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
词语解释
水龙,古指战船。 见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陵》诗:“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
基本解释
(1) [hose]∶一端有金属喷头,一端与水源相接的救火水管。一般用数条长的帆布输水管接成。
(2) [creeping water primrose]∶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Jussiaea repens ),叶子互生,长椭圆形,有叶柄,花黄色。生在沼泽等浅水中。
引证解释
1.古指战船。
北周庾信《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水龙竞双刀之势,步骑陈四分之威。”《事物异名录·舟车·战船》引《词林海错》:“隋文帝诏曰:‘陈国未尽藩节,诚须责罪兴师,若命水龙,终当战屈。’水龙,谓战船也。”
2.救火用的引水工具。也称救火机。
胡思敬《政变日记》:“编修徐琪,奏保 粤 人 铎金区 通晓电学,能以电光鼓动机轮,作为电灯、水龙、水车诸器。”杨朔《鸭绿江南北》:“有的工友简直变成火人,棉衣服烧得唿唿的,幸亏拿水龙把火浇熄。”
3.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长椭圆形,有叶柄,花黄色。生在沼泽等浅水之中。
4.浙江柳市称龙舟为水龙,意即在水里划的龙,在岸上划的叫龙船
柳州水龙
浙江柳市地区称龙舟为水龙,水龙长十八米,用杉木制成。水龙由四十二人组成,划手三十六人(包括开头节和夹梢),站立六人,分别为龙头、龙月、敲鼓、打锣、打旗、参节各一人。
水龙于国历四月开始上水,于四月廿八开始汇集于各湖比赛,至五月初六拆湖结束。
共有:湖头湖、湖横湖、吕岙湖、蟾河堡湖、屏山头湖、长山湖、陈宕湖、白象湖、七里湖、白石湖、沙岙湖计十一湖。
柳市传统的水龙呈弯月形,两头很翘,看上去极其美观。柳市地区的水龙自2006年开禁以来,逐步放弃了传统的水龙形状,改用瓯江南岸的温州龙舟。温州的龙舟和柳市的水龙相比,没有柳市的水龙那么翘,但是在划行时速度要快的多,故被现今注重速度的人逐渐采用。
施秉水龙
“水龙”,又名青龙,是施秉县城关镇(旧时称偏桥镇)历史上曾盛行的民间祭祀求雨活动,最早产生于城内的沙河街,后流传于城内各街道。每年栽秧完毕,五黄六月,久旱无雨,居住在城内各街道上的老百姓,都要举行盛大的玩“水龙祭祀求雨文体活动,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从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玩龙最早产生汉代。(未找到相关说明)而施秉玩“水龙”的历史便无法考证了。据当地老百姓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久旱无雨,太阳像火一样晒得百花凋谢,五谷不长。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老天爷根本没下一滴雨,人间越干越厉害,没有办法的人们只好听天由命了。一天晚上,一位神仙托梦给一位叫宝公的老人说:“龙、人和狗是亲兄弟,人是老大,龙是老二,狗是老三。兄弟仨长大后,龙分得的家产极少,他想不通而负气出走,不想回家。后来,成为了掌握了管风雨的神,只要一想到分家的事就很生气,于是故意不下雨,让天干使人间得不到好收成。你们如果想得雨,就扎一条水龙,抬上狗,敲锣打鼓上街舞一趟,还要边舞边泼水,一直把龙舞到河边,让龙知道欠们心里还有这个兄弟,这样就会下雨了。”宝公喜获此言,第二天立即去和寨老们商量,大家都很赞成扎一条水龙来试玩一下。于是,宝公和寨老便组织各条街道的群众编扎水龙,热热闹闹地舞上街,一直舞到河边才回家。果然,龙见到人舞着龙,抬着狗来到河边,想三兄弟又象当初团聚在一起,念及弟兄之情,就呼风唤雨,降下甘露,从此,就择日玩“水龙”。
施秉玩“水龙”制作方法很简单,以杨山竹为原料,青篾编制成龙的筋骨,用生鲜的杨柳树条叶,将龙头、龙身、龙尾编扎好,编扎方法与元宵节所扎的草把龙相似。龙身长约8至13米,一般分为5节、7节、9节等,每节装有1至1.3米的木柄,以便舞者使用,舞龙人员为单位(以童男为主),解放后,人们的意识发生了改变,现以中、青年为主。
出龙前,由本寨一位敲锣的中年男性,在头一天的早上沿街串巷的敲锣喊:“各家各户水缸挑满水,明天青龙到来时,好用清水泼龙。”第二天清晨8点出龙,首先请本地有名望的巫师进行开光仪式,向天神、地神、龙王祭祀完毕,玩龙的队伍便可随着锣、鼓声出发了。边走边玩(俗称“过街龙”)。水龙在街头边舞边走,街道两旁的人家用瓢、木盆盛满水泼向龙身,以龙头为重点泼水对象,然后泼向龙身、龙尾,水龙则在“大雨”中盘绕腾挪,上下翻飞,水泼得越猛,水龙舞得越矫健。开始是人泼龙,到了后来,就成了人泼人,大家泼。其景其情,非常热闹。舞龙结束后将水龙抬到氵舞阳河畔,烧香焚纸,就地焚烧。群众都说泼水龙的水是“吉祥水”,水泼得越多,则表示吉祥如意,兴旺发达,当年就一定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如果谁要有幸被泼上吉祥水,就会事业发达,财运兴隆,万事如意。
参考资料
资料.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5 23:49
目录
概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