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秧栽培技术(rice shoot culture)是60年代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栽技术。它是采用钵体育苗盘或纸筒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相互易于分散的水稻秧苗,或采用常规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后手工掰块分秧,然后将秧苗连同营养土一起均匀撒抛在空中,使其根部随重力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栽培法。它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拔秧、插秧传统习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子和秧田、操作简单、高产、稳产、高效的优点,是
水稻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
研究过程
中国在60年代就开展了常规稻小苗人工掰块抛秧试验,70年代至80年代的初期,在引进
日本抛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抛秧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迫切需要省工、省力、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于生产。通过农业科研和推广单位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这项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并应用于生产。
技术推广
1993年10月,国家科委将“抛秧稻增产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促进了抛秧稻的迅速发展,示范面积和应用范围逐年扩大、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并由开始的北方的一季稻逐步发展到南方稻区一季稻、双季早、晚稻以及再生稻等,单产也已达到每公顷9000千克以上。
优越性
(1) 节省劳力,减轻劳动强度 抛秧稻采用软盘育苗,整地方便,抛秧容易,与常规栽插方式相比,一般抛秧稻每公顷可省工22.5~37.5个,工效提高5~8倍,提早插秧季节。一般软盘旱育抛栽每个劳力1天可抛栽0.4~0.47公顷,缩短了栽秧时间,抢住了插秧季节。
(2) 有利于稳产、高产 抛秧栽培水稻可缩短返青期,促早生快发,尤其是
低位分蘖增多,提早成熟,有利于高产、稳产。据
湖南湘乡市农技中心测产,早稻抛植栽培每公顷产量7605千克,比手工插植增加稻谷301.5千克,晚稻抛植每公顷产量7980千克,比手工插植增加稻谷495千克。
(3) 省种、省专用种田,且有利于集约化育秧。抛秧栽培的秧田与本田比一般为1∶30~50,且秧苗成秧率高,每公顷晚稻大田可省杂交稻种7.5~11.25千克,晚稻省杂交稻种7.5千克,早、晚稻各省90%的秧田。
(4) 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据湖南
湘乡农技中心91~93年双季稻试验,每公顷大田省地膜、拱架等成本150元,省早晚稻种子60元、育秧肥料45元,扣除
育秧盘折旧费105元、双季稻可省成本150元,加上增产的效益、节省秧田的费用810元。推广一公顷双季稻抛植栽培可净增值960元左右。
生育特点
抛秧栽培无需手工一蔸一蔸地插秧,而是经历一种由抛到落的过程,抛栽小苗带土、秧根入土浅,田间无行株距规格,抛后秧苗姿态不一,有直立,有平躺。因此与移栽稻相比,秧苗的生理特点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在:
(1) 秧苗活蔸快,没有明显的返青期。据观察,一般中小苗抛栽,抛后1天露白根,2天基本扎根,3
天长新叶;
(2) 分蘖发生早、节位低、数量多,但成穗率稍低。水稻抛植栽培,茎节入泥浅,分蘖节位低,分蘖数增加,最高茎蘖数明显高于手插秧。据对杂交晚稻
汕优64测定,抛植比插植分蘖节位低2-3个,最高茎蘖数比手插增加30%左右。
(3) 根系发达。抛栽的秧苗伤根少,植伤轻,入土浅,发根比手插秧早。抛后由于新叶不断发生,分蘖增多,具有发根能力的茎节数迅速增多,发根力增加,根量迅速扩大,且横向分布均匀。据观察,杂交晚稻威优64抛后3天,抛植比手植的单株白根多5.2条,分蘖盛期总根多31.6%,白根数多27.3%。
(4) 叶面积大,水稻抛栽后,前期出叶速度快,总叶片数多,后期绿叶数多。此外,叶片
张角大,株型较松散,田间通风透光性好。抛秧稻各生育期
叶面积指数均较大,据
江苏淮阴测定,抛植汕优63最大叶面积指数比手插稻高12.45%,成熟时生物产量高10.89%。
(5) 单位面积穗数多,穗型偏小,穗型不够整齐。据测定,抛植汕优63下层穗占14.1%~19.8%,较手插多2.7%~5.9%,穗数比手插高14.6%。每穗实粒数107.5粒,比手插少5.1粒,结实率与空秕率与手插相当。抛秧稻产量比手插稻高10.3%。
技术要点
育秧技术
1、育秧准备。秧地宜选用避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秧床宽1.3m左右,以竖放2盘或横放4盘为宜,沟宽40-50厘米。每盘准备营养土1.5公斤左右,营养土选择粘度适中,无草籽的沟土,河塘泥或菜园土加入化学肥或腐熟猪牛粪,充分翻拌均匀。
2、种子处理。种子需经过晒种、消毒、催芽等处理。每亩大田常规稻用种量5-6公斤,杂交稻1-1.5公斤。
3、铺排秧盘,把秧盘整齐地排在做好的秧畦上,秧盘铺好后用木板轻压,使秧盘的秧孔突起部分约1/4陷入泥土。
4、盘内装泥。把调好的营养土装入秧盘内,然后用竹扫把泥浆扫平扫净,使秧盘面基本不留泥土。
5、均匀匀播种。待泥浆沉实到
孔深2/3时可播种,播种时要均匀一致,每个秧孔常规稻有5-6粒种子,杂交水稻2-3粒。播后用竹扫帚蘸薄泥浆轻轻塌谷,并扫净盘面泥土。
6、覆盖地膜(遮阳网)。早造气温低时,可采用地膜拱盖为好,秧苗三叶时揭膜。晚造日晒强烈,可采用遮阳网覆盖,出苗后及时揭去。
7、秧苗管理。(1)育秧全过程以半旱式为主。出苗前不必灌水,二叶期保留沟水,
三叶期保持畦面湿润,起秧前3-5天停止灌水,让其自然落干。(2)追肥。1叶1心期施断氮肥,起秧前5-7天施送嫁肥。(3)防治病害。1叶1心期和2叶心期用2.5克/米敌克松粉剂兑水配成800-1000倍液各喷施1次,可预防立枯病和青枯病。
大田栽培
1、整地。整地要做到地平、泥烂,表层有泥浆,无杂草、杂物。土质粘的田块在抛栽前1-2天整好地。沙质田随整随抛。
2、适龄抛栽。抛栽叶龄3叶左右为好。早造秧龄15天左右,晚造12-14天,抛秧先抛70%,再补30%,按2-3米留出一条工作道。抛栽时人应退着走抛,并垂直向上高抛,抛高2.5-3米,使秧苗直入泥浆。
4、水分管理。抛栽时宜为薄皮水,抛后2-3天不进水。在有效分蘖终止期前3-5天,茎蘖数苗到达20万左右晒田。中后期干干湿湿。
5、病虫草防治。配套使用
化学除草剂除草,并根据病虫预报及时防治
病虫害。
旱育抛秧
1、苗床准备:选择土壤肥肥沃,疏松透气的菜园地或旱地壤土,每亩大田备苗床12―14m2。
2、苗床制作:苗床可制成坑式或平板式,按2m开厢整地,厢面净宽1.4―1.5m,厢深(高)0.3m,厢面宽1.4―1.5m。将堆沤的有机肥80公斤与过钙5―6公斤、草木灰10公斤混匀后施入厢面,同时施入少量腐熟猪粪水,浅翻欠细整平厢面。
3、浇足底水:采用分次浇水的方法浇足浇透苗床底水,使土层内含水量达到充分饱和,以能起“浆”为度。
4、浸种包衣:移栽大田亩备种1公斤,选择“旱育保姆”高吸水种衣剂旱育抛秧型(又名“
无盘抛秧剂”)包衣,每袋(350克)拌种剂拌1―1.2公斤种子。采取“现包即播”的方法,包衣前先将稻种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钟,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将种衣剂倒入圆底容器中,然后将浸湿的稻种慢慢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边加种边搅拌,直到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
5、均匀播种覆膜:采用精量定距播种器将包好的种子均匀播于秧床上,播种后撒上薄层细土盖严种子,起拱盖膜育秧。
6、苗期管理:注意保温保湿,齐苗后揭开膜并一次性补足水分。二叶一心期前后追施断奶肥,移栽前三天追施“送嫁肥”。抛秧前1―2天,用20%三环唑750倍液喷苗,预防稻瘟病。抛秧前一天的下午要浇一次透水,保证拔秧时秧苗根部带有“吸湿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