗帜,树立标杆,探索道路。
理念
●活态论。传统的意义在于当下的在场,文化的生命在于无时无处不在的举手投足和呼吸吐纳。传统文化不应是过去时死文化,而必须成为进行时活文化。让当代中国人活在传统中,让传统活在当下。
●中间论。反对极端民族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前者丧失政治理性和前途,后者丧失民族情感和立场,均不可取。汉未央要基于现实主义和理性精神,走中间路线,开辟第三条道路。理性绝不等于软弱,折中绝不等于暧昧,相反,汉未央要以坚定、坚强、坚决来践行自己的道路。
●大众论。在汉服运动兴起之前,传统的传承虽从未中断,但处于精英主义的小众状态和技艺主义的孤岛状态。只是传承,不够复兴的姿态和当量。汉服复兴的重要意义在于青年的觉醒、群众的加入和文化地壳的隆起,使传统
文化从衰朽走向青春,从内向走向外向,从精英走向大众,从孤岛走向大陆。汉服复兴运动如不认清这一点并加以保持,却重蹈俱乐部式孤芳自赏的文化孤岛老路,便丧失了革命性。
●青年论。汉服运动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青年运动。由青年人倡议,青年人发起,青年人推动。青年之觉醒,青年之加入,一扫传统文化领域暮气沉沉、垂垂老矣的状况,一变为朝气蓬勃,青春焕发,传统文化才拥有了未来。这场青年运动,庶几可与五四运动相提并论。有人可能觉此论虚妄,而多年以后人们终将理解其中深意。五四运动因救亡图存革新文化之迫切而具有爆发性,汉服运动因民族崛起文化建设之需要而具有缓释性和长期性。五四运动反传统,汉服运动兴传统,看似南辕北辙,实则都是青年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所作的自觉思考和民间回答。家国情怀、济世取向、文化责任,百年来前后呼应,一脉相承。汉服运动不仅不是五四的反动,恰是五四运动在新时代的新延续。无论反,抑或兴,都指向华夏民族文化天命的涅槃重生。
●形式论。论及文化,人常有以形式为浅薄的倾向。这即便不是一种有害的,但至少也是偏颇的观点。其一,形式内容相统一。汉服复兴,源于痛感文化符号的缺失,走的正是衣冠先行、物质先行的道路。汉未央理念,形式即内容,物质即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要具体的形式来承载,一切文化精神都要具象的物质来呈现。文明复兴,核心在思想与精神,其发端却来自于形式与物质。形式和物质先行之后,精神复兴便是题中应有之义。其二,大众宣传最有效。由于秉持文化复兴的大众论,汉未央始终着眼于如何取得大众宣传的更大实效。于普罗大众而言,最容易受到吸引的,并非晦涩难懂的文化义理,而是生动鲜明的文化形式。因着这种吸引,人们才会进一步探求形式背后的内容,物质背后的精神,从而达成深度的感召、理解和认同。其三,产业拓展有前提。由形式及内容,由物质及精神,而物质,广泛体现为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耳濡目染、衣食住行、冠婚嫁娶,都是生活方式。由汉服复兴所引领的生活方式复兴,是最具群众基础和生命力的复兴维度,亦是文化地壳隆起运动的重要实现维度。形式物质先行,生活方式先行,为汉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通了理论前提。
●
产业论。论及文化,人常有君子喻义不喻利的倾向。此非经世之论。只有开拓汉文化产业,传统文化才能被购买、被拥有,从而摆脱奢侈品状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呼吸吐纳的一部分,成为文化复兴最温润、最踏实、最接地气的一部分。反对口水兴汉、权谋兴汉、机会兴汉,脚踏实地投身产业兴汉、实业兴汉。只有开拓汉文化产业,义利兼行,王霸并举,才能为汉文化复兴机构建立经济基础,实现自我造血,走向永续发展,并以更产业之素养反哺公益,以更雄厚之实力引领公益。因此,汉未央大力探索汉文化产业化从来堂堂正正,绝不隐讳。产业与公益,两副担子,两份责任,汉未央一肩挑起。随着汉未央汉文化产业发展的气候大成,将孵化出更多的子产业,带动起更多周边文化产业的兴起,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龙头的汉文化产业链和产业群。
●有限论。文化复兴要进行到底,但在实际操作中,要具备强烈的现实理性,要有分寸感和边界意识,必须有所取舍,有所进退,有所扬弃。以形制论,复兴初期不追求对襟、圆领、立领等百制并出,避使人惑于形制错杂而茫然无所从,越鲜明,越简约,则越有力,应凸出交领右衽制,树立汉服相对整齐统一之经典形象,以利解释和传播。以风格论,与形制同步,不求多元,避免芜杂,无论服饰、礼仪,均向统一之美学风格集聚,要言之,跨迈宋明,超越隋唐,追溯周
秦汉,将华夏民族最纯粹、最昂扬、最具创造力时代的美学体系作为我们复兴的楷模。以场合论,从大众较易理解和接受的角度入手,将汉服主要定位为礼服,将汉服的当代实用主要设定于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特定功能,在重建中国人礼乐人生的同时,重建中国人的礼服体系。以思想论,在国学复兴言必称孔孟老庄的当下,汉未央独不惟儒道马首是瞻,而高扬法家复兴的旗帜,标举法家思想之于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安身立命的重要性,致力于廓清加诸法家之上的污蔑和误解,梳理整合法家理论体系,把法家思想从边缘甚至湮灭中解脱出来,发扬出来,使之成为显学,成为意识形态和伦理价值复兴的主流。
●现实论。突出现代、现实这两个关键词。汉服运动一不留心即可能陷于原教旨主义式的一厢情愿、不切实际的蛮干之中,稍不警惕亦可能丧失现代聚焦,滑入自我沉溺的复古臆想之中,以至与cosplay无异。传统文化的复兴不能不置于当代语境之下,着眼于深入思考传统复兴的现代路径和传统文化的现实关怀。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汉服必须且只能是现代的汉服体系,运动必须且只能是现代的文化运动。要始终立足于关注现代命题,破解现实困境,既要保有底线和原则,又要把握运动开放性,顾及大众接受性,强调社会融入性,尊重实际规则性,提升具体可行性,优化运作策略性,做到理想与理性兼具,务虚与务实并举,热血与冷峻同行。
●军管论。受儒道意识形态影响,受精英主义小俱乐部范式影响,一般汉服社团的内部管理或由亲亲私私而拉帮结党,或由放任自流而涣散无能,或由迂阔之论而疏于实践,一个百病丛生、老气横秋、几乎从一开始就暮气沉沉的组织绝不可能肩负起青年传统文化复兴的重任。先行者要有先行者的特质,先锋队要有先锋队的逻辑,一切围绕锻造精锐团队、塑造核心战斗力为诉求。基于此,汉未央对内贯彻法家理念,实施军事化管理,建立二十等爵制,明法以教众,问责以鞭策,按功以奖掖,从而建立一支高度凝聚、令行禁止、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实力特出的文化复兴军。
管理
●明法弼教制。肃清儒道
意识形态影响,强化“由法生德,由法返德”观念,树立法家中心主义,严明法度,建设条例律令制组织。特别重视以法为教,以法为德,以法为伦理,重视志愿者守法执法意识和素养的训练,使志愿者不仅在行为上有遵守之他律,更在内心里有认同之自律,追求行为规范与意识形态的高度统一。
●军功授爵制。为倡导实干兴汉,而非口水兴汉或权谋兴汉,汉未央秉持“论迹重于论心”理念,把对组织的实际贡献作为志愿者评价的核心标准,参照秦二十等爵制建立汉未央军功授爵制,确立起有功必奖、积功累进、信赏必罚之原则。通过爵位的授予,使每一份付出都不会埋没,每一份功勋都得以铭记,不让老实人吃亏,使刻苦实干者脱颖而出。并且做到,以军功授爵制引领团队价值,以建功立业为荣,以袖手清谈为耻,奖而誉随之,罚而毁随之,制度培育文化,在制度取向与舆论取向、价值取向和文化取向之间实现统一。
●志愿者制。在整个汉服界,大约只有汉未央同袍以“志愿者”自称。为什么要用“志愿者”来自我称谓呢?因为“志愿者”是比“同袍”更进一步的概念。因为仅仅认同汉服是不够的,方向过于宽泛,性质过于模糊,而复兴的路线则诉诸具体而精准,所以同袍未必是同志者和同路人,更需要一致的行动、一致的号令、一致的纪律、在信念面前一致的兑现和自我证明。我们要同一切孤芳自赏、固步自封、自娱自乐的文人习气的小俱乐部格调区别开来,突出理想、使命,突出责任、奉献,突出外向拓展、服务社会,突出我们在汉文化复兴事业中的文化志愿精神和文化志愿者身份。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明确文化复兴不是风花雪月的赏玩,而是刻苦坚忍的行军。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把文化复兴作为一项工作和一个项目来严肃对待并严谨运作。惟其如此,我们的活动才有品质,发展才有方向,
事业才有做大做强的前途。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大力发展汉文化产业的同时,时时刻刻不失文化公益的本色。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更加凝聚,更加统一,更加有力。
●身份等级制。在组织内部确立主力志愿者、基干志愿者和辅助志愿者三种身份,确立军功爵二十项等级,并建立不同身份和等级间的流动转化机制。有身份就有归属感,有等级就有荣誉感。通过身份等级制,形成汉未央内部的功勋贵族阶层,夯实了凝聚力,提升了责任心,鼓励了上进心,形成了骨干意识和国士精神,增强了组织有效性。
●稽核名实制。使有志于文化复兴者认识到:只有加入组织汇入军队才有力量,只有在组织里人尽其责才对得起自己的志向。强调身份、等级与责任的对应关系,强调岗位、任务与责任的对应关系,循名责实,稽核名实,追求名实统一,树立责任伦理,实施问责追责,使逃遁者辱坚守者荣,使志愿者必以忠于职守为信念,并以荀子所说的“将死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为座右铭。
●关口前移制。坚决反对盲目扩大团队,反对无标准的兼收并蓄和低尺度的海纳百川,严把志愿者入口关。不惜关口前移,绝不投鼠忌器,严格的管理本身即成为门槛,促使初入汉未央者不得不在内心作出回答:适或不适,留或离去。因不适而离去,志趣不投者终难同路,与其待其深入汉未央而后决,不如前苦而后乐,为汉未央治理身心于未病,化解分裂于无形;因适而留下,即怀有基本之认同,假以时日,能够遵从汉未央法度,顺应汉未央教化,接受汉未央伦理,为汉未央遴选出高度同质、同向的志愿者。
●组织生活制。在主力、基干志愿者中建立常态化组织生活机制,并以民主集中为主要原则。对项目运作进行讨论,对志愿者表现进行评议,对组织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对重大问题的处理决定进行通报和解释。通过组织生活,使志愿者具备更强的组织观念、团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精神生活受组织生活引领,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更加集中,有利于集思广益,整合分歧,统一认识,凝心聚力。
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2005-2006年 民间自组织与公司并存。此阶段汉未央立志为汉服运动开出一条区别于民族极端主义、规避意识形态风险、有利于融入主流社会的复兴之路。筚路蓝缕,白手起家,以较好的活动组织和有力的传媒推广,迅速建成全国知名汉服社团。同时,为践行汉文化产业发展理路,以文化传播公司的企业身份承载产业兴汉的文化使命。汉文化产业之难,难在尚未形成成熟市场,尚未拥有消费群体,难在汉文化产业开拓者自身的经验和实力不足。前景美好,看近实远,漫长坎坷。因此,民间自组织与公司并存阶段十分短暂,至2006年10月,汉未央第一次产业化探索基本失败,公司身份完全放弃,此后多年中,汉未央从未有哪怕一天放弃过自己立志承担的文化复兴使命,以纯粹民间自组织形态,坚忍不拔地推进汉文化复兴事业。
第二阶段:2006-2010年 民间自组织。此阶段,汉未央经历了较长的纯民间自组织时期。以极大的决心和耐心,心无旁骛,不问利欲,从挫折和几近毁灭中复活,通过大量文化公益活动的持续举办,通过各类文化复兴实践的广泛开展,精心耕耘,不懈前行,成为上海民间青年自组织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上海城市青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认知度显著提升,品牌号召力逐渐高涨,青年凝聚力更加凸显,文化硬实力大幅增强,内部组织文化渐趋成型。不仅为汉服汉文化在上海本地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亦为汉未央迈入新阶段铺垫了前提。
第三阶段:2011年开始 NGO与民间自组织并存。2011年是汉未央组织史上的重大转折年。历经七年,厚积薄发。从当年开始,汉未央在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注册为正式NGO(非政府组织)——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中心。就在这一年,汉未央拥有了第一个稳定的办公场所,拥有了第一位稳定的全职人员。汉未央在主流化、正规化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但并不因此放弃民间自组织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从此,汉未央一面具备体制之规范,一面保有民间之活力;一面夯实永续发展之基础,一面不失野蛮生长之锐气。从此打开上海汉服汉文化复兴的新局面,亦为全国各地汉服组织树立了可资借鉴的发展范式。
业务范围
汉服制作租赁
自2005年初创以来,汉未央始终致力于汉服的复原、研发,始终致力于提升汉服制作工艺水平,始终致力于构建真正体现周秦汉华夏民族原生服饰文明之美的当代汉服体系。多年来积累了相当的成熟款式和制作经验。
汉服艺术摄影
长期以来,汉未央形成了较强的摄影师队伍和最大化呈现汉服汉礼之美的摄影经验。而汉未央雄厚的综合实力,使艺术摄影板块具备了较强的服装基础、器物基础、布景基础。
汉式典礼承办
1. 汉式婚礼。汉未央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参展的汉式婚礼展示团队,亦是上海顶尖、业内一流、政府认可的正规汉式婚庆机构。汉未央专心致志集中资源,凭藉以下优势,在汉式婚礼复兴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理念正。汉未央从礼乐复兴的高度来理解汉式婚礼复兴的意义。《礼记》说,“昏礼者,礼之本也”。汉未央之所以倾注心血于汉式婚礼,是因为婚礼是华夏民族礼乐文明的根本,是华夏儿女礼乐人生的根本,是由阴阳而化生万物的自然之道和由男女而养育民族的人间之道的根本。不把婚礼复兴好,汉礼的复兴便是无根之木。有了这样的根基,认识有高度,操作就有深度,义理正,礼仪精,气场强。
(2)实力强。善于体系打造,善于组织整合,善于美学构建,文化综合实力强,这是汉未央的长项。我们在仪式上,取法三礼,兼综诗经,稽考文献,结合当代婚礼现实,构建起经典婚礼体系;在服饰上,延续发扬周秦汉魏晋服装血脉,构建起尊贵婚服体系;在器物上,配备漆器、青铜器、玉器等套系,构建起高端礼器体系;在布景上,在壁画、帛画、画像砖石等研究基础上,构建起精致空间体系;在演出上,打造专业编钟乐团和汉舞团,构建起顶级乐舞体系;在后勤上,不断探索各种资源投放模式,构建起异地甚至远途婚礼承办体系。从而以极好的文化号召力广受青年欢迎,以极大的文化辐射力广受新人邀请,以极强的文化硬实力开创汉式婚礼复兴以来令人难望项背的婚礼典范。
(3)经验足。
汉未央以复兴华夏民族传统婚典为己任,以对传统的敬畏和对新人的责任为鞭策,凭藉多年汉式婚礼实践经验之积累和专业技术之储备,致力于为新人奉献品质醇正、格调高致、个性鲜明、永生铭记的美好婚典。
2. 汉式成人礼(冠笄礼)。汉未央长年致力于以冠笄礼和婚礼为基点,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礼乐人生和心灵世界,重建青年的责任意识和生命意识。汉未央精心研究和复原三礼关于冠笄礼的记载,完成了学术性的汉未央冠笄礼经典视频教材拍摄工程。在此基础上,多次承办较为完整的个人冠笄礼,并在大、中学大力推广集体冠笄礼,在极大推动冠笄礼复兴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大型集体冠笄礼承办经验。
3. 祭礼。《礼记》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是华夏礼乐体系中最重要的礼。汉未央致力于推动华夏民族共同祖先公祭运动。勿忘慎终追远,让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都能在民族祖先和使命传承中寻得皈依。彰显公祭精神,从公祭倡导公德,以公祭塑造公义,把中国人从一家一姓的血亲小伦理升华为一族一国的文明大伦理。由于汉未央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青年参与到公祭运动中来,逐渐形成清明祭、冬至祭两大祭祀典礼。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持续的优化和提升,创造出庄严肃穆、高尚恢弘的祭礼典范,积累了丰富的大型祭礼专业运作经验和精良物质基础。
传统文化体验
汉未央在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方面,拥有华夏君子/淑女养成系列课程。汉未央的培训理念,不在于授予一技一能,而在于培养整体的文化品位、文化追求、文化素质、文化观念。因此汉未央华夏君子/淑女养成系列课程突出综合性、互动性、实践性,突出生活方式的示范意义,突出核心价值的塑造意义,突出现实弊端的矫正意义。课程由汉礼、哲思、乐舞、女红、汉妆、射艺等科目组成,经多年打磨,内容更加精湛,科目不断拓展,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走向社区、楼宇、学校,已成为深具特色和品牌效应的文化培训课程。
活动策划
由于汉未央很强的活动运作能力、会展统筹能力、项目执行能力、人员速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专业综合实力,基于长期服务社区、机关、学校及社会各种传统文化需求的经验积累,已发展为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或活动中传统文化板块的全天候的解决方案提供方和全程打包执行方。
汉未央参与虹口女儿节活动、汉未央参与桂林公园唐韵中秋活动、汉未央编钟乐团参与东方智慧论坛、汉未央编钟编磬乐团参与石二街道邻居节活动等
八、汉未央荣誉
★2008年5月4日 汉未央获“嘉定区十大青年明星社团”荣誉称号,列十大社团之首。
★2009年9月 汉未央负责人姚渊获团市委授予的“世博七彩项目官”称号。
★2010年11月 汉未央负责人姚渊获共青团上海市委颁发的上海五四青年奖章。
★2012年3月 汉未央获上海市群众文化奖励基金委员会授予的“2011年度上海市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