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定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
三原县陵前镇侯家堡村,是唐朝太祖
李虎的陵寝。
历史沿革
唐
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618年7月19日),
李渊追封祖父李虎为皇帝,谥号“”景皇帝,庙号“太祖”,迁葬地曰永康陵。
永康陵石刻雕造于初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是唐代帝王陵墓石刻中雕造较早的一组。
遗址特点
综述
永康陵内除陵冢封土及部分石刻残存外,原地面建筑、墙垣四至、阙楼等建筑无存,封土堆周围已被群众开垦为平坦的耕地。
永康陵的形制
永康陵的形制是积土为陵,是仿秦汉以来陵寝制度而建的,因二次迁葬,属先世追封,规模大小有限,与实际帝王之陵墓不同,但陵园规模、石刻品位和数量较可观,陵前神道两侧之石刻较有特点。永康陵陵冢封土近似为圆锥形,周长约122米,残高约8米。封土堆周围及其附近遍植松柏等树种。封土南为240余米的神道,其两侧设置石像生两列,南北长约205米,东西宽约30米。
文物遗存
综述
永康陵遗存神道石刻,由南往北依次为华表1对,天禄1对,石人1对,石狮1对。
华表
华表1对,位于神道最南端,东西对称。存东侧华表倒仆于地,石座、柱身、柱头皆已分离。石座呈方形,长、宽均1.10米,高0.50米,石座上面雕二层圆形基台,以弧棱过渡,石座下原有础石已失。柱身呈八棱形,残高2.80米。西侧华表仅存石座和柱身。石座长、宽均1.30米,高0.50米。石座顶面圆雕二层圆形基座已残损,仅留中间榫槽。柱身呈八棱形,残高2.20米,中部棱面均宽0.25米。柱身篆刻“唐永康之陵”五字。
天禄
天禄1对,位于华表之北约29米处,东西相对,大小形状相同。东侧独角兽已倾倒,四肢残失,仅存兽身和头部完好,原石座缺失。西侧独角兽置于长2.80米、宽1.20米、高0.50米的石座上,兽身长2.60米,胸宽0.70米,高约2.0米,左后腿及尾残;头顶独角已残。两胁有翼,腹下雕饰卷云山峦。四肢、腹部云山和基座连为一体。石座下之础石埋入土中。
石马
石马2对,仅存东侧两马,西侧缺失。东侧第一马位于独角兽之北约28米处。石马头、尾、四肢均残,马身长1.90米,高1.20米,胸宽0.70米,鞍鞯、鞍袱、马镫配饰完备。石座无存,础石长2.20米,宽1.40米,高0.60米。第二马位于第一马之北28米处。石马头、腿残,马身完好,长1.85米,高1.15米,胸宽0.65米,鞍鞯、鞍袱、鞅鞦完好。石座长2.0米,宽1.15米,高0.30米,础石无存。
石人
石人(翁仲)1对,位于第2对石马之北约60米处。石人与石座为一块整石雕成。东侧石人高2.23米,肩宽0.70米。头戴高冠,身着宽袖长袍,足蹬圆头履,双手拄剑,面部表情威严肃穆,为武官形象。脚下石座长0.87米,宽0.47米,厚0.20米。石座与础石以榫卯接合,相当稳固。础石长1.02米,宽0.54米,裸露地面高0.21米,东侧石人已于1960年搬迁至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室展出。西侧石人仅残存腰部以下,亦为拄剑武官形象。
石蹲狮
石蹲狮1对,位于石人之北约60米处。东侧石狮已残损,仅留狮身残石一块。西侧石狮高2.05米,蹲踞于石板上,石狮巨头阔口,突目露齿,硬额浓眉,鬣毛鳞披,仰视前方,前肢挺拔,后肢曲蹲,胸肌丰隆。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唐太祖李虎(506~577年),字威猛(《新唐书·宗室世系上》记为文彬),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后,西魏太尉李天赐之子,唐高祖李渊之祖父。据《周书》(卷16)《北史·序传》(卷100)《旧唐书·高祖本纪》(卷1)和《新唐书·宗室世系上》(卷70上)载,李虎之父李天赐曾任北周的陇东(约今陕西陇县东南)太守。李虎仕西魏,曾任秦州清水(今甘肃清水)郡太守,后历官太尉、大都督、尚书左仆射、陇右行台、少师,封陇西郡开国公。因与宇文泰(周文帝)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8人佐周伐魏有功,皆赐为“柱国大将军”,时称“八柱国家”。其间赐姓大野氏。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十月,李虎卒,享年72岁,葬于清水本郡。周受禅,追封为唐国公,谥曰襄。杨坚(隋文帝)作相时,还复本姓。李渊建唐后,于武德元年六月二十二日(618年7月19日)追尊为景皇帝,庙号太祖,其迁葬地曰永康陵。
研究价值
永康陵为研究汉唐帝陵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永康陵的石刻处于过渡阶段,其对研究中国古代陵墓石刻的发展历史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永康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永康陵,路程约21.8千米,用时约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