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河流和输水道将若干综合利用
水利枢纽或公共建筑物(如水库等)与专用建筑物(如
灌溉渠首、
水电站厂房、
船闸等)联合组成的系统。由一个流域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或跨流域的水利资源开发利用形成。其作用是能够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需要,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可以跨流域调水、引水,调剂余缺,使供需平衡。
我国水利系统发展
水利系统的机械工业原和电力系统合在一起,一九七九年以后分开。在五十年代主要任务是修造,为水利施工建设、设备维修服务,六十年代形成具有水利系统特点的企业。主要产品有:水利水电工程水工金属结构制品、钢管、闸门及启闭机、水利施工机械设备等。
从七十年代以后,根据水利建设的需要,各厂进行了一些研制新产品的工作。其中主要有水利工程大坝混凝土系统的搅拌搂、浇捣、起重、运输和振捣设备,砂石系统的采挖、筛分、输送机械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坝土方开挖、铲运、装载、振动与碾压机械;大型隧洞开凿机械和水渠的开挖清淤机械等。
由于设计研究力量比较薄弱,在五十年代曾与
第一机械工业部共同筹建了水利施工机械研究所。后来在长春、郑州和重庆又分别建立几个地方研究所,人员较少。
意义
一些人的观点认为,国家的形成是出于管理水利(以水为基础)农业经济的需要。在某些干旱地区,例如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国家的出现是为了操纵排水、灌溉系统,以及为了防洪。但是对于国家
的兴起来说,水利农业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因为,还有许多具有灌溉系统的社会从未经历国家的形成,也有许多国家并不具备水利系统而发展。
但是水利农业确实具有一定意义。治水增加了干旱地区的生产。灌溉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它本身也具有供养更多人口的能力。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水利系统的扩展,从而引发更多、更密集的人口集中。人们对水和水浇地的争夺变得越来越频繁。这时.就需要政治权威来管理生产,协调人际和群际关系。大型水利工程对维持城镇人口和城市的存在必不可少。管理者通过调动人员维护和修补水利系统来保障经济。这些生死攸关的工作增进了国家官吏的权威。
风险因素
水利系统工程的设计理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进展很大,从一开始对于特定保护水平的基于主观判断和经验的设计(比如,有记录的最大洪灾事件或事件的一部分)到重现期设计,再到考虑各种不确定性的最优风险设计。安全系数常被用来隐含地表明不确定性的存在。尽管如此,安全系数值主要由设计者的主观判断和经验确定。多年来,通过频率分析来研究随机发生的水文极端事件(暴雨、洪水或干旱)所引发的
水文风险。通过频率分析,可以根据确定的保护程度(或工程规模)量化荷载发生概率(或重现期)。设计重现期一旦确定,相应的水文量就在整个设计中保持不变。需要再次说明的是,防洪体系设计中重现期的选择是一个需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复杂过程。尽管如此,这个过程没有明确解释这些因素。
经济效益
在
社会主义制度下,评价某一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观点来衡量,看它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和人民的生活幸福。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一切物质财富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财富是劳动的结晶。经济一词的重要含义就是节约都归结为劳动时间的节约。因此,经济效益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与有用劳动成果的量的比例关系。一定量的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取得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越多;或者,为了取得一定程度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劳动占用和劳劫耗费量越少,就是经济效益大。反之,则经济效益差。
评价水利工作的经济效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应该以全社会的“投入”与全社会的“产出”的比例关系来衡量。全社会的“投入”是指从流域渤测、规划,设计、建设到运行管理耗费了多少资金、劳力、资源和环境破坏的损失;全社会的“产出”是指水利工程从发挥效益到报废期间,因水利的作用对减少洪、涝、旱灾害的损失和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殖等兴利事业所增加的国民收入,以及环境改善、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等实际效果。全社会的“产出”大于全社会的“投入”,则经济效益大。从狭义上看,任何物质资料的生产,都要先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资源,然后通过生产括动进行能量转化,生产出一定量的产品或有使用价值的劳动服务。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的经济效益慨念,可以表达为资金占用、资金耗费与价值、使用价值的比例关系。
综上所述,水利工作经济效益的概念是充分合理地利用水利资金、劳力资源和水利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水利工程,并加强对现有工程的经营管理,以满足社会对提高防洪安全标准和不断增长的供水需要。同时,按照价值规律的原则合理收费,使水利资金进行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