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岔镇,隶属于甘肃省
白银市会宁县,地处会宁县西北部,东与
甘沟驿镇接壤,南邻定西市安定区新集乡、石峡湾乡,西与
头寨子镇相接,北与河畔镇毗邻,行政区域总面积385.7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前,属甘泉乡。
1950年,境内设九泉乡。
1953年,归第十二区(头寨子区)辖。
1956年,始设汉家岔乡。
1958年,并入甘沟公社。
1961年,分设汉家岔和王马山2公社。
1965年,王马山并于汉家岔公社。
1983年,改为汉家岔乡。
2015年,汉家岔乡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汉家岔镇下辖12个行政村:花岔、杨山、赵岔、汉岔、大庄、细岔、南湾、阴山、双庙、王马山、荆坪、塔岔;下设90个村民小组。
2020年6月,汉家岔镇下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甘泉社区,花儿岔村、杨家山村、赵家岔村、汉家岔村、大庄村、细岔村、南湾村、阴山村、双庙村、王马山村、荆家坪村、塔寺岔村,镇人民政府驻汉家岔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汉家岔镇地处会宁县西北部,东与
甘沟驿镇接壤,南邻定西市安定区新集乡、石峡湾乡,西与头寨子镇相接,北与河畔镇毗邻,行政区域总面积38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汉家岔镇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势东高西低。地形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境内平均海拔1800米。
气候
汉家岔镇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86.1毫米,最大降水量656.9毫米,最小降水量134毫米,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日照时数2226.5小时,年气温最高达37.5℃,无霜期120—160天。
自然灾害
汉家岔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冰雹、大风、低温、霜冻、暴雨等。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夏季的2—5月,1963年最为严重。
人口
2011年末,汉家岔镇总人口2.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4人,城镇化率0.9%。另有流动人口300人。总人口中,男性1.16万人,占51.3%;女性1.10万人,占48.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2万人,占97.3%;有回、东乡、满等少数民族,共600人,占2.7%。2011年,人口出生率9.9‰,人口死亡率5.9‰,自然增长率4.0‰。
截至2018年末,汉家岔镇户籍人口为2100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汉家岔镇财政总收入1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3114元。
2018年,汉家岔镇有工业企业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1个。
农业
2011年,汉家岔镇农业总产值达7600万元,比上年增加6.1%,占生产总值的49%。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胡麻、碗(扁)豆、荞麦、洋芋、糜谷等。2011年,汉家岔镇种植马铃薯2万亩,荞麦1.5万亩,籽瓜0.5万亩。2011年,汉家岔镇有规模养猪户100家,规模养羊户50家。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144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完成乡村道路绿化15.7千米。种植文冠果2000亩、枣树100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000亩。
金融业
2011年末,汉家岔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45万元,比上年增长8.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汉家岔镇有小学13所,在校生1530人,专任教师10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校2所,在校生1400人,专任教师1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投资101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23%,比上年提高3.1%。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汉家岔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12个,农家书屋12个。藏书4.1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汉家岔镇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2个。专业卫生人员14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6人。村标准化卫生所配备村卫生员12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539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汉家岔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16户,人数5425人,年人均717元,比上年增长30.7%。全年发放各类民政资金567.0万元,兑现各类惠农资金776.2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239人,参保率90%。
交通运输
汉家岔镇境内有国道G309经过。
历史文化
汉家岔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汉家岔村而得名。
风景名胜
菜科遗址位于会宁县汉家岔镇菜科村半山坡地带,东至菜科河沟,西接铁木山,北近汉家岔乡政府所在地,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2000米,总面积约2平方千米。1988年,该遗址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