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依托清华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简要概述
,是由教育部水沙科学重点实验室(2000年正式对外开发)清华大学部分、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水利水电工程部分,依据科技部公布的《关于组织申报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精神,按照“集中依托单与规范管理,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于2004年初批准组建“清华大学精华力量”的原则组成的实体实验室。为了保证实体特色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实验室”。
学术团队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实验室集中了清华大学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精华力量,在研究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名,45岁以下优秀中青年教授16名,占教授总数的49%;在学术带头人队伍中,45岁以下的青年教授占62%(13/21),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占19%;整个研究队伍的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具有突出的研究创新能力。现实验室由清华大学王正伟教授领导。
项目成果
本实验室具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2003年教育部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一名;在2002年教育部全国二级学科评估中,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两个二级学科评估得分列全国同类学科的第一名。近五年来,本实验室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重大科研任务(973、863、国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计划)83项、部委科研任务27项,合计得到国家纵向科研经费3696.67万元(占总经费的29.7%);在所完成的科研成果中,有5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有2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申报了13项国家发明专利,表明这些成果在国内本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所发表的1141篇学术论文中,有129篇被SCI检索。本实验室现有4座实验大厅,9个实验分室,共计拥有实验用房14500m2;属于实验室管理和使用的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20件,固定设备资产总值(原值)2096万元。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近年来通过“211工程”、“985经费”、“百名人才引进计划”等渠道对本实验室投入支持经费2800余万元。上述各项指标和数据表明,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已全部满足科技部《通知》中所规定的申报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4项基本条件。
设备仪器
实验室围绕流域水沙过程、流域管理、防洪减灾、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修复中的重大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开发,通过实验室资源整合、系统集成和应用示范,逐步建立起数字仿真、系统应用的基础平台和技术体系,以信息化带动科研手段的现代化,丰富教学手段,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近5年以来,承担与水利信息化方面相关的课题达30余项,科研经费1200多万元,其中包括:“数字黄河”工程规划、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总体框架研究及部分专项应用系统规划、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数字都江堰工程、黄河数字流域模型、南水北调水力调配等。拥有曙光服务器、HP服务器和图形工作站,建立了可视化图像、语音系统,流场实时量测系统。
所获荣誉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优秀类实验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1-04-26 18:53
目录
概述
简要概述
学术团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