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文庙
福建省泉州市境内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春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始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历经宋、元、明、清7次迁址,32次重建、增修、扩建。
历史沿革
永春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
历经7次迁址,32次重建、增修、扩建。初在东渡(东岳)桥西,继迁知政桥和白马山之南。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以后,固定于城内中部现址。
建筑格局
永春文庙主要建筑有大成殿、明伦堂、启圣祠、乡贤祠、名宦祠、尊经阁、敬一亭、仪门、试院等,是永春境内古建筑中工程较大、规模雄伟的群体。历经400多年风风雨雨,现存大成殿组古建筑,乃是清代乾隆年间所遗留。现在文庙,有照墙、门亭、棂星门、泮池、戟门、甬道、拜台、大成殿、启圣祠、仰高楼,均是坐北朝南同在一子午轴线上,连东西两庑在内,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照墙是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中,位于主体建筑前之屏障,以示庄严,亦叫万仞宫墙,用花岗石及大红砖构筑,高达5米。金声、玉振两门亭是宫墙左右延伸部分,亦为花岗岩条石构筑之门亭。亭前通道上,原有聚奎、毓秀二石坊,为出人文庙之牌坊,现已无存。泮池也叫墨池,为半圆形水池,中有2墩3孔石拱桥。墨池象征孔子及其弟子洗笔濯墨之处。戟门又称棘门或大成门,取古代宫门立戟之典故,为进入大成殿之大门,门有3个,门外有3对抱鼓石。甬道为南北走向之石砌大道,铺设在260平方米之天井中,直通拜台。拜台又叫月台、露台,为祭祀盛典之地,拜台正中有龙壁雕石一通,盘龙为阶,造型精巧。大成殿又名圣殿,为安放孔子及其塑像或神位之处,也是自古以来为童子讲学之所。屋顶双梁,凤在上,龙在下,为古今建筑所罕见。廊口4根盘龙石柱。殿后左侧有启圣祠一座,天井后有两层木构仰高楼。
文物遗存
永春文庙庙前原有两方下马碑,现仅存其中一方,上刻“奉旨大小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是对孔夫子至高无上的尊崇。德、道两腋门,在棂星门之东西二门上分别刻有“德侔天地”与“道观古今”。庙内现存历代修建碑记石刻7方。“万世师表”“生民未有”两块题匾,分别为康熙、雍正御笔亲书。
主要展览
永春文庙北部永春史话陈列馆,于2008年初竣工。它对进一步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古建筑断代、科考制度有重要的作用。
永春文庙北部的仰高楼被设置为永春史话陈列馆,陈列馆分为“桃源沧桑”“海丝扬帆”“海天侨光”“渡台血缘”“人文焕彩”“革命烽火”“风物特产”“古邑新貌”几方面,展出千年古邑永春的风土秀美、物产丰饶,历史上农工发展、经济繁荣、商贸海外、崇文重教、文化吕盛、人才辈出以及水春为新中国诞生谱写出的可歌可泣的英雄算章,还有为民族振兴,中华文明的传播而做出卓越贡献的爱国华侨,他们的感人事迹彪炳史册。永春史话陈列馆展示的正是这座山城几千年来的荣光。是桃源子民引以为做的记忆。行走在永春历史文化的长河中。
保护措施
2005年,永春文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永春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
永春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
交通
自驾前往永春文庙:从永春县人民政府出发,大约150米,约需1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4 19: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