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荔波县永康乡,土地总面积10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24%。管辖尧兰村、尧古村、溪竹村、母早村、德门村,太吉村、吉洞村、董亥村、白岩村、甲棒村共10个行政村,42个村民组。全乡村村通电。村村通公路,其中县级公路贯穿全乡4个行政村。全乡人口构成中,水族占72.36%,布依族占2.36%。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并产玉米、大豆等;
经济作物则以油菜、辣椒为大宗,并产棉花等;部分草坡盛产草药,如白极、水草、黄草、金丝草等。
小学9所,其中教学点4个。自1991年恢复“卯坡”活动以来,坚持每年举行1次“卯坡”活动,乡政府拨出部分资金购买手巾,奖励“卯坡”对歌歌手,同时在“卯节”天,乡政府还举办篮球、象棋等文稿娱活动。
1998—2000年,是国家“九五”计划实施的关键时期,乡第七届、八届党委和第十三届、十四届人民政府结合乡情实际,国绕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的《荔波县跨世纪发展思路》开展工作。从本乡农村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贫困面相当大,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80%的农田靠天吃饭,一遇天灾就会返贫,大部分农民素质较低,从解决温饱的根基不牢这一实际出发,把扶贫攻坚工作列为农村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贫困群众的吃、穿、住等温饱问题和解决贫困群众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以巩固脱贫成果。
为了加快全乡的脱贫步伐,州委、州政府也在1998—2000年这三年,连续安排党建扶贫工作组到永康进行农村党建扶贫帮助工作。还先后安排了15.5万元党建扶贫资金(1998年3万元,1999年6万元,2000年6.5万元),投入到永康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县有关部门也先后对我乡投入项目资金贷款和农村小额信用扶贫贷款200万元(其中:1998年魔芋项目贷款50万元,1999年农村小额信用扶贫贷款90万元,2000年农村
小额信用贷款60万元)。给全乡的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全乡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效地加快了全乡的面上脱贫步伐。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全乡有了以下变化:一是全乡两个文明建设和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普遍得到加强;二是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提高和改善;三是农村劳动者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四是涌现了一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典型榜样。截至200年,全乡三年又有558户、2418人,实现了脱贫。使贫困人口总数从1998初的4570多人降到2000年的21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