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这是指,天然气使 用趋于紧张,部分城市天然气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
主要现象
2009年
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遭受冰雪灾害导致出现
天然气供应紧张。目前,浙江杭州有1/3的城区居民用气受影响,因天然气短缺截至周二已关停11家企业;湖北武汉所有出租车停止供气,周一凌晨开始,武汉市26座加气站全面停止供气。
与此同时,西安、重庆等地纷纷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是为确保居民生活用气而减少非必须的商业用气、工业用气和车用气需求。其中,重庆为了保证出租车加到气,在工作时间限量给其他车辆加气。记者了解到,也有不少地区出现管输居民用气管压不足,气量较小的现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天然气价暴涨,国内天然气批发价平均每吨已暴涨500元以上,涨幅超过两成。专家指出,气荒、气价暴涨的原因主要是突如其来的雨雪天气导致国内天然气需求急剧反弹,导致全国多处天然气供应告急。记者从广东省经贸委有关人士处了解到,广东的天然气供应暂无影响,不会出现“气荒”。
2010年
继
沈阳、
合肥、
长沙等多个城市举行天然气涨价听证会之后,2010年11月12日,中国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城市———北京举行居民用气价调整听证会。这是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之后,城市居民用气价格调整依法举行的后续规定动作。
这一轮气价调整,对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将带来哪些影响?几乎每年冬春之季都会大面积暴发的“气荒”现象,如果按照目前天然气市场无序增长的势头,中国“气荒”问题也许将不可避免。
改革需求
有消息指出,发改委相关部门一不愿具名的官员称:“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已经非常急迫了,今闹电荒,明闹煤荒,现在又闹气荒,危机是一波接一波,再不改肯定会出大问题。”
据预计,中国662个城市中已有近200个城市建有天然气管网,去年天然气供应总量达到80.7立方千米。预计2010年,供气城市将增加到270个,天然气消费将达到150立方千米。届时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约30-40立方千米,而到2015年,缺口还将扩大到50-60立方千米。
中石油、中石化内部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已经结束。这一改革方案的原则是,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适度调整,逐步到位,并抑制不合理的天然气需求。一旦新价格机制运行,天然气价格将上涨。
原因探析
观点
针对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气荒”,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极端气候导致的需求暴增,现已适当压减其他地区和工业、发电用气,以保证重点地区和居民用气。
数据
中石油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1月以来,中石油的天然气供应一直在大幅度增长。但是,需求的增长更快。比如陕京系统(华北地区),11月1日—16日累计销售66595万立方米,日均4162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56%,是今年夏季的2.6倍,用气量则达到夏季的3.6倍。
状况
再如两湖地区,11月1日—16日累计销售10222万立方米,日均639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22%。
目前由于四大气区已经联网运行,华北地区巨大用气增幅给管网运行带来巨大困难,也影响其他地区用气。华北地下储气库已提前严重超采,预计11月超采气量达1.7亿立方米,给冬季天然气保供带来巨大风险。
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市场供应量已经由月初的1.69亿立方米/日提高到目前的1.89亿立方米/日。中石油大部分管道日均输量已经达到设计最大输量,管网满负荷运行。
提醒
中石油提醒,储气库过早进行大规模采气,将直接影响到12月和1月高峰日的调峰气量,给整个冬季北京市和华北地区保供,以及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带来隐患和风险。
鉴于目前中石油的天然气产量、管输量已经发挥到了最大,增加供应量的余地已很小。中石油建议,下游用户严格按照计划用气,控制高峰用气量,工业、发电用户要参与高峰用气调峰,尽量降低用气峰值,实现天然气安全平稳供应。
此外,中石油也提出,应该建立合理的天然气价格机制,以价格杠杆加强需求管理。
专家解析
分析“气荒”话题备受关注的原因,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思强认为,首先,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消费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生活必需品,而过去几年来几乎每个冬季都会爆发的天然气紧张局势,又在老百姓心中留下太深的记忆,以至于2010年冬天“气荒”尚未发生,人们先在心里“慌”了;其次,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天是“冷冬”的概率较大,城市供暖形势严峻,天然气需求量将由此进一步增加,供需矛盾可能比较突出。
其实,今年的天然气供应紧张局势已经在一些地方悄然显现。有消息称,由于近日气温下降,武汉日用气量已开始大幅攀升,比降温前增加近10万立方米;而在北京,全市60%以上的供暖面积使用天然气供暖,全市天然气用量预计将达6,1立方千米,上一采暖季增加6.64亿立方米,增长率为13%。
包括政府高官在内的业内人士均对今年可能出现“气荒”问题绷着一根敏感的神经。早在10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便在杭州组织召开迎峰度冬天然气保障协调会,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提醒说:“受新用户大量增加、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储气调峰能力不足,以及不确定的天气因素等影响,冬季用气高峰期保供形势不容乐观。”
由海关总署今年初公布的一份报告证实,国内天然气供需缺口呈现逐年扩大之势,预计2010年中国天然气供需缺口约为30立方千米,2015年天然气供需缺口将超过40立方千米。要填补国内天然气市场缺口,只能选择从海外进口——包括陆上通过管道进口和LN G海上进口两种渠道。
然而在我国,与石油相比,作为优质清洁能源的天然气,长期以来存在着价格偏低的现象,由此导致进口天然气与国内供气之间价格倒挂矛盾突出。这一方面成为油气供应商“进口即亏损”的难言之痛,另一方面也是国内天然气消费无序增长的原因之一。
“随着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供求形势变化,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促进资源节约,理顺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引导天然气资源合理配置,决定适当提高国产天然气出厂价格,完善天然 气相关价格政策和配套措施。”国家发改委针对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宣言”,拉开了新一轮全国性气价上涨的序幕。
市场分析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谈及近年来出现“气荒”的原因时用了四个字:“供需失衡”。据分析,造成供需失衡的根源,不是供应不足,而是下游市场需求迅速放大。有数据显示:华北地区天然气消费与去年同 期相比,普遍增幅在50%以上;南方大部分用上天然气的地区,近一两年内消费量呈几何级增长态势。
据了解,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下,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和高效能源,近几年消费量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天然气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使用天然气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0%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50%,并有助于减少酸雨形成,延缓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而且,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还很低,甚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有专家由此判断,“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然而,由于我国自身储量严重不足,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随着天然气进口量的不断增长,这给我国天然气供应增大风险。数据显示,我国自2006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进口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进口量达7.8立方千米,对外依存度超过8%;2010年,天然气缺口将达30立方千米,对外依存度升至12.8%;2015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30%;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让人不得不产生中国天然气消费可能会陷入‘石油魔咒’的担忧。”一位长期从事油气资源研究的市场分析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随着市场的扩张,未来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可能变得和石油一样,成为依赖国际市场的重要能源。”据预测,今年中国原油进口将达7785万吨,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4%。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由此判断:“未来我国天然气的供应安全问题,可能会超过石油。”他呼吁,必须改变目前天然气消费市场无序扩张的现状,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订科学发展规划,使天然气产业走出一条上下游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增长之路。
据了解,早在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已站在“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优化天然气使用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高度,颁布了《天然气利用政策》。这项政策规定,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由国家统筹规划,考虑天然气产地的合理需求;坚持区别对待,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利用、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但实际上,天然气利用却呈现无序发展的现状。比如,工业用气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纷纷上马,并造成我国化肥产能的明显过剩。一项对全国化肥产能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的化肥总产能过剩已达1500万吨,可是,许多企业仍有扩产计划。
各地情况
由于近期的暴雪天气令各地天然气需求量大增,而供给方表示已开足运力不能满足需求要求,这导致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气荒”,部分城市缺口达40%。国内天然气批发价格在半个月之内平均每吨暴涨500~700元,涨幅平均已超过20%。中石油、中石化内部人士称,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已经结束。但发改委对中新网等媒体表示,天然气改革方案今年不会出台。
暴雪下现“气荒” 部分城市缺口达40%
据统计,
西安、
武汉、
重庆、
宜昌、
南京、
扬州、
杭州、
日照等地都已启动了天然气应急预案。
武汉:从周一凌晨开始,全市26座加气站全面停止供气。武汉之前与中石油签订的天然气冬季使用量是每天150万立方米,根据估算,现在如果放开使用,武汉冬季每天的用气量可突破250万立方米,缺口达到了100万立方米。
武汉市经委经济运行处负责人表示,绝大部分工业企业确实都停气了。这位负责人说,除神龙、东本、武烟这三家重点企业,以及两个停气会影响安全的玻璃视频:武汉风雪天气致56家企业因暂停供气停产制造企业外,全市所有工业企业全部停止天然气供应,让气于民。他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气源,因此,工业企业的天然气供应何时能恢复,目前尚无时间表。”
重庆:从11月18日起,重庆开始对社会车辆实行错峰加气。当地媒体报道,有车主表示:半夜四点钟就起床开车到菜园坝长滨路的加气站去排队加气,但是到长滨路时,这位车主被加气站壮观的排队场景吓着了,“一眼根本望不到头,加气站在马路对面,我只能把车开到差不多长江大桥的桥下才掉头排起了队。”在早上7点多这位车主终于加上了气。
杭州:浙江杭州有三分之一的城区居民用气受到影响,因天然气短缺,截止周二已关停11家企业,并对所有娱乐场所停止供应天然气。杭州市政府在内的市级以下机关的燃气空调均已停用,每天仅中午午休的2小时才开放空调。杭州天然气供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倡议,所有的居民也应节约用气,减少使用大容量的电热等天然气取暖设备,空调温度尽量不高于18℃,烧饭时尽量用小炒,少用长时间的炖、煲、煨。
在这种情况下,半个月之内国内天然气批发价格平均每吨已暴涨500~700元,涨幅平均已超过20%。
揭秘
谁是“气荒”元凶?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天然气价偏低,生产商不愿意扩大生产是根本原因。目前,相比于油、电等,天然气价格是最便宜的,以同等热值计算,天然气价格仅仅相当于电价的两成左右。
针对外界质疑中石化、中石油不愿意扩大产能,而导致天然气供应紧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人士19日表示,“气荒”主要原因是极端气候导致的需求暴增,现已适当压减其他地区和工业、发电用气,以保证重点地区和居民用气。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18日对媒体表示,目前中石化正在满负荷运转,不仅按照全年计划量生产和供应,且略有超过。中石化一直按照保供的原则供应天然气,目前供应紧张主因是需求的突然增加。
中石油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1月以来,中石油的天然气供应一直在大幅度增长。但是,需求的增长更快。比如陕京系统(华北地区),11月1日—16日累计销售0.666立方千米,日均4162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56%,是今年夏季的2.6倍,用气量则达到夏季的3.6倍。
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市场供应量已经由月初的1.69亿立方米/日提高到目前的1.89亿立方米/日。中石油大部分管道日均输量已经达到设计最大输量,管网满负荷运行。
中石油提醒,储气库过早进行大规模采气,将直接影响到12月和1月高峰日的调峰气量,给整个冬季北京市和华北地区保供,以及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带来隐患和风险。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昨日对媒体表示,目前国家没有建立大的天然气应急库存,主要靠天然气调峰来实现。在南方,由于季节区分不明显,高峰低谷差距小,最初设计时没有预见、考虑到大范围雨雪低温天气的出现。此外,国内天然气管道布局比较分散,而且天然气生产和运输基本上由一家石油公司独自运营,各石油公司的管网之间没有联系,无法形成“沟通”和“联网”,在资源调配方面很难做到灵活机动。
天然气改革不会因“气荒”提速
中石油、中石化内部人士称,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已经结束。这一改革方案的原则是,天然气价格与替代能源价格挂钩,适度调整,逐步到位,并抑制不合理的天然气需求。一旦新价格机制运行,天然气价格将上涨。
鉴于成品油价格新定价机制,正是在油荒问题严重后加速出台的。这内部人士还称,此次气荒的出现,或许会促使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的出台。
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对中新网等媒体透露,天然气改革今年不会出台。
中国石油大学董秀成教授对媒体记者表示,新的价格机制会是一整套方案,不会只是涨价,但客观讲改革一定要涨价,但这个机制不会一步到位,需要不断调整。从气田的出厂价格、管输价格,到进入各城市门站价格,最后到各户的终端价格,这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环节,所以很复杂。
董秀成说,价改是大势所趋,但是需要渐进式地、温和地、缓慢地进行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是需要形成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稳步推行价格改革。
主要影响
尽管2010年受价格提高影响,部分需求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全国天然气需求量保持较快增长。一方面,北京、广东、川渝等现有市场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中部、西南地区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储备缺口之大,使得今年年底的气荒仍令人担忧。相对于北京、上海等调峰能力充足的地区而言,中部地区天然气需求量近年直线上升,却只能依靠常规管线供气,没有LNG及大型油田等调峰能力,因此被专家预测为年底气荒的重灾区。而西南地区尽管有川渝气田作为气源,并形成区域性管网,但该地区需求量日益上涨,而油田供气量的最大上涨幅度仅有10%,也已明显无法承担调峰。
因此,杨建红通过对天然气供应和需求进行平衡分析,预计2010~2011年天然气仍然供不应求。西南、中南,尤其是两湖地区将存在较大缺口,且有相当一部分内陆二线城市天然气供应仍将受到限制。更令人关注的是,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部分地区至今仍未用上天然气。
解决之道
分析天然气消费无序增长的原因,不少专家把价格因素放在首位。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吉平表示:“作为清洁能源,与国外的天然气价格相比,中国的天然气价格确实非常低。”
价格是个敏感的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来自中学课本的描述或许更有说服力。记者在高二地理书上看到这样的文字描述:天然气的优点是“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从价值规律的角度出发,价格调整被认为是调节市场供需的有效手段。据了解,理顺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价格将成为“十二五”改革的重要措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煤、电、油、气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那么,国家发改委的此次调价之举,能否成为“调节市场供需,破解‘气荒’难题”的利刃呢?董秀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从此次天然气价格调整的幅度来看,对遏制下游市场的无序扩张将起到一定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恐难以改变我国天然气市场的供需困局,未来再次发生‘气荒’的风险仍然存在。”
董秀成说,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探明剩余可采天然气资源为18.5万立方千米,而我国天然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460立方千米,仅占全球资源量的1.3%。人均天然气资源量同样少得可怜,我国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尽管近年来以中国石油为首的我国油气生产企业的天然气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增长更为迅猛的市场需求相比,仍存在着比较大的缺口。
“要解决中国供气安全问题,必须多管齐下。”董秀成说,“在加大价格改革力度,即理顺天然气价格机制的同时,更要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步伐,从源头上摆脱对国际天然气市场日益增长的依赖程度。”
据了解,非常规天然气包括页岩气、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等。一份由民间智囊机构——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所做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将储藏在岩层和煤层里的“非常规形式”天然气计算在内的话,中国天然气储藏总量会高达368.7万立方千米。这些以“非常规形式”储藏的天然气在中国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5%。另据《2010~2015年中国燃气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分析,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是常规天然气的5倍多,其中煤层气的资源量约为170立方千米,页岩气的资源量初步估算在3万立方千米左右,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
“中国无须为日前增长的天然气短缺担忧。”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研究人员称,“如果能将许多以非常规形式储藏的天然气充分开发的话,中国也有望在一百多年时间里获得充足的天然气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