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栒子
蔷薇科栒子属植物
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 Bunge in Ledeb.)是蔷薇科栒子属的落叶灌木。高达4米,幼时带紫色,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钝圆,基部宽模形或圆;苞片线形,花萼常无毛,萼筒钟状;花瓣平展,近圆形,内面基部有白色柔毛,雄蕊稍短于花瓣,花柱比雄蕊短,子房顶端有柔毛;果近球形或倒卵圆形,成熟时为红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水栒子一名始载于《甘肃中草药手册》。
植物学史
水栒子一名始载于《甘肃中草药手册》。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4米;枝条细瘦,常呈弓形弯曲,小枝圆柱形,红褐色或棕褐色,无毛,幼时带紫色,具短界毛,不久脱落。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幼时稍有绒毛,后渐脱落;叶柄长3-8毫米,幼时有柔毛,以后脱落;托叶线形,疏生柔毛,脱落。
花多数,约5-21朵,成疏松的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无毛,稀微具柔毛;花梗长4-6毫米;苞片线形,无毛或微具柔毛;花直径1-1.2厘米;萼筒钟状,内外两面均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通常除先端边缘外,内外两面均无毛;花瓣平展,近圆形,直径约4-5毫米,先端圆钝或微缺,基部有短爪,内面基部有白色细柔毛,白色;雄蕊约20,稍短于花瓣;花柱通常2,离生,比雄蕊短;子房先端有柔毛。
果实近球形或倒卵形,直径8毫米,红色,有1个由2心皮合生而成的小核。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水栒子生长于海拔1200-3500米的沟谷、山坡杂木林中。耐寒,喜光而稍耐阴,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极耐干旱和瘠薄,在肥沃且通透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长最好。不耐水淹,不宜种于低洼处,在高大树木下部或其他稍有荫蔽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俄罗斯高加索、西伯利亚以及亚洲中部和西部均有分布。
繁殖方法
水栒子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扦插繁殖。
播种
整地作床:播种前结合深翻(25-30厘米)晾晒,施足基肥,施有机肥45吨/公顷,施硫酸亚铁粉末375千克/公顷,磷钾肥750千克/公顷,有机磷杀虫剂30千克/公顷,做成宽1.0-1.5米,长视苗圃地情况而定的苗床,拾净杂草、石头等杂物,耙好整平,作到土细地平。
种子采集与储藏:水栒子种子采集时间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时,选择优良母树进行人工采集,采收果实后除去杂质,将种子浸泡36h,然后捞出平摊于地面,将果肉踩烂,用清水冲去果肉,捞取种子,晾晒干后,再用筛选除去果皮等杂质,选出净种后装袋入库,库存管理与其它种子库存方法相同。
种子处理:播种前用0.5%-1%硫酸铜溶液浸种6-8h,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表面,即可播种。如果需翌年春播,则用干净湿润细沙与消毒过的湿种子2:1的比例混合均匀,并在露天阴暗处挖一个深0.8-1米,长宽根据地形和种子数量而定的坑,坑底铺一层10厘米厚的净沙,然后放一层10厘米厚备好的种子,上面盖一层15厘米厚的湿润净沙,这样放2-3层后上面盖30-40厘米厚土即可,如果处理种子较多,挖的坑较大时要放通气孔,翌年春天个别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切不可大意:种子发芽过长后播种,造成损失。
播种方法:水栒子适宜秋播,省时省工,翌年春天出苗整齐,苗壮,播种时间在10月中下旬(一般在土壤冻结前播种即可)。春播则利用头年秋冬在露天湿沙冷贮藏过的种子,待土壤解冻,个别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但是,未经冬季处理的种子,春季直播当年很少发芽,即该种子发芽要有一个春化作用。大田育苗一般采用条播,条距为20厘米。经测定水枸子种子千粒重为50-60克,果实含种仁率75%。一般播种量600-900千克/公顷。分床定量播种,做到播种、覆盖1:2:1(锯末:细土:细沙)1-1.5厘米、镇压工序紧密衔接。
扦插
软枝扦插:软枝扦插采用全光照喷雾床进行扦插,软枝采条的时间为5月底6月初,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现采现插。插穗长8厘米,直径为3毫米-5毫米,上带芽3个-4个,上切口为平口,距芽3毫米-5毫米,下切口为斜口,距芽1厘米,留1对-2对叶片,以利于光合作用。插壤选用蛭石,厚30厘米,扦插前24h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插壤进行消毒,再用清水将插床喷透,使插床保持一定湿度。将插穗用800倍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杀菌处理,然后在配置好的1000毫克/升吲哚乙酸+100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分钟取出,扦插(直插)。初插时,每隔5分钟喷雾1次,每次30秒,连续20天,以后每隔8分钟、10分钟、12分钟喷雾1次,间隔30秒。为了增加插穗的营养物质,在插后30天左右,要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约60天生根,根长3厘米-5厘米,根数3根-10根。
硬枝扦插:硬枝扦插在温室内进行,采条时间在10月初,采全木质化的枝条;枝条长8厘米,直径为3毫米-6毫米。扦插时用800倍的多菌灵溶液对插枝进行杀菌处理,再在配置好的1000毫克/升吲哚乙酸+1000毫克/升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分钟。基质为沙土,扦插前用高锰酸钾消毒。最好做温床,可以在插壤下垫马粪、牛粪,加电阻丝等,使地温比气温高2℃-5℃,以利于生根,插床温度以20℃-25℃为宜。土壤湿度保持在60%左右,空气湿度以80%-90%为好。后期管理注意松土、除草、浇水等,等插穗长出2个-3个芽时,用复合肥、尿素等进行土壤追肥。移植前要进行炼苗,提前半个月进行通风,并逐步撤除覆盖物。
栽培技术
水分
秋天播种后,即可进行漫灌,也可以利用冬灌进行漫灌,翌年待土壤解冻时床面进行打土保墒,处理后盖上遮阴l网或一层树枝。当幼苗出土70%以上时,即可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揭去覆盖的树枝(遮阴网可推迟到8月份),利用喷灌机喷雾,直到床面湿透。
除草
要用手轻轻摘除,不可动土;苗木出齐后,拔草时松土要逐步加深,但不能松动幼苗。除草后要及时喷水,使被松动的苗木根部土壤紧实,以免影响苗木生长,减少死亡,除草要做到“除早、除小、除净”。
追肥
追肥应在种子萌生3-4片真叶时,于阴天或早晚进行根外追施氮肥,一般90千克/公顷,追肥间隔在10-15天,做到少量多次,可清洗幼苗叶面的化肥和泥沙后清水漫灌,也可用喷施宝或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效果更佳,8月中旬停止追肥进行炼苗,保证苗木安全越冬。
间苗
幼苗出现3-5片真叶时,进行初次间苗,保持60-70株/平方米,当幼苗出现6-7片真叶时定苗,保持在50株/平方米左右,产苗量可达约45万株/公顷。
移植
移植前2天-3天要灌足水,以避免起苗时伤根。移植时要蘸根宝3号,而且要小心,不能伤根。移植后浇水,一般要浇足3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进行遮荫处理。
病虫防治
一般幼苗出齐后,可用0.3%-0.5%的高锰酸钾、1%的硫酸亚铁溶液等防治猝倒病及根茎腐病;当幼苗出现6-7片真叶期(即6月底-7月初)时,可用75%可湿性粉剂托布津、45%代森铵水剂、多菌灵等防治。
常见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地老虎、金龟子等,用40%乳油的乐果或氯氰菊酯等杀虫剂加水稀释,浇灌苗木根部防治害虫。
下级分类
水栒子紫果变种
果实紫黑色,较小,直径5-6毫米。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生长于海拔2500-3100米林缘、溪边或灌木丛中。
水栒子大果变种
叶片较上述变种大而稍狭,长2.5-4.5厘米,宽1.5-2.6厘米,果实较大而多,直径1-1.2厘米。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四川。生长于海拔1600-2100米山坡密林中。
主要价值
药用
水栒子性味酸、涩,凉,具有清热利湿,止血止痛,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妇女病。
观赏
树形优美、枝条婀娜,花色洁白、果实红艳,是优美的观花、观果树种,,适宜丛植、片植在林缘、草坪边缘、园路转角、岩石园等处观赏,也可将其修剪成绿篱使用;生命力较强,适应性较广,是保护堤岸的良好树种。
水栒子,初夏白花繁盛,入秋红果累累,像一把巨大的红伞,点缀草坪,在绿叶衬托下,白花红果艳丽可爱,是优美的观花观果灌木。水栒子宜丛植于草坪边缘、园路转角、坡地,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
生态
水栒子是青藏高原东部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又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树种。
经济
木质坚硬而富弹性,是当地小农具的好材料。
参考资料
水栒子.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9 21:03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