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摄影
影视特技摄影方法之一
水下摄影,影视特技摄影(像)方法之一,即在水中摄影(像)。摄影(像)者携带有防护罩的摄影(像)机和潜水装备,潜入水中直接拍摄。水下摄影(像)可真实地反映水下景象,如水生动植物的生活、海底和河床的地质资料、考古发现等。水下摄影(像)在科研、军事技术、体育、教学等方面应用较广。
基本介绍
摄影人员和摄影机潜入水中拍摄水中景物的方法。摄影人员身穿潜水衣,脚戴鸭蹼,操纵水下摄影机拍摄,也可以将摄影人员和普通摄影机放在潜水设备中通过密封窗拍摄。较深的水下,须要水下照明灯光。也可以把水下摄影机潜入水中,摄影师在水面上面,遥控摄影机拍摄。
准备工作
相当的潜水技术和经验
组织一次水下摄影的活动,要想进行水下摄影,首先必须学到二星潜水员的水平,掌握相当的潜水技术和经验,然后再进行水下摄影的学习。整个潜水课程需要5-6天时间,以及海潜30瓶气以上的经验,这是学好水下摄影的基础。照相机防水罩的使用,几个小时就可以掌握。要想在水下拍出好照片,还要看潜水技巧的掌握和对水下摄影的悟性了。
水下摄影需具备相当的潜水技术 开始水下摄影,首先需要学习在水下安全的活动,也就是说要先学潜水,后学水下摄影。潜水的技能越高,对海洋、水下环境、生物的知识了解也越深。也就有可能拍摄到好的照片。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在水下的摄影比在陆地上艰苦、复杂得多,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摸索。
水下摄影技术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定要定一个标准的话,那么潜水技术至少相当于三星潜水员水平。但是同风光摄影一样,这只是入门,以后的水下摄影水平还要看个人的悟性、艺术修养、灵感等因素。北京适合进行水下摄影的场所只有海洋馆,但人数不能多,每次3-4人。而且海洋馆只能是刚上手时练习用,要想提高,并且拍到更多的东西,掌握不同状况下的拍摄,还是要到三亚之类的海域去才行。
防水罩的体积小、重量轻、容易携带、操作简便,不仅可以防水,在防沙尘等方面的性能也很优越。同样适用于滑雪、漂流、溯溪、划艇、攀岩、登山(雪山)、野外(雨林沙漠)穿越等多种户外运动。在国外早已是标准户外装备了。
在选择购买数码相机或摄像机时,首先要详细了解是否有相应型号的防水罩。购买防水罩时一定要确认买方是否对防水罩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售后的维修保养是否完善,例如能否在购买地进行售后服务。
常见的防水罩防水能力都能够达到40米。
注意问题
1. 最佳拍摄时间段是中午前后
相机在水下摄影时需要防护罩水下拍摄最好选择在阳光明媚的中午,因为此时太阳当顶,阳光几乎垂直照射在水面,很少反射,水中的光亮最强。
2. 要注意水对光线的折射
千万不要认为你在水下看到的距离就是实际距离,由于水对光的折射度约为空气对光的折射度的1.33倍,所以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上的体积大1.25倍,视线距离近约25%,水下看上去0.75米处的景物,实际距离约为1米,手动调焦时不要产生错觉。
3. 选择中高速胶卷为宜
因水中光亮较弱,在水中游动又难以端稳相机,使用低速胶卷难以凝固画面。使用ASA800°以上的快速胶卷虽能解决这一问题,但影像颗粒粗糙,色彩还原不理想。因此,使用ASA2 00°至ASA400°的中速胶卷比较适宜。
4. 辅助光源不可少
到了10米左右水深,只有使用闪光灯等辅助光源照明,才能确保照片色彩的正确还原。
5. 尽可能靠近拍摄主体再透明的水中也有悬浮微粒,距离被摄体越远,照片的清晰度就越差。因此要尽量使用广角镜头靠近被摄体拍摄。
6. 注意拍摄角度
要尽量避免照相机直接朝下拍摄,因为这时是顺光,拍出来的照片缺少层次和反差。最好的拍摄角度是与拍摄主体等高或低于拍摄主体,这时的光照为侧光或侧逆光,拍出来的照片层次分明,反差适中。
窍门技巧
一、目光的接触是最重要的。接近鱼儿时,让它至少有一只眼能看到你,如果是两只眼都能看到你,那就更好了。
二、鱼儿眼睛的是非常漂亮的,但它们的颜色跟你的闪光灯照射的角度有关的。可能的话,同一条鱼可以多拍几张照片。
三、尽力去表现一些鱼类的自然生物行为,比如清洁、伪装、交配或者为了地盘的争斗等。当加入更丰富的内容,而不简简单单地只是一条鱼的时候,照片就会更鲜活,更有趣。
四、中等尺寸的鱼并不适合用标头来拍摄。如果一条鱼能让你近距离来水下拍摄的话,使用广角 头。这样的画面能够提供壮观的透视感以及大的景深。
五、开放水域中的鲨鱼和鳗鳎是很机敏的动物。它们的背是深色的,肚子是白色的。绝不要使用TTL。根据环境光选择一合适的光圈和快门,将闪光灯的强度降低,然后去填充你的取景器就好了。
六、如果环境光较暗,你可以使用较慢的快门。象以往一样使用闪光灯,只不过将快门速度设定到1/15或者1/8秒。模糊的鱼鳍或者鱼尾能给人以一种运动和速度的感觉。
七、鱼类摄影需要了解一些动物行为和环境的知识。你了解得越多,你就越容易找到它们,也就越能够靠近它们。
八、一方面,你需要有极大的耐心,而另一方面,又需要有迅捷的游动能力。因此,在拍摄鱼类时,要尽量避免庞大笨重的装备。
九、在拍摄大多数鱼类时,两盏闪光灯并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并且会阻碍你快速游动。只有当一种鱼能让你靠得足够近,并将第二只灯摆在它的侧面或者后面时,第二只灯才有用途。
十、大型鱼类,比如大白鲨或者鲸鲨,它们会经常游到距离水面很近的地方。这里环境光很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使用闪光灯。即使在很清澈的水里也会有浮尘的散射。有这种散射的照片是永远不会比没有的照片更亮丽的。
专业设备
奇幻的海底世界是我们普通人难以亲临其境的,但通过电视照片等影像资料,从镜头里我们得以看到精彩的水下世界。而在镜头背后,摄影师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他们是如何工作的?这些幕后的故事其实和海底世界一样精彩。
越野车
也许国内很多人已经在海南三亚等地方体验过了为旅游而开发的浮潜项目,而浮潜不需要太多技术和设备。吴老师开玩笑的说,要当一名他那样的潜水摄影师,如果把完成这一系列工作的器材都算在内的话,那么,那辆越野汽车也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事实也毫不夸张。从潜水到摄影,重达上百公斤的器材是无法进行航空托运的,因此,无论去哪里潜水拍摄,都要靠这辆车载着这些器材走南闯北呢。而去一些特殊地方,甚至还要用到船,这样说起来,这辆车和船都可以纳入设备的特别成员。
气瓶
工作室大厅里有很多气瓶,它是潜水者在水下呼吸气源的载体。除了有单瓶,还有双瓶组合。进行一些大强度、长时间的潜水时一个瓶就不够用。比如在60米的地方呆20分钟,干完活,要一个小时上浮。因为不能一下子就浮上水面,要慢慢减压,所以要很多的气。用气主要跟深度有关,30米深的话,一瓶气可以45分钟到一小时。而如果要潜60米深的话,那就需要两瓶气了。但是用气量根据不同人也有所不同,同样的深度女性用户的需氧量一般较低。我们看到客厅里有一个容量较小的黄色气瓶,就是专为女性用户准备的。
空气压缩机
在所有的设备中,最为庞大而体重的就是这台气体压缩机了。但是它却是潜水设备的重要一员。潜水摄影师需要用它压缩填充气体到气瓶里。所以虽然它很重,但是也必须走哪带哪。
潜水服
潜水服是深海潜水的必备服装,别看这个轻型装备不起眼,但是它也有很多学问。由于吴老师潜水深度都比较深,越深的地方温度越低,因此潜水服不仅对皮肤起着保护作用,也对人体起着保暖作用,当然舒适、耐用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好的潜水服由于用料、厚度等不同,一般都是很贵的。在吴老师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最多的是Mares、SCUBAPRO及TUSA等知名品牌的潜水服,厚度都比较厚,大多也是连体式的高档专业潜水服。此外,与潜水服配套的还有一些潜水靴和手套。
蛙鞋
蛙鞋不同于潜水靴,它是提供水下动力的一种装置。能够让潜水员在水中用双腿游动,并且比用双手与双脚划动更有效率,使双手能解放出来以从事其他的工作。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蛙鞋也分为很多种,并有不同的特性。如果摄影师在水下要想高效率的到达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并且手里还拿着摄影器材,蛙鞋可让摄影师的移动和拍摄都能事半功倍。
面镜
如果你曾经尝试在水中睁开眼睛,就知道你所看见的景象是模糊的,这是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光线到了水中会有折射。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据空气中的光线来调节的,因此,面镜使你的眼前保留了空腔,让你有清晰的视线。面镜与游泳眼镜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不仅罩着眼睛还罩着鼻子,在潜水时帮助平衡鼻腔内的压力,避免鼻腔进水。
潜水仪表
潜水表有很多种,其中潜水电脑表可以提供深度、潜水时间资讯,并且更进一步还能计算出潜水的时间限制及无减压极限。有些电脑表还可以计算出紧急减压时的安全停留深度,有些电脑表则可以依据当时深度、空气消耗情形来计算剩余的空气时间。这样让潜水员充分掌握在水下的停留时间。潜水电脑表已成为潜水必备的工具之一,许多国外的潜点也开始规定必须使用潜水电脑表才能潜。
简单一点的潜水仪表可以通过表盘显示气瓶压力,至于停留时间则需要潜水员自己把握。同时,它还带有罗盘功能,好让潜水者掌握在水下的方向。
调节器
调节器就是潜水员咬在嘴里呼吸的装置。它有帮助呼吸,调节压力的作用。因为潜水时呼吸的气体是压缩气体,压力较大,调节器能避免呼吸时吸入过量气体。调节器也有很多种,吴老师所使用的是Mares品牌的“碳素42”碳纤维制调节器,是表现最好的调节器之一。
浮力调节背心
浮力调节背心一般和氧气瓶套在一起,提供潜水者水中浮力控制的需求。
潜水灯
潜水深度越深,光线越暗,还有很多人热衷于夜潜。因此这就必须有潜水灯来提供光源照明。当然这类灯就各式各样,品类繁多。而这些资料在网上很容易找到,好的潜水灯依然是价格不菲的。
或许,还有一些其他潜水的设备。完成了潜水设备的准备,还要有良好的潜水摄影设备才能完成水下摄影。当然,大家都能想到,水下摄影无非就是普通的摄影器材再加一套防水设备。
相机镜头
吴立新正在使用的是一台佳能旗舰机EOS 1Ds mark3,这台机器如何牛就不消细说了。吴立新告诉我们:水下摄影他大多使用佳能24定焦、16-35超广角、100微等。想知道为什么大家平常使用最多的70-200等长焦大炮并不被选择的原因吗。因为在水下,光的传递没有空气中那么好,很多时候潜水灯或者闪灯照不了太远,相同条件下使用长焦镜头需要更长曝光时间来获取足够的曝光量,而且成像质量也会因为距离过远而下降。因此,水下摄影以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为主。
机身潜水罩
大马三在下水时也需要穿上“防水衣”,潜水摄影之所以贵,除了技术要求高外,费用也很高。吴老师所用的大马三防水套售价接近10万(仅仅是一个相机防水罩啊),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我们看到,这套防水罩是全金属,经得起旅行中的磕磕碰碰。这个防水罩做工非常精良,有着非常好的密封性,而且针对大马三机身的各个操作部件都有对应的外接部件,操作感非常强。正如吴老师所说:“好的厂家生产的防水罩,操作性特别好,特别人性化。贵就贵在这里。里面一旦进水的话,会有声音警报。”
备用机
当然,除了昂贵的大马三,吴立新的器材库里竟然看到了S90的身影。将它作为备用机。作为一个专业的水下摄影师,为什么会使用一台小DC,而且选择S90而不是G10/G11呢。对此,他认为现存的一些小数码机只要用好的话,一样可以拍出令人满意的片子。毕竟我们不是要将每幅照片都放大到1米2,那么普通输出的话,一般的机子已经够用了。
不仅如此,吴立新认为G11跟S90比较,画质差别不是那么大。但是S90的优点是小,对于已经有着身材庞大的大马三的摄影师来说,他们需要的正是一款更小巧的备用机。G11和G10本身虽然不大,但是如果和防水罩等组装起来的话,体积也是很可观的。事实上,我们看到S90和防水罩搭配起来,体积也仅仅和G11的大小差不多。
除了S90和它的防水罩,还为其配备了一支潜水闪光灯,和专业的大马三相比,这个组合显得时尚休闲多了。
闪光灯
水下摄影,闪光灯绝对是最重要的一员。除了潜水灯可以充当部分光源外,一个摄影用闪光灯也很必要。吴老师使用的正是佳能580EX闪光灯两支,外加防水罩一个,其中也有一些防水罩是吴老师DIY的。
支臂
上面所述的所有这些器材,摄影师们在水下如何使用呢。答案就是需要支臂。通过支臂将闪光灯、相机等连接固定,这样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摄影操作。
影响因素
浮力对摄影的影响
水中浮力会对摄影造成很大影响 在潜水时,学习在水面和水底控制浮力大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水面休息时,正浮力能节省体力,而在水底时,大部分时间需要维持在中性浮力才能使你轻松自由地在水中遨游,保持良好的能见度,也能避免使你和水中脆弱的生物受到伤害。
那么,究竟中性浮力对摄影有多大影响
(一)能稳定相机,尤其处理慢速拍摄;
(二)减少搅动起海床之沉积物及沙粒的机会,影响相片结构;
(三)减少破坏珊瑚的机会,甚至亦可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四)可帮助降低耗气量。曾目睹某些潜水员因乐极忘形地拍摄而导至缺气事件,虽然最后并未引至更大伤害,但亦可想像当时的狠狈情景,况且,假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至悲剧结果。
潜水员可以通过配重、浮力调整装置(BC)和呼吸的深浅来调整浮力的大小。
如何怎样改善中性浮力技巧。其实并不难,要注意的是:
1. 一切由慢动作开始,相对空气,水的阻力大很多,缓慢的活动对省气是最有效的,同时亦可减低对生物的惊吓程度,保持生物的自然形态,及比较容易接近取材主体生物,取得最佳摄影位置和角度;
2. 好的呼吸气道控制,缓慢而深。吸气和呼气都会影响浮力,导致持机不稳定。缓慢动作,可减低对氧气的须求,气道亦易于控制。进行拍摄时,当处理好相机设定及构图后,在按快门前的一刻可作适量的蔽气,帮助拍摄的稳定性;
3. 游动时,最好将小腿微弯向上,除避免蛙鞋触碰珊瑚外,更可避免因蛙鞋所产生动力,搅动起海床,影响拍摄效果;
4. 当作近摄时,可利用支点悬浮技巧,稳定身体。当然,首先要视察周边环境,尤其注意身下可能对珊瑚有所破坏或被珊瑚所伤。必要时,可单手指头轻触石面来保持平衡。绝对要注意的是海底各类生物中,大部分是保护性的,胡乱触碰,随时会导致两败俱伤局面;
5. 水流是会影响拍摄的稳定性,若果为拍摄而刻意与水流对抗是很不智的,假若遇到大流,强行拍摄更可能超越自己能力,放弃拍摄,保持平衡和保护相机才是明智之举、最后,经常视察深度和压力表,亦是一个潜水员应有习惯。
影响影像质量的问题
水下摄影 在水中,经常会有影像质量的问题存在,这给水下摄影带来很大的影响。除了要解决好水下摄影设备的密封、耐压、防腐、电绝缘等一系列问题之外,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水中光的散射、折射、吸收以及水的浮力、水流的冲力等对水下摄影成像质量的不利影响。根据潜水员多年来的水下摄影实践,我们感到水下摄影常见的影象质量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影象模糊不清晰;二是取景不准确或画面不稳;三是彩色影象偏蓝色。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影象模糊不清
原因及其改善方法
水下摄影照片或电视图象模糊不清晰是最常见的,也是影响检测效果最严重的影象质量问题。造成影象模糊不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设法克服,以保证良好的摄影效果。
原因1
造成影象模糊不清晰的原因较多,但主要原因是水的透明度低,水中微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颗粒含量高。在这种浑浊的水中拍摄时,由于这些微小颗粒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使得无论是水下照相或是水下摄象,拍摄的影象效果都像是“雾里看花”一样,模糊不清。
改善方法
选择透明度高的水域或时机拍摄。通常,水下摄影的作业水域是无法由作业人员自由选择的,但在有些情况下,比如附近有透明度高的水域、影象质量要求较高时,如果条件允许,则可以将作业对象转移到水质好的水域进行拍摄。此外,即便是在同一水域,随着潮汐、水流、天气等变化,水的透明度也会发生变化,作业人员只要注意观察、积累资料,选择透明度相对较高的时机进行作业,就会改善拍摄效果。
采用近距离拍摄。在相同的拍摄条件下,水下照相机或摄象机离被摄物体的拍摄距离越近,光在水中的传输过程受到水的散射作用就越小,拍摄的影象也就越清晰。因此,在水下摄影作业时,只要能满足拍摄要求,拍摄距离是越近越好。
根据经验,通常水下的拍摄距离应不超过水的透明度的 1/2 ~ 1/3。水的透明度可以采用圆盘法进行粗略地测算。但在采用近距离拍摄时应注意一点,实际的最小拍摄距离不应小于摄影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否则也会由于无法聚焦而造成影象模糊。例如,使用 NIKONOS—V 型水下照相机的NIKORR 35mm标准镜头拍摄,其最小拍摄距离不应小于0.8米, NIKORR 28mm 镜头的最小拍摄距离不应小于0.6米 。
使用专用的浑水水下摄象机或浑水摄影辅助装置。这种摄象机或装置是在摄象机的镜头前安装一个耐压或非耐压的摄影罩,罩内封闭空腔内的介质为空气或清水。这样,就使光线从被摄物体到镜头的传输过程中,在浑水中的路径缩短,从而减小了水的散射作用,提高了影象的清晰度。但由于这种摄影罩的长度有限,因此只有在较近距离拍摄时,其改善效果才明显。
进行水下拍摄的众多明星中,凯拉·奈特利表现最自然水下照明采用斜侧光而不要用顺光。在同样的拍摄条件下,光源不同的照射方向对影象的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光源的照射方向与镜头的拍摄方向为同向(即顺光)时,镜头前的水中颗粒对影象清晰度影响较大;当光源的照射方向与镜头的拍摄方向成 30 °~ 60°夹角(即斜侧光)时,影象的清晰度会较好些。因此,在水下照明时,应使照明灯离开摄象机或照相机一段距离,形成斜侧光照明。
水下拍摄过程中,防止将水搅浑。特别是在水底拍摄时,潜水员移动位置或打脚蹼,很容易将水搅浑而影响拍摄效果,这一点在拍摄前应特别注意。通常在水底拍摄,潜水员一般不要穿脚蹼,可以穿工作鞋。当有水流时,潜水员应采用顶流或侧流的方向拍摄。
原因2
由于水的浮力、水流以及涌浪等影响,潜水员在水下拍照时往往难以持稳相机,造成水下拍摄的照片模糊不清。
改善方法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潜水员的潜水技能,保证在较为复杂的水下环境中能控制好自身的稳定性。此外,可以考虑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
布设辅助作业平台作为水下拍摄时的依托物。在水下进行拍摄,特别是水流较大、海况复杂的情况下,给作业潜水员布设一个工作平台,作为稳定身体和照相机的依托物,对防止照相机晃动造成的影象模糊等问题非常有效。
工作平台可根据作业对象、位置、范围等的实际情况自行制作,平台的样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用钢管焊制的吊篮、潜水梯、减压架等,有时还可以用麻缆系接在作业部位作为潜水员的依托物,如系兜底缆等。
水下摄影师工作现场 潜水员合适的拍摄姿势,按快门时可屏住呼吸。根据拍摄对象和位置的不同,潜水员应选择好拍摄的姿势。在水底拍摄时,若水流不大,可选择双腿或单腿跪姿拍摄,稳定性较好;若水流较大,可选择卧姿拍摄。如果有作业平台,也可采用上述姿势。悬浮或游动姿势拍摄的难度较大,一般只在无流和无涌浪的情况下使用。
水底拍摄时多佩带些压重物。当在水底拍摄时,为了增大潜水员的稳定性,可多佩带压铅,一般不少于10公斤,若穿潜水服应不少于15公斤。但这些压铅不可一次性佩带上,悬浮或游动拍摄时也不可佩带过多压铅,否则会由于负浮力过大而给潜水员带来危险。可将压铅分为两组,一组按正常潜水配重佩带好,潜水员着底后,再由水面将第二组压铅送下,潜水员将其系在或压在腿上。
如果有必要且条件允许,可以在实拍前进行预演,以便使操作人员与潜水员的配合更加默契,更好掌握调焦的时机和速度。
对于没有聚焦指示装置或自动聚焦功能的水下照相机,如NOKONOS — V型水下照相机,拍摄前应准确估计拍摄距离并正确调节聚焦选钮。如果拍摄要求较高,可以采用测量的方法确定准确的拍摄距离,但要注意将米尺测量出的距离乘上3/4,折算成“水下距离”。装有聚焦指示装置的水下照相机,在水下聚焦时可能会因光线较暗或水质浑浊而调节困难,所以要十分仔细,调好后再用目测距估计的方法进行核对。有自动聚焦功能的照相机,水下聚焦时,务必要将被摄物体置于取景器显示的自动测距区域内,防止测距不准。
原因3
此外,采用广角镜头和小光圈能增大摄影景深,水下摄影使用大景深可以弥补聚焦不准所造成影象模糊。在水下拍摄时,潜水员还应确保最小拍摄距离不能小于镜头的最近聚焦距离。
水下摄影通常都需要辅助光照明,以便为拍摄提供足够的光照度。水下摄象使用水下照明灯,而水下照相一般使用水下电子闪光灯。但在拍摄中如果未正确使用辅助照明设备、光源的光照度严重不足或过强,会使拍摄出的影象昏暗或出现亮斑而无法辨识被摄物体。
改善方法
在使用闪光灯进行水下照相时,一是要按照闪光灯指数和拍摄距离正确调节光圈系数,在拍摄距离变化时不要忘记重新调节光圈系数,还要防止拍摄距离超出闪光灯的有效作用距离;二是要等闪光灯充电充分后再拍摄,闪光指示灯燃亮时通常只能充电到全功率的 70%左右,此时不要立即拍摄,应等候几秒钟后再按快门。
水下摄象机配备的照明灯的亮度一般是可以调节的,水下摄象时应根据监视器的图象显示以及景物表面的反光强弱,调节到合适的灯光亮度。在近距离拍摄时,还要调节好照明灯的照射方向,避免景物表面的强反光而在图象上留下亮斑。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影象的清晰度,如镜头与景物之间有绳缆、气泡、海藻等物体,拍摄时未及时清除而导致影象被局部遮挡;拍摄动体时快门速度选择过慢,导致“动感“模糊;摄象机由短焦距向长焦距变焦时调焦不精确等。
取景构图不准确或画面不稳定
原因及其改善方法
水下摄影美轮美奂 取景构图不准确或画面晃动不稳也是水下摄影常见的问题之一,取景不准会造成需要的景物拍不上或拍不全,画面晃动不稳会造成水面人员难以看清楚监视器的图象,这些都将影响水下检测的效果。
原因
潜水员在水下拍摄时,如果照相机或摄象机把持不稳,不仅会引起影象模糊,还会因镜头晃动而改变拍摄的场景,导致拍摄的照片或电视图象取景不准确。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拍摄时保持身体及照相机、摄象机的稳定。
改善方法
水下照相在按动快门的瞬间,潜水员屏住呼吸,可以更好地保持照相机的稳定。
由于水的浮力、水流以及涌浪等影响,潜水员在水下往往难以持稳摄象机,造成水下拍摄的图象晃动。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潜水员的潜水技能,保证在较为复杂的水下环境中能控制好自身的稳定性。此外,可参考“水下照相机晃动造成的影象清晰度降低”中的方法来解决稳定问题。
在推、拉或摇镜头拍摄时,要保持身体平稳,不要跳动。在推进或拉出拍摄时,应采用缓慢小步移动或游动的方法,一般说来,采用推进镜头的方法比拉出的方法稳定性更好。横移拍摄时,采用身体侧向被摄景物缓慢小步移动的方法,拍摄效果较好。在有水流或悬浮拍摄时,最好布设导向行动绳,让潜水员借助行动绳进行移动拍摄。
水下照相机或摄象机镜头的视角不同,在不同拍摄距离上拍摄到的景物场景就不同。一些潜水员因为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好这一关系,拍摄距离控制不当,导致拍摄的景别不符合要求和取景不准。
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主要是把握好镜头视角与拍摄场景及景别的关系。场景是指镜头在一定距离上拍摄到的画面尺寸,场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镜头视角的大小。景别是指同一景物在画面上展示的规模,水下摄影常用的景别有全景、中景和近景。景别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景物的大小和场景的大小。
例如, NIKONOS — V型照相机 35mm 镜头的水下视角为 46.5 °,其拍摄距离为1米时的场景(宽×高)为0.84 ×0.56 (米),拍摄距离为1.5米时的场景为 1.26 ×0.81(米)。由此可知,当以横幅形式拍摄人物时,拍摄距离为1米可以拍到胸部以上的人物近景,拍摄距离为 1.5 米 可以拍到腰部以上的人物中景。若要拍摄站立的人物全景,拍摄距离必须在3.6米以上。由此关系,潜水员就可以根据水下物体的尺寸和拍摄的景别要求,估算出合适的拍摄距离,拍出符合要求的照片。
对于没有装配寻象器的水下摄象机,在使用中除了要把握好上述关系外,还要注意摄象机镜头的方位,避免出现想要拍“头部”,实际拍到的却是“大腿”的现象。根据经验,通常可以采用沿摄象机外壳上边沿瞄准被摄景物中心的方法,来保证取景的准确性。另外,也可以根据镜头视角的大小,自制一个简易框形取景器安装到摄象机上。
在有电话通信的条件下,由水面控制台人员根据电视图象的显示,通过电话让潜水员调整镜头的方位,是保证水下摄象准确取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
除上述原因会造成取景构图不准外,还有取景器的取景范围与不同焦距镜头实际拍摄的范围之间存在的视差,会造成取景构图不准确,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不同焦距的镜头换用不同的附加取景器。另外,在拍摄运动物体时,没能根据动体的运动速度确定好按动快门的提前量,也会导致取景构图的不准确。
彩色影象偏蓝色
原因及其改善方法
已有很多电影、视频、广告在水下拍摄 我们知道,日光是一种复合光,它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光在水中的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水的吸收作用而强度逐渐减弱,而水对光的这种吸收作用与各单色光的波长有关。通常,水对红色和橙色光吸收最为严重,黄色、紫色和绿色光次之,而对蓝色、青色光吸收最弱。所以,我们在水下看到的光色通常是蓝青色,近岸或河流的水中因含有大量的绿色海生物、泥沙等而变成黄绿色。正因为如此,水下彩色摄影拍出来的照片、电视图象都是偏蓝青或蓝绿色的。而且,随着光在水中传输距离和水深的增加,这种偏色就愈加严重。
原因
一般情况下,在水下工程中应用水下摄影,照片或图象偏色并不影响技术人员对被摄物体的辨识。但如果遇到对影象颜色要求较高的水下检测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或矫正偏色。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根据经验调整白平衡,或采用手动白平衡,可有效改善色偏,而如果使用传统器材,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改善方法
缩短拍摄距离。拍摄距离越近,光线在景物和镜头之间传输的距离就越短,偏色也就越少。所以,水下摄影尽量缩短拍摄距离,不仅可以提高影象的清晰度,还可以减少偏色。
水下照明灯水下闪光灯前加红色透明纸。在照明灯光中加入红色光,可以补充因水的吸收造成的红色光减少,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偏蓝色现象。
这是矫正偏蓝色的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在应用时要注意,在水下闪光灯前加红色透明纸,会降低闪光灯输出的光线强度,因此要对曝光量进行一定的补偿,否则会出现曝光不足。
在镜头前加用暖色滤色镜或暖色透明纸。这一方法的作用与在水下照明灯或水下闪光灯前加红色透明纸基本相同,只是滤色镜或透明纸的颜色不宜用红色,而应当用橙色,否则可能会“矫枉过正”,而使影象偏红色。
作品赏析
奥地利摄影师Andreas Franke雇佣了一支潜水探险队,潜入距离西礁岛4英里处,水下100英尺的“范登堡号” (USNS General Hoyt S. Vandenberg)沉船遗迹处,为其创作的12副数码合成照片布展。
该系列作品命名为“Life below the Surface”,是为了纪念被销毁的曾在二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美军导弹跟踪舰“范登堡号”而创作。 照片取景自荒废的沉船,通过超现实的手法,在虚构的水下世界中重现了旧时代的日常景观。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5 10:27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准备工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