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鳖蕨(Asplenium delavayi Copel.)是
铁角蕨科、
水鳖蕨属小型,土生
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15厘米。根状茎短小,直立,被
鳞片;鳞片披针形,黑色,有粗筛孔,边缘具疏齿。单叶,簇生;叶柄栗黑色,有光泽,光滑,上面有纵沟;
叶片圆形,状如水鳖,大小变异较大,基部深心脏形,边缘全缘或略呈浅波状,叶脉通常上面不见,扇形,无主脉,自基部辐射,叶草质或厚纸质,无毛。孢子囊群线形,囊群盖线形,浅棕色,膜质,相对开,宿存。
形态特性
小型,土生,植株高达15厘米。
根状茎短小,直立,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黑色,有粗筛孔,边缘具疏齿,膜质。单叶,簇生;叶柄长3-10厘米,栗黑色,有光泽,光滑,上面有纵沟;叶片圆形,状如水鳖,大小变异较大,通常直径3-6厘米,基部深心脏形,凹缺处阔或狭窄,边缘全缘或略呈浅波状,略具粗短的节状缘毛。
叶脉通常上面不见,扇形,无主脉,自基部辐射,多回二叉分枝,小脉顶端分离或偶有联结成少数狭长网眼。叶草质或厚纸质,干后棕绿色或棕色,无毛。
孢子囊群线形,着生于第二回或第三回分叉小脉相对的两侧,成熟时汇合;囊群盖线形,浅棕色,膜质,相对开,宿存。
生长环境
水鳖蕨生长在海拔600-1750米的林下阴湿岩石上或岩洞脚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四川(盐边、泸定、冕宁、木里、绵阳、金阳、宁南、荥经、平武、青川、北川)、贵州南部(兴义)、云南(蒙自、凤庆、漾濞、鹤庆、景东、景洪、凤仪、双柏)及广西(隆林)。缅甸北部、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培养条件:
⑴诱导绿色小球的
培养基:1/2MS+6-BA0.5-5.0+NAA0.1-1.0;
⑵诱导丛生苗的培养基:1/2MS+NAA0.1-1.0;
⑶生根培养基:1/2MS。
上述培养基均加琼脂0.8%,⑴加蔗糖3%,⑵和⑶加蔗糖2%,pH为5.8,培养温度为22-26℃,
光照强度为1000-1500勒克斯,光照时间每天12小时。
无菌材料的获得:切取5-6月新长出的水鳖蕨的幼嫩叶片(以长3-4厘米为佳),先用洗衣粉水洗去幼嫩叶片表面的小鳞片和杂物,再用自来水冲洗20分钟,在无菌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0.1%的升汞溶液灭菌6分钟,无菌水冲洗6-7次,无菌吸水纸吸去表面的水份,切成0.5毫米长的小块备用。
诱导绿色小球:把无菌材料的获得的小块作为外殖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⑴培养基上,10天后切口处和叶脉上开始膨大,25天后开始转绿,35天后产生一些绿色球状小体,即绿色小球(诱导率30%左右),表面还有少量的淡棕色绒毛,这些绿色小球转接于新的⑴培养基(此时蔗糖改为质量分数为2%)上作增殖培养,又可获得大量的绿色小球。
丛生苗的诱导:将绿色小球接种在⑵培养基上,20-30天后,长出小叶,长势旺盛,颜色翠绿,40天后形成大量丛生苗,并有少量根长出0.8厘米以下的丛生苗可继续作继代培养,0.8厘米以上的丛生苗则转至生根培养基中培养。
生根苗的诱导:待丛生苗长到0.8厘米以上时,分成小丛接种于生根培养基⑶上,15天以后开始长根,形成根系的同时叶片也在迅速生长,30天后就可以形成很好的根系,根系上有淡棕色的绒毛,生根率可达100%,35天后即可炼苗。
炼苗和移栽:将生根苗从培养基中取出,洗去根部的培养基,移植于人工基质(泥炭1份,珍珠岩1份,腐殖土1份)中,浇透水,置于空气湿润的塑料小棚内,并适时喷水,成活率可达80%以上,40-50天后,丛生苗长至3-5厘米时,就可移栽于口径为10.5厘米的小盆内,此时若能定时喷施叶面肥和适时喷水,小苗生长迅速,2个月后即可供观赏。
主要价值
水鳖蕨其叶片圆形或团扇形,状如水鳖,是一种适合于作假山及盆景装饰的小形观赏蕨类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