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舍
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
气舍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别名脐中。在颈部,当锁骨内侧端的上缘,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主治咽喉肿痛,颈项强急,咳嗽,气喘,瘿瘤,瘰疬等,直刺0.3~0.5寸。
功能
调气、化瘀、散结。
定位
气舍穴上在人迎穴直下,锁骨上缘,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
解剖
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起始部;有颈前浅静脉,深部为颈总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舌下神经的分支。
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浅层布有锁骨上内侧神经,颈横神经的分支和面神经颈支。深层有联络两侧颈前静脉的颈前静脉弓和头臂静脉。
主治
咽喉肿病,气喘,呃逆,瘿瘤,瘰疬,颈项强。
操作
直刺0.3~0.5寸。
临床运用
1.呼吸系统疾病:咽炎,扁桃体炎,喉炎,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
2.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炎,膈肌痉挛,消化不良;
3.其它: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大,落枕,颈椎病。
配伍
气舍配扶突人迎合谷,有软坚散结,活血祛瘀的作用,主治瘿瘤。
附注
本经气舍至乳根诸穴,深部有大动脉及肺、肝等重要脏器。不可深刺。
相关论述
《针灸甲乙经》:“瘿瘤,气舍主之。肩肿不得顾,气舍主之。”
《铜人针灸经》:“治咳逆上气,瘤瘿喉痹咽肿,颈项强不得回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0 10:37
目录
概述
功能
定位
解剖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