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浴寺石窟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浴寺石窟,又称寺后坡石窟,俗称“小响堂”,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寺后坡村西北,开凿于北齐时期,隋唐宋均有续凿。
历史沿革
北齐年间,水浴寺石窟西窟建成。
北齐武平四年(573年),北齐瘗窟开凿。
北宋端拱二年(989年)3月,水浴寺石窟东幢建成。同年10月,西幢建成。
1982年9月,邯郸市文物保管所对水浴寺石窟进行了调查。
文物特点
综述
水浴寺建于一处狭小的山凹中。东、北、西三面为低矮的石灰岩山坡,南临一条大沟。现沟内泉水早已枯竭,寺宇大部亦毁,只存一座佛殿。寺旁有两座石窟,两处摩崖造像,两座经幢。
摩崖造像
西区共有造像龛七个,由西向东编为1至7号。
1号龛:方形,抹角,高0.75米,宽0.7米。内雕一佛二弟子及二供养天人。本尊坐佛高0.45米,头部已失,后有桃形头光。内着僧祇支,外着袈裟,敷搭双肩。右手上举,已残;左手抚膝,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赤足,双足各踏一莲。弟子高0.45米,双手合十,赤足立于仰莲座上。右侧弟子头已失.供养天人刻于佛足前,两侧各一尊,均作单腿下跪,双手合十状。
2号龛:长方形,抹角,高1.15米,宽1.2米。此龛造像大部已残毁。由残痕看,原有造像十一尊,为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两力士及两供养天人。本尊头已失,衣饰与1号龛本尊同,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双足各踏一莲。供养天人居于佛足前之两侧,均残毁。其他造像仅存残痕。菩萨中文殊居佛右,普贤居佛左,位置较为特殊。
3号龛:方形,高1.05米,宽1.15米。造像已全部毁失,由残痕看,原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
4号龛:方形,高0.95米,宽1.15米。为七龛中最大的一龛。造像精美,惜大部已残毁。从残痕看,原有造像十四尊,为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一天王、两力士、两供养天人及两供养人,现存本尊结跏坐佛,头及身体的大部已残毁。佛右侧一弟子面丰圆,左手提串珠,右手扼左腕,赤足立仰莲座上。佛右侧菩萨面丰圆,花鬘冠,颈饰璎珞;上身袒,仅胸部斜披一巾,披帛分别于腹部和膝部上卷;下身着羊肠裙。另一菩萨高髻,服饰与前述大致相同。力士像仅存下半部,著围腰,赤腿赤足,筋腱发达。供养天人分居于佛座前方两侧,现仅存腿部及莲座。佛左侧造像大部毁失,其左上方为二尊供、养人像,面向坐佛顶礼膜拜。
5号龛:拱形顶,高0.75米,宽0.8米。仅凿出龛形,无造像。
6号龛:抹角长方形,高0.35米,宽0.5米。内有造像四尊,为一佛二弟子和文殊菩萨,文殊亦居佛的右侧,没有普贤。造像全部残毁,仅存轮廓。
7号龛:抹角长方形,高0.5米,宽0.6米。内刻造像二尊,为一立佛和文殊。文殊乘狮,居佛右。造像基本全毁,仅存轮廓。
东区摩崖造像凿于西窟东约2.5米处的一个高5米,宽2.8米的拱门状凹进部位。从位置及形式来看,此凹进部原应立西窟的造窟纪年碑,现存雕刻当为原碑毁坏后所造。上方为一个尖拱形五尊龛,高1.03米,宽1.4米。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此龛下方浮雕“佛双林相”,即以释迦牟尼涅槃像为主体的一组佛传故事。上部和西部的几幅已风化殆尽。现存“入胎”“树下降生”“沐浴”“步步生莲”“树下成道”“涅槃”“力士捧棺”“佛舍利塔”等。双林相下方为一高浮雕钵。
石窟
西窟面南,平面呈方形,进深5.5米,宽5.35米,高4.4~4.9米,为水浴寺石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内正中有塔柱,柱底边长2.6米。塔柱后面(北面)与窟后壁(北壁)相连,下方以拱顶隧道沟通东西廊,以供绕佛礼拜。所有壁面及塔柱的各面均雕满造像。
1. 外壁面:
造型近似覆钵塔状,下部为仿木结构的四柱三开间殿宇,上部雕大型覆钵于殿脊上方。檐下无廊,四柱紧贴岩壁,均残毁,由窟东侧柱的残痕可以看出为宝珠顶束莲柱。中央两柱间凿窟门。门呈抹角长方形,高2.7米,宽1.8米。门边框顶部中央雕宝珠,两边各雕飞天一身,边框两侧为平雕大叶卷蔓忍冬纹。窟门上方为一大型尖拱形楣额,已崩毁,仅存轮廓。中央两柱与两边柱之间各凿一个长方形龛,龛内各置力士像一尊,残毁严重,仅存轮廓。两力士龛的上方各开一明窗,窗上方为仿木结构窟檐。檐前部已崩毁,尚可辨瓦垄,瓦垄顶部凿数道平行线,表示叠涩屋脊,脊上方为大型覆钵,现仅存残痕,钵顶饰宝珠和忍冬。
2. 窟内中心塔柱:
塔柱正面(即南面)正对窟门,为全窟的中心。通壁凿一大龛,由上而下分为龛额、龛身、佛坛三部分。龛额为横长方形,高0.78米。额正中雕一覆钵小塔,两侧各一飞天,已严重风化。龛身高2.55米,上部刻有联珠、垂鳞纹饰龛额,额下垂厚重帷幔。龛内雕五尊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3. 塔柱东面(包括隧道东口上方):
隧道口以南的雕刻内容与塔柱正面基本相同,隧道口上方也有少量造像。隧道口以南雕刻形制与正面基本相同,龛内造像亦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本尊坐佛通高1.75米,头光与正面龛本尊同。现存佛头螺发,顶有白毫光,为近代补刻。右手已残,左手施与愿印,善跏趺坐于五层须弥座上。赤足,双足各踏。小覆莲。两弟子赤足立于单层仰莲座上,通高1.3米。头部均失,头光与正面龛弟子同。身着敷搭双肩袈裟。右侧弟子双手合十,左侧弟子双手捧珠。
4. 塔柱西面:
壁面形制与东面相同。隧道口南侧壁面上层为横长方形龛额,中层帷幔大龛,下层佛坛。形制、内容等均与前述塔柱正面、东面各层同。
5. 前壁(即南壁):
正中为窟门,左右上角各开一明窗,窟门上方及两侧雕满造像。
窟门上方,两明窗之间雕横长方形龛一个,高1.3米,宽3米。龛顶部饰垂鳞状龛楣,龛内雕并列的七尊立佛,高度均为1米。各像有桃形头光和背光,各头光之间填饰流云纹。佛均光头无顶髻,面相丰圆,赤足立于仰莲座上。西起第3尊着敷搭双肩袈裟,袖手而立,其余各尊均内着僧祇支,外着右袒袈裟,右手上举施无畏印,左手下垂作与愿印。
6. 东壁:
壁面顶部饰交错间置的宝珠、宝华。其下为十二排千佛,除少数漫漶外,大部保存尚好,形制与前述千佛同。壁面正中为一盝形顶帷幔龛,与塔柱东面龛相对。龛两侧为供养人列像。
7. 西壁:
布局与东壁相同。壁面顶部饰交错间置的宝珠、宝华。其下雕千佛。排数及尊数也与东壁同。中央为盝形顶帷幔龛,龛北侧四排、南侧五排供养人像。盝顶龛形制与东壁同,帷幔残毁,北侧龛柱已失。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北侧菩萨已全部残毁。本尊通高1.4米,圆形卷蔓忍冬纹头光,高肉髻,面相丰满,双手残。内着僧祇支,外着袈裟敷搭双肩,结跏跌坐于束腰莲座上。南侧菩萨与东壁盝顶龛内菩萨同,双手捧宝珠,赤足立于仰莲座上。因盝顶龛北侧崩毁,此壁北部的四排供养列像已不全,现存三十七像,计五僧、一男、二十八女、一侍从、二侍女。南部的五排全为女像,计六十个。
8. 后壁(即北壁):
由于塔形柱后部上方与此壁相连,故后壁仅为塔柱东西两侧的狭长壁面。东侧上方为一个长方形帷幔龛,龛高2.1米,宽1.42米。龛顶部饰交错间置的宝珠、宝华,其下置垂吊的帷幔。内雕一佛和三个男童。佛居龛的东侧,通高1.55米。圆形卷蔓忍冬纹头光,头部已失。着通肩大衣,衣纹极疏简。左手上举至胸,拇指与食指相捻,右手自然下垂。赤足立于覆莲座上。莲座的莲瓣内填刻宝炉和两个双手合十的跪坐供养僧人。三男童均居于佛的右侧,头部均失,肢体浑圆。一个跪伏于佛足下方,一个双手举钵立于跪伏者背上, 另一个双手捧钵立于一旁。佛头光右侧有造像发愿文。此龛下方为两排千佛。千佛之下为两个后代补凿的横长方形龛。上龛高0.5米,宽1.37米,内雕七尊像;下龛高0.4米,宽0.64米,内雕五尊像。此二龛的龛形,造像的头光、服饰以及工艺等,均与东壁方龛相同。文殊、普贤所居的位置亦同,显然为同时凿刻。
东窟位于西窟东约8.5米处,面南。是一个平面呈不规则方形,进深约2.1米,宽约2米,高约2米的小石窟。窟外壁无装饰性雕刻,长方形窟门,高1.7米,宽1.5米。门上方刻造窟发愿文,字多漫漶,现仅存部分施主姓名。窟内东、西、北三面造像,均不设佛龛,仅凿低矮的佛坛。
1. 北壁(即正壁):
造像五尊,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本尊通高1.3米。桃形头光中心刻一周莲瓣,头顶部残。右手作论辨印,左手抚膝。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善跏趺坐于须弥座上。双足赤,各踏一莲。两弟子通高1.18米,身著袈裟,赤足立于覆莲座上。左侧弟子头部残,双手捧珠,右侧弟子双手均残。菩萨通高1.1米,头饰方冠,冠中心饰宝珠。腕饰钏,赤足立于覆莲座上。左侧菩萨右手持莲苞,左手提披帛;右侧菩萨左手残,右手提披帛。
2. 西壁:
造像三尊,为一佛二弟子。本尊通高1.58米。圆形头光,高肉髻,面相丰圆。内着僧祇支,外着覆盖双肩袈裟。右手残,左手抚膝,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左侧弟子通高1.35米,圆形头光,面相丰圆。身披覆搭双肩袈裟,双手合十,下部已残毁。右侧弟子大部残毁,仅存双足。
3. 东壁:
北侧为文殊菩萨像。南侧残存双足,原应为一尊立像。文殊菩萨桃形头光,方形宝冠,冠顶饰宝珠,面相丰圆。外着右袒袈裟,腕饰钏,右手持“如意钩”,左手拇指与中指相捻,结跏趺坐于狮背上。狮体高大雄健,其旁有双手拽缰的昆仑奴。
经幢
东幢除刹顶失落外,余皆完好。现存高度11.5米。包括刹顶原高应在12米以上。
幢基为方形束腰须弥座式,高2.09米。各层叠涩均素面无装饰,束腰部每面雕三个并列的方框,两侧框内各雕一壸门,内置跪坐的伎乐天一个。左侧的弹箜篌,右侧的吹笙。中央框内雕歌舞伎一身。其它三面未作清理,结构布局应与此同。幢身共分五段,各段间有宝盖相隔。
由下向上,第一段为八面体短柱,八个面上均雕佛传故事,此次仅清理了南面。顶部置八角形仿木结构屋檐,檐上雕双层宝装莲瓣的圆形宝盖。
第二段为八面体石柱,柱身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发愿文。除朝西的两面文字有些漫漶外,其它各面均较清晰。此段上方置三层隔石。下层为八面体宝盖,各角上方雕兽面,各面雕弧形花绳连接各角的兽面,花绳上方雕坐佛一尊,下方饰垂幔。宝盖底面雕飞天八身,绕柱飞舞。中层无雕刻。上层为圆形宝装莲宝盖。
第三段为八面体柱,每面雕一尊立像,为交错间置的四佛(似为“四方佛”)、两菩萨、两伎乐天人,像均立姿。此段上方置二层隔石。下层为八面体宝盖,上层为圆形宝盖;装饰与前述同类宝盖相同。
第四段为八面体石柱,每面各雕一尊立像,为交错间置的四佛、两天王、两力士。佛的形象与前述第三段上的四佛完全相同。此段上方置两层隔石,下层为八面体伞盖,其各面均雕成垂幔状,上层为圆形宝装莲宝盖。
第五段为八面体柱,其中四面各雕一尊立佛,另四面无雕刻。幢顶部现存两层宝盖。下层为收分较大的方形城池,各面正中雕城门,门上方有门楼,四角有角楼。城门外有骑马等人物浮雕,当为悉达多太子出家前云游四门的佛传故事。上层是圆形宝装莲宝盖。
西幢比东幢少上面的两段。高度约低3米,由顶部悉达多太子游四门的雕刻来看,此幢上部原貌就是如此。东幢雕刻内容与东幢大体相同,唯八面宝盖各面花绳上方的填刻较为特殊。
由左至右第一面:主图为一掌心向外、五指并拢的佛手。佛手左侧刻一人,肩挑担,坐下骑兽。
第二面:刻一浮于卷云之上的佛头,低平肉髻,面相丰圆。
第三面:刻一座庑殿顶双层楼阁,上下各三间,两侧有廊,周围填以卷云,上方有垂幔。
第四面:文殊乘狮像,文殊左手残,右手持如意钩,结跏趺坐于狮背上,狮旁有昆仑奴执缰。
第五面:于卷云之上刻相对的二像。右侧一像面部清癯,有须,左手持杖,右手前伸,似在说教;左侧造像细部漫漶,大致为双手合十,跪坐倾听的形象。
第六面:中央雕三周同心圆,两侧各一殿宇,其下为卷云。
第七面:主像为一足心向外的左足,当为“佛足”,左侧雕一尊结跏趺坐佛。
第八面:普贤乘象图,头及衣饰已漫漶,双手合十,结跏趺坐于象背上。
文物遗存
妙用禅师灵塔位于西窟西南约10米处。宝顶已失,八角形仿木屋檐,其下为椭圆形覆钵式塔身。其上刻“故庄严全公妙用禅师灵”。塔身下为八面莲花饰基座。从形制看似为元代遗物。
水浴寺外东山西坡和西山东坡上各有一个面向寺院的小窟。北齐瘗窟距水浴寺东约200米,进深1.2米,宽2.2米,高1.7米。门外右侧有铭文,窟内正壁中心刻造像三尊,为简单的阴线刻,极为粗糙。查窟内及附近未见法华经石刻,铭文所记可能为法华经抄本。
西山小窟在寺西约500米处。与东山小窟遥遥相望,形制亦与东山小窟大体相同,洞口两侧各雕力士一尊,未见铭文。由其位置及形制来看,亦似瘗窟。
僧俗礼佛图和男女供养人列像礼佛图,高0.44米,宽1.15米,两侧的内容相似,人物朝向互相对应。队列的最前方是几名僧人,其后是身着胡服的礼佛人和男女侍从,再后面是男供养人,礼佛图下方有几个坐在地上休息的人,再下方为供养人队列,再下方为男供养人或僧人,身后是女供养人礼佛人和供养人,面前都有题铭。
文物价值
水浴寺石窟整体设计布局严谨,雕刻内容丰富,是北齐石窟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方柱塔庙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风格上承北魏、下启隋唐,对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有重要价值。
历史文化
据寺内明隆庆五年(1571年)碑记载:“兹寺在太行山之麓,群峦叠嶂,环倚左右,下有细泉一眼,泠泠涧中,诚梵隐之幽栖、禅林之上乘也……”故称水浴寺。也有传说在正殿西侧突兀而起的断崖上,有脸盆大的泉眼,泉水叮咚作响,清澈甘甜无比,只要是天气晴朗的清晨,这里就会晨雾弥漫,水珠四射,整个寺院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再看殿堂庙宇,石窟经幢,灵塔摩崖出没于云沐水浴之中,笼罩在阳光与净水交织的薄帐下,故名水浴寺。还有就是由于寺中弥漫着水汽,空气的湿度大,除正午外,早晨傍晚,总是湿淋淋的,像被细雨淋过一般,因此当地方圆十几里地的人也把该寺叫水淋寺。
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是水浴寺的传统庙会,也正是山中风光幽雅之时,方圆几十里来祈福求祥的人们络绎不绝,成为当地特有的一道风景。
张元妃在自己住持的水浴寺对面为亡夫建造了北齐瘗窟,朝夕相伴。陆景离世的岁月里,张元妃在水浴寺修习佛法、开凿石窟,只为悼念亡夫。
保护措施
1982年,水浴寺石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水浴寺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8月,水浴寺石窟在暴雨中出现不同程度损坏,排查核实后将进行保护修缮。
旅游信息
水浴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寺后坡村西北。
从邯郸市峰峰矿区人民政府驾车,大约30分钟到达水浴寺石窟。
参考资料
水浴寺石窟.邯郸市人民政府.2022-06-01
寺后坡石窟.邯郸市人民政府.2011-09-2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3 16: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文物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