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是由
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水疱性口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得传染性疾病,主要
表现在
口腔黏膜、间或在蹄冠部和趾间皮肤上发生水疱,出现泡沫一样的东西。患病动物主要是这种病的传染源。患病动物初期表现为动物体温升高,随后在口腔和蹄部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伤口不容易愈合。本病属于传染病,发生疫情时要立即上报,并封锁疫区。隔离患病动物
除猪以外,牛、马和其它一些动物及人均能感染,绵羊、山羊、犬、兔一般不易得病,
豚鼠、田鼠、小白鼠、
大白鼠、鸡易于发病。病初体温升高,
食欲减退,口腔粘膜和蹄部皮肤长出
水疱,出现磨牙、流口水等症状。水疱约在24小时破溃,形成溃疡。水疱破溃后,体温下降,食欲仍不振,但想喝水,几天后方可恢复食欲。
本病的病原是
水疱性口炎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疱性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子弹状或圆柱状,有
囊膜,含单股RNA,对脂溶剂敏感。应用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可将水疱性口炎病毒分为两个血清型,两者不能交
互免疫。病毒对环境因素不稳定。2%
氢氧化钠或1%
福尔马林能在数分钟内杀死病毒,在4~6℃温度下于含50%甘油的
磷酸盐缓冲液中(pH7.5)可活存4~6个月。
本病能侵害多种动物,牛、马、猪和猴较易感,野生动物中野羊、鹿、
野猪、浣熊及刺猬等亦可感染。绵羊、山羊、犬和兔一般不易感染。人与病畜接触也易感染本病。病畜和患病的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从病畜的水疱液和唾液排出,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还可通过双翅目的昆虫为媒介由叮咬而感染。
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季及秋初。本病虽可暴发但并不广泛流行,由于本病与
口蹄疫症状相似,因而成为一种需进行区别诊断的重要传染病。又因人偶可感染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义。
牛: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进而在舌、唇黏膜上出现米粒大的小水疱,逐渐融合成大水疱,内含透明黄色液体,经1~2d后,水疱破裂,遗留浅而边缘不齐的鲜红色烂斑,与此同时病牛大量流出清亮的黏稠唾液,呈引缕状,并发生咂唇音,采食困难,喜饮水。有时病畜在乳头及蹄部也可能发生水疱。病程为1~2周,转归良好,极少死亡。
马:症状与牛相似,但较缓和。舌及口腔黏膜发生水疱,主要见于舌背部,于1~2d内破裂,留下鲜红裸露的糜烂面,不久愈合。病马经常在食槽沿或其他物体上磨擦其唇部,表现痒感。马体的其他部分不常见有次发性病变。
猪:体温先升高,24~48h后,口腔和蹄部出现水疱,不久破裂而形成痂块,多发生于舌、唇部、鼻端及蹄冠部。病猪在口腔或蹄部病变严重时,采食受影响,但食欲未消退。有时在蹄部发生溃疡,病灶扩大,可使蹄壳脱落,露出鲜红色出血面。病期约2周,转归良好,病灶不留痕迹。
根据本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典型的水疱病变,以及流涎的特征症状,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当牛发病时,应与口蹄疫作鉴别。猪发病时,应与
猪口蹄疫、
猪水疱病及
猪水疱性疹作鉴别,必要时应进行实验室检验。
发生本病时,应及时隔离病畜及可疑病畜,严格封锁疫区,一切用具和环境必须消毒。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可用当地病畜的组织脏器和血毒制备的结晶紫甘油疫苗或鸡
胚结晶紫甘油疫苗进行
免疫接种。本病转归良好,只要加强护理即可治愈,蹄部病变可行对症治疗
处方1:清水、食醋或0.1%
明矾溶液适量,清洗口腔。2、碘甘油或冰硼散适量,口腔清洗后涂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