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Ludwigia adscendens (L.) Hara)是柳叶菜科丁香蓼属的多年生浮水或上升草本植物。茎节上常簇生圆柱状白色海绵状贮气的根状浮器,具多数须状根,常生于旱生环境的枝上则常被柔毛但很少开花;花单生上部叶腋,小苞片生于花柄上,花瓣乳白色,基部淡黄色,花丝对花瓣的较短,对萼的较长,花药具单体花粉,近花瓣处有蜜腺,花柱呈白色;花期5-8月。
形态特征
柳叶菜科丁香蓼属的多年生浮水或上升草本植物。通常匍匐于水田中或浮出水面,全株无毛。茎圆柱形,基部匍匐状,由节部生出多数须根,上升茎高约30cm。叶互生,长圆柱状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长3~7cm,宽1-2cm,全缘,先端钝形或稍尖,羽状脉明显,基部狭窄成柄,两侧具有小而似托叶的腺体。
浮水茎节上常簇生圆柱状或纺锤状白色海绵状贮气的根状浮器,具多数须状根;浮水茎长可达3米,直立茎高达60厘米,无毛;生于旱生环境的枝上则常被柔毛但很少开花。叶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6.5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常钝圆,有时近锐尖,基部狭楔形,侧脉6-12对;叶柄长3-15毫米;托叶卵形至心形,长1.5-2毫米,宽1.2-1.8毫米。花单生于上部叶腋;小苞片生于花柄上部,鳞片状长2-3毫米,宽1-2毫米;萼片5,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长6-12毫米,宽1.8-2.5毫米,先端渐狭,被短柔毛;花瓣乳白色,基部淡黄色,倒卵形,长8-14毫米,宽5-9毫米,先端圆形;雄蕊10,花丝白色,对花瓣的较短,长2-4毫米,对萼生的较长;花药卵状长圆形,长1.5-2毫米,花粉粒以单体授粉;花盘隆起,近花瓣处有蜜腺;花柱白色,长4-6毫米,下部被毛;柱头近球状,5裂,淡绿色,径1.5-2毫米,上部接受花粉;子房被毛,花梗长2.5-6.5厘米。蒴果淡褐色,圆柱状,具10条纵棱,长2-3厘米,径3-4毫米,果皮薄,不规则开裂;果梗长2.5-7厘米,被长柔毛或变无毛。种子在每室单列纵向排列,淡褐色,牢固地嵌入木质硬内果皮内,椭圆状,长1-1.3毫米。花期5-8月,果期8-11月。染色体数2n=4x=32。
产地分布
水龙本属82种,中国有9种,其中1种特有。分布于长江以南,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南部等省地,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北部等国家亦有分布,常生长于水田、浅水塘及海拔100米-600米地区。
生长习性
水龙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和干旱。生长适温18~22℃,冬季能耐0℃低温。以肥沃、湿润的黏质壤土为宜。
繁殖方法
水龙繁殖方式一般以根茎和种子繁殖为主。在3~4月进行播种繁殖,控制温度在20~25℃,待苗出齐,再进行移植。也可以
分株繁殖,繁殖的时间为春、夏两季。
栽培技术
防除应采取农艺措施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法。
农艺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沟畅、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产环境;二是结合种子处理清除杂草的种子,并结合耕翻、整地,消灭土表的杂草种子;三是实行定期的水旱轮作,减少杂草的发生;四是提高播种的质量,一播全苗,以苗压草。
化学除草,多数地方采用一次性封杀,就是在播种(催芽)后1-3天内,亩用40%“直播青”
可湿性粉剂6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田板保持湿润。3天后恢复正常灌水和田间管理。通过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杂草,可采取针对法进行补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杂草3-5叶期,可用10%千金乳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针对法进行茎叶喷雾。用药前一天田间必须放干水,药后2天再恢复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
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在播后30天左右,亩用10%水星可湿性粉剂20克加20%
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兑水30公斤针对法喷雾。水浆管理同上。
如田间各种杂草共生,可用48%苯达松水剂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50毫升混用,采用针对法喷雾。
主要品种
水龙有三种,外型十分近似。
白花水龙:全株几近光滑,开白花;
水龙:全株光滑,开黄花;
毛水龙:植株先端密生白毛,开淡黄花。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水龙在园林造景中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可种植于水体的边缘、中央。在水体边缘或岸边湿地配置,群体向水体中央延伸。在水体中央种植,群体从圆心向四周扩散,为了限定造景区域,有必要设置框定结构。盆栽可形成悬垂状,观赏效果好。
药用价值
据《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水龙:“全草入药,味苦、微甘,性寒”,归肝、心、膀胱经,具有清热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于
感冒发烧、麻疹不透、肠炎、痢疾、
小便不利,外治疮痈、腮腺炎、
带状疱疹、黄水疮、湿疹、皮炎、伤有良效,亦可外敷犬咬伤,也可治蛇咬伤。还可除湿止痒,外洗皮肤湿毒,捣成汁液饮用后可治疗小便淋沥刺痛。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有干粉调敷。
饲养价值
水龙可作猪饲料。
参考文献
Ludwigia adscendens (L.) Hara in J. Jap. Bot. 28: 290. 1953; Raven in Reinwardtia 6: 387. 1963; 云南植物志6: 187. 1986; 浙江植物志4: 314, 图4-398. 1993, p. p. ——Jussiaea repens L. , Sp. Pl. 1: 388. 1753, non L. repens Forster 1771; C. B. Clarke in Hook. f. , Fl. Brit. Ind. 2: 587. 1879; Forbes & Hemslsy, China Fl. 1: 309. 1887; Matsunura & Hayata, Enum, Pl. Form. 153. 1906; Gagnep. , Fl. Gen. Indo-Chine 2: 987. 1925; Merr. in Lingnan Sci. Journ. 5: 139. 1927; Hand.-Mazz. , Symb. Sin. 7 (2): 600. 1933; 海南植物志1: 430. 1965;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1017, 图3764. 1972; 福建植物志4: 141, 图120. 1989, p. p.——J. adscendens L. Mantissa 1: 69. 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