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女
198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汉家女》是1988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大新。
内容简介
短篇小说《汉家女》获1985-1986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电视剧“飞天奖”《汉家女》将人物汉家女作为主线,以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战场军地医院为背景,讲述了汉家女由从军,升任护士长到赶往战地医院救治伤员牺牲中,生活,情感,心灵,观念以及命运的变迁。小说寄含了鲜活乡土气息,又蕴含着悲戚酸楚般的苦涩与沉重。小说特别注重英雄平凡化,汉家女,作为一个战地护士长,既普通而又平凡,只是疗理伤员,甚至连她牺牲于车祸都没有记功。然而,作者在平凡中捕捉到了她崇高而又悲壮的不平凡行为,为我们塑造出一位独特的平凡英雄。把军人豪迈,刚毅,无谓无惧,敢于献身的英雄气息与自身蕴含的丰富人性人情融为一体,使英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亲切,血肉丰满。
作者简介
周大新,笔名普度,男,1952年生,汉族,河南邓州人。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少将军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全军文学界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得主。 已发表长篇小说《走出盆地》、《第二十幕》(上、中、下)、《21大厦》、《战争传说》、《湖光山色》五部,中篇小说《向上的台阶》、《银饰》、《旧世纪的疯癫》等三十余部,短篇小说《汉家女》、《金色的麦田》、《登基前夜》等五十余篇,另有散文、剧本和报告文学作品共六百余万字。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冯牧文学奖等。有作品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朝文、捷克文。多部作品被改编为戏剧、电影和电视剧。
评论
小说《汉家女》从美学存在的形式看,对主人公身上语言,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的刻画都体现了农村这一特殊环境中“人性美”,纯朴与敦厚是对人物人性刨析的突出点。
1 生活美分析社会美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所体现的审美存在的总称,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及其创造的产品与结果的审美价值形式,社会美又分为生活美、人性美等形式。《汉家女》以故乡历史、现实中所发生的悲喜混杂的故事作为艺术审视的中心,并将自己对逃离土地一代人的观念、精神、情感的理性反思融入小说的情节叙述、人物塑造、象征寓意的构建之中。对传统农业社会中人的价值观念、文化心态、思维定势的整体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深化对农村变革尤其是人的精神人格重塑的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对生活在贫苦年代想脱离饥饿是人本性的目的需要,汉家女用一种特有的方式近入部队也是乡村文化的表达,这些都是对“生活美”的阐述,
2人性美分析而心灵美,在《汉家女》中尤其让汉家女诠释的淋漓尽致。汉家女憨厚的生活作风,为帮七连长的妻子冒名顶替,背了行政警告。对即将上战场大度的口语“罢了,该咱轮上,就去吧。这会儿要求照顾,说不出口,日后脸也没地方搁……”在战场后方医院对伤员的同情愤慨的骂敌人,以及更为突出汉家女淳朴个性的,对着录音机向亲人说的那番话:“星儿爸,星儿,你可好?星胖了没?长高了多少?想我不想?平日闹不闹?汉语拼音学得咋样?会不会拼出爸妈的名字?夜里睡觉前没吃糖吧?牙没有再疼么?夜里撒尿知道喊爸爸拉开灯吧?……”《汉家女》成功塑造了一个农村女兵的形象,朴实中带有几分泼辣,从这个人物上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人性本能的共同特性,她的崇高表现在可以为一个战士打不平,她是一个平凡的英雄,她洗澡被七班长偷看,出于女性的尊严,她愤怒的打了七班长两耳光,然而,当她读到七班长的道歉信,特别是明白他偷看的动机,原来明天就要投身前线,“可想想自己长到十九岁,临死还没见过女的身子是啥样”后竟能以非凡的勇气,在道德层面上突破传统“贞洁观”樊篱,因为她是在为一位已经做好准备为祖国捐躯的战士做出的牺牲,其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实际上,作家是从人性角度对人物性格进行文化意义展示的,她作为农民血统的女军人,身上不乏女性的善良,温柔和同情心,但又带有小生产者的狡黠,自私,重利心,爱猜忌等不足和局限,作者从文化意义层面上挖掘汉家女复杂的人性内容,才能见到她平凡的不平凡,从而完成对英雄平凡化得展现于开挖,作者真实地刻画出军人在战时的人性追求,无以加强了英雄性格的含蕴。这些体现了美学中审美形态中崇高特征表现形式,崇高形态具有与优美完全不同的特征,变现在客体和主体,其基本形式是巨大,雄伟,威武,和激荡。
艺术审美客体的崇高,讲现实中的矛盾波折于冲突激荡表现得更集中更强烈。康德认为“对崇高的纯粹审美的判断不以关于对象的概念作为决定根据。”
参考资料
汉家女.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8 09:41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