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普夏猪
猪科猪属动物
汉普夏猪属(Hampshire)瘦肉型猪品种。原产美国南部,由美国选育而成。汉普夏猪具有独特的毛色特征,在后和前腿部为白色,其他部位为黑色,有银带猪之称。原产美国肯塔基州,是美国分布最广的猪种之一。优点是背最长肌和后躯肌肉发达,瘦肉率高。
物种学史
早期曾称为“薄皮猪”,1904年起改称今名。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美国肯塔基州建立基础群,20世纪初叶普及到玉米带各州。现已成为美国三大瘦肉型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
颜面长而挺直,耳直立,体侧平滑,腹部紧凑,后躯丰满,呈现良好的瘦肉型体况。被毛黑色,以颈肩部(包括前肢)有一白色环带为特征。成年公猪体重约315~410千克,母猪约250~340千克。性情活泼,稍有神经质,但并不构成严重缺点。产仔数较少,平均约9头,但仔猪硕壮而均匀。母性良好。据多品种杂交试验比较结果,用汉普夏猪为父本杂交的后代具有胴体长、背膘薄和眼肌面积大的优点。
体型外貌。汉普夏猪体型大,毛色特征突出,被毛黑色,在肩部和颈部结合处有一条白带围绕,在白色与黑色边缘,由黑皮白毛形成一灰色带,故有“银带猪”之称。头中等大小,而中等大小而直立,嘴较长而直,体躯较长,背腰呈弓形,后驱臀部肌肉发达。
繁殖方式
汉普夏猪繁殖力不高,产仔数一般在9—10头左右,母性好,体质强健。生长形状一般,据20世纪90年代丹麦国家种猪测定站报道,汉普夏公猪30-100k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845g,饲料转化率2.53。成年公猪体重315~410千克,母猪250~340千克。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体重可达90千克,日增重600~650克,饲料利用率3.0左右,90千克体重屠宰率为71%~75%,胴体瘦肉率为60%~62%。母猪6~7月龄开始发情,经产母猪每胎产仔8~9头。
杂交利用
汉普夏猪的杂交利用虽不十分广泛,但在一些地方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汉普夏猪作为终端父本,其二元和三元杂交肥育猪瘦肉率显著提高,优于杜洛克和大约克,但杂种猪生长速度较慢。
引进改良
汉普夏猪原产美国,是美国饲养与登记最多的一个瘦肉型品种。该品种在很多国家如日本、丹麦、加拿大等引进后杂交效果良好。
早在1936年已引入中国,并与江北猪(淮猪)进行杂交试验。汉普夏猪产仔数达9.78 头,母性好,体质强健,生长快,较早熟,是较好的母本材料,在迪卡配套繁育体种,就较好的利用了这一特性。
这一猪种,在全国各地除外贸基地利用较多外,其他猪场利用较少。主要原因是:汉普夏为终端父本的二元、三元杂种日增重比以长白、大白和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的二元、三元杂种猪的日增重显著变慢,同时猪体质也比其他猪差。并且在中国民间认为,此猪肩部白色环带,性似披麻戴孝,是不吉利的征兆,故农民也不愿意养殖于家种。
品种评价
该品种主要优点是胴体瘦肉率高,后腿丰满。其缺点是繁殖力不佳,适应性差,但仍不失为世界著名的瘦肉型父本品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3 10:36
目录
概述
物种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