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水视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条件的前提下,在水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摸清水质和供需情况,合理确定水体功能,进而对水的开采、供给、使用、处理、排放等各个环节做出统筹的安排和决策,称为水环境规划。一般认为,水环境规划包括水质控制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这两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前者以实现水体功能质量要求为目标,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后者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它以满足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供水的需要为宗旨,是水环境规划的落脚点。
内容
水环境规划是指在水环境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摸清水质和供需情况,合理确定水体功能,进而对水的开采、供给、使用、处理、排放等各个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和决策。水环境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水环境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和综合分析,找出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包括水量、水质、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2、确定水环境规划目标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同时考虑客观条件,从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拟定水环境规划目标。规划目标的提出需要经过多方案比较和反复论证后才能确定。
3、选定规划方法
最优化法和模拟优选法是水环境规划中最为常用的两类规划方法,采用何种规划方法,应根据具体水环境规划的内容而定,这也是水环境规划的核心。
4、拟定规划措施
可供考虑的措施有: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大污水治理的投入,增加污水处理措施等。
5、方案比选
将各种措施综合起来,提出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在评价、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供决策选用的方案。
6、规划实施
只有规划方案最终被采纳与执行,才能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因此,水环境规划的实施也是制定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原则
水环境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中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并根据规划类型和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一些基本原则: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突出重点和分期实施的原则;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尊重自然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并重、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类型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水环境规划大体分为两类,即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水环境规划的基础,以实现水体功能要求为目标。水资源系统规划是水环境规划的归宿,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由污染物的产生、排出、输送、处理及其在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以国家的法规、标准为基本依据,以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水污染控制系统的最佳综合效益为总目标,以最佳适用防治技术为实施对策,统筹考虑污染发生-防治-排污体制-污水处理-水体质量及其与经济发展、技术改进和加强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调查、监测、评价、预测、模拟和优化决策,寻求整体最优化的近、远期污染控制规划方案。根据水污染控制系统的不同特点,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又可以分为流域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区域(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和水污染控制设施规划三个层次。
水资源系统规划
水资源系统是以水为主体,构成的一种特定的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相互作用的若干水资源工程单元和管理技术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水资源系统规划是指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原理,在某区域内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患的防治所制定的总体措施、计划和安排。根据水资源系统规划的范同不同,水资源系统规划又可以分为流域
水资源规划、地区和专业水资源规划三个层次。
措施
水环境规划方案是由许多具体的技术措施构成的组合方案。这些技术措施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
水污染控制的方方面面,这里选择了一些常用的水环境规划措施作以介绍。
节约用水
综合防治水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各个区域要根据本地区水资源状况和
水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创建节水型社会为目标,节约用水要坚持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和管水制度到位;缺水地区要限期关停一批耗水量大的企业,严格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和农业粗放型用水,尽快形成节水型经济;加大推行各种节水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力度,制定并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强制性标准;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降低管网漏失率;发展工业用水重复和循环利用系统;开展城市废水的再生和回用;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加强管理,减少跑冒滴漏。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缓解水资源短缺、减少污水排放量的有效措施。
加强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组织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依法划定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放污水,从事旅游、游泳和其他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等。
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改善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相对于传统生产,清洁生产表现为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淘汰有害原材料,减少污染物和废物的产生与排放,减少企业在环保设施方面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表现为减低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有害影响;对服务而言,清洁生产指将污染预防结合到服务业的设计和运行中,使公众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根据某一特定区域的环境目标的要求,预先推算出达到该目标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或最小污染物削减量,然后通过优化计算将污染指标分配到各个
水污染控制单元,各单元根据内部各污染源的地理位置、技术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协调分配污染指标到排污单位。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综合考虑了环境目标、污染源特点、排污单位技术经济水平和环境承载力,对污染源从整体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削减排放量。使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总量控制具体可以分为容量总量控制、目标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三类。容量总量控制从受纳水体环境容量出发,制订排放口总量控制指标。容量总量控制以水质标准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环境目标可达性两个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目标总量控制从控制区域允许排污量控制目标出发,制订排放口总量控制指标。目标总量控制以排放限制为控制基点,从污染源可控性研究人手,进行总量负荷分配;行业总量控制从总量控制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出发,制订排放口总量控制指标。行业总量控制以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为控制基点,从最佳生产工艺和实用处理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总量控制负荷分配。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对工业企业的水污染治理,要突出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水排放,对末端排放废水要优选处理技术,保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生活污水,要提高污水的处理率和污水再生回用率;对农业面源污染,要合理规划农业用地,加强农田管理,防止水体流失,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优化水肥结构,施行节水灌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水环境容量是环境的自然规律参数与社会效益参数的多变量函数,它反映在满足特定功能条件下水环境对污染物的承受能力。水环境容量是水环境规划的主要环境约束条件,是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关键参数。水环境容量的大小与水体特征、水质目标和污染物特性有关。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
水环境质量的同时,提高水体对污染物的容纳能力,进而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减少水环境系统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提高或充分利用水环境容量的措施有人工复氧、污水调节和河流流量调控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