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规模最大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古民居群,屹立在中山大大小小的街道,他们或者历经沧桑,或者正熠熠生辉。根据《中山市优秀近现代建筑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共有507座建筑和23处建筑群被登记入近现代优秀建筑名录,其中特色民居和民居群为最多,239处。中山现保留的古民居建筑群多为清末民初所建,这些民居建筑群多分布在城区和接近城区,其中以市区永安里4幢8户民居保存得最为完好,且以中西结合的建筑手法而闻名。
中山民居样式十分丰富,主要留存有清代时纯中式建筑和民国时期中西结合风格。清末的建筑,除了沿袭明代的建筑风格之外,连建房技艺都是采用古人的“版筑”技术。那时房子多为砖木结构,房屋上还多在屋脊和飞檐上装饰坭塑、陶瓷人物或动物、灰雕等,在窗门上带有很多象征吉祥的文画装饰。而民国初期的房子逐渐引入中西结合的建筑模式,城区永安里民居群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其特色为成群八间,独院式,高围墙,中式为主,但其中不乏
巴洛克式建造艺术的影子。有学者认为,这与中山近代时期毗邻港澳,对外接触比较多,视野比较开阔等有很大的关系。
曾几何时,中山豪商巨贾富甲一方,雄视海内外;从古至今,香山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争艳岭南。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承载物之一的民居群,质朴无华、古色古香、中西合璧,正越来越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日前刚刚出炉的《中山市中心城区旧城风貌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把城区划分为8大旧城风貌保护区,其中的博物馆群风貌区就包括了民族路、民生路、水官街一带的特色民居建筑群。这些隐藏在城市商业发展中的星星,历经了近百年的风吹日晒,还闪耀着怎样的光辉?
初夏,大雨刚洗礼后的早上,天空还打不起精神。10点,从民族路88号的街道拐到背后,就是治安街。这里的老人说,这一片的名字都有历史由来。治安街就是因为以前这里有警察局才得名。
在这里,一条崎岖的石板路,一座座青砖筑起的房屋,静静的就是一段历史,和刚才的民族路商业景象有天壤之别。据老中山人说,治安街、弓箭巷一带保存有大片的独院式华侨大宅。向前走不到100米,其中最有名的、保存最完整的永安里矗立在眼前。独户式的屋子排列、凸阳台、青砖、巴洛克式外观,保留着当时的记忆。四幢八户民初别墅分两排矗立,房子的周围有一圈围墙,牌坊上大书“永安里”三字,可以想见当年的繁华。透过门缝张望发现内大厅设有神龛、屏风,典型的外西内中的华侨楼构造。据中山规划局测量,这里面积有1300平方米。永安里8号的居民似乎已经习惯了不时的探访者。他告诉记者,这里很多旧屋都很漂亮,但由于长期缺乏修缮,有的差不多成危房了。
关于永安里的建筑时间、房子主人等问题,有多种说法。正在规划这一片区的保护工作的中山市规划局也只有关于永安里建于民国初年的粗略数据,而关于这段历史,外来的租户,默默摇头;在这里长大的年轻人也没有更多的回忆。
住这附近的郑伯说,这可以算是由永安公司建的中山第一批商品房了,上世纪初,中山人
郭乐在外面开办永安公司后,名噪一时,很多同乡去投奔他,这些人后来寄钱回来盖房子,大家把屋子的样式都统一化,并冠以“永安”的名字;住在永安里斜对面已有六十多年的杨老伯认为,这些老屋大都由姓l缪的族人兴建的,族人大多已移居海外、香港、澳门等地。香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汉超认为,这是永安公司的员工宿舍。这些说法已很难有历史可究,近百年的永安里,用它沧桑的身姿默默地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
杭州永安里位于永丰巷内。由南至北并列,分别为永安里一弄、二弄和三弄。为石库门建筑,墙门上方标明建筑年代,具有典型的西式墙门的特点。弄内住户分列两侧,中间空地既是门内走道,也是公共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