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有余便是火指阳气偏盛,呈现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导致各种火症。如由于阴液不足,阳气偏盛引起的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虚火上炎证候;五志、七情过极,出现阳亢或气郁化火的肝火、胆火、胃火、心火等证候。
概念
阳气偏盛,呈现病理性的机能亢进,导致各种火症。
解读
“气有余便是火”语出朱丹溪《金匮钩玄·卷一·火》。本谚指出病气的过盛有余便会产生使人为病的火邪。
气有元气、邪气之分。维持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为气,此气为正气、元气;戕伤机体使人致病的为邪气、病气。“气有余,便是火”之气当指的是病气(邪气)而言。管象黄《吴医汇讲》即说:“昔贤有云:气有余便是火。此当专以病气立论,若元气,有不足而无有余者也。何则?气化于精,精生于水谷,故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饥则气怯而倦怠。若饮食适宜,起居有节,始得元气充流……圣人御气如持至宝,非以气之易于不足乎!自夫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外侵营卫脏腑,阻塞正气流行出入之道,遂致腠理闭塞……种种显病气有余之象,而元气已形内馁之饥。医者但当察其所因……若治不中要,病气留着,则六者皆可化火……故曰:气有余便是火。即七情之病,亦莫不然。”此论辨析了气有元气、病气之不同。元气有不足而无有余,病气乃有余,病气留着,皆可化火。“气有余便是火”之气当指的是病气而不是元气。
火,亦有正火、邪火之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有“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的分辨(按:此句“食”通蚀,作消耗损害讲)。平人身中之火是为阳气,乃温养煦育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气血,蒸津化液,抵御阴寒的动力,为生长发育的根本。张景岳《类经》谓:“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火和平则气乃壮。”这里的火就指的是阳气,即《内经》“少火生气”之少火,即正火,即温煦之阳气。火若变异则为贼邪,体内阳气产生变异失其正化,即是邪火。《景岳全书》说“火失其正是为邪热,此火之不可有,尤不可甚,甚则真阴伤败也。然阳以元气言,火以病气言。”“凡火之贼伤人者,非君相之真火,无论在内在外皆邪火耳。”张论指出火有正邪之别,人生所赖的阳气是为正火,即《内经》所说“少火之气壮”,“少火生气”之“少火”。若阳失其正,则为戕人之邪火,亦即《内经》“壮火食(蚀)气”,“壮火之气衰”之“壮火”。
如是,我们就可以明了,“气有余便是火”之气是指的病气,而非元气。所产生的火,乃戕人为病的邪火,而非能“生气”之正火。
中医应用
一、“气有余便是火”之病因病机
“气有余便是火”,乃是指病气邪气过盛有余便会产生致人发病的邪火,这种现象的发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外感六淫邪气的过分偏亢而成
由于患者体质及医护的差异而产生的火热之邪。如风火相煽,刘完素即云:“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风为标,凡言风者,热也。”风为阳邪,多从热化;寒虽阴邪,然其能使“阳气怫郁,不能宣散”而为火热之证;它如暑邪、湿邪、燥邪在郁滞过久,出现病理亢奋的状况下皆可转化为火热之邪。所以,古人有“六气皆从火化”之论。
2、七情五志之气的有余郁逆所致
由于情志的过激变化,都会引起气机紊乱,气机郁滞过久,横逆猖獗而出现的亢奋病理现象,此所谓“五志过极”“五志化火”。张景岳即说:“人之情恣多有妄动,动则俱能起火。”《医家四要》更阐述了五志化火之别,而谓:“又有五志之火者,如烦劳过度,则火起于心。大怒气逆,则火起于肝。思虑过饱,则火起于脾。悲哀恸中,则火起于肺。房劳过度,则火起于肾。”证之临床,因为情志过极而致火热内生者,更是屡见不鲜。
3、脏腑功能失调,活动亢奋至极所致
由于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壅塞不通,郁滞一久,阳气亢盛则火自内生。如心火上炎、肝胆火炽、胃火炽盛、肺火壅盛、膀胱热结等等,此皆实热炽盛而成。另有一类,由于阴津不足,阴不制阳,阳气偏亢,为阴虚阳亢而产生的火热之证,此为阴虚之火,亦称阴虚火旺,其火可遍涉五脏,因不同脏腑的阴虚而有不同的见证。张景岳说:“凡察火证,必须察其虚实。”火热的虚实之别,重点在辨察产生火邪的阴阳之气的盛衰。阳气有余,热炽火甚者为实火;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亢者为虚火。
“气有余便是火。”邪气有余便生火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上三种情况,当然这仅仅是火邪产生的部分原因。
二、火邪发病的特点
1、火性炎上,变化迅速
朱丹溪《金匮钩玄》说:“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其变甚速,其势甚彰,其死甚暴。何者?盖能燔、灼、焚、焰、飞、走、狂、越,消烁于物,莫能御之。”火性炎上、急亢、升腾、蔓延迅速是其特点。
2、灼伤阴液
“温邪之发,阴必先伤。”(尤在泾《医学读书记》)火盛则灼伤阴液,阴虚则阳亢火盛,二者在病理上往往互为因果。灼伤阴津是火邪为患最基本最直接的耗损;反之,机体阴气亏虚则阳气相对偏亢而火热益越炽烈。
三、火证的治疗
对于火证的治疗,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故阳蓄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之识,就指出了阳热火邪,常蓄积隔阻,是十分危险的。如一旦发生阳气隔阻不通的现象,必须迅速使用攻泻之法,如果大意马虎,草率从事,就会失去治疗时机,必将坏事,甚至造成死亡。对于火证证治,首当辨其虚实,然后再根据体质差异,证情轻重而细加辨析用药。
1、实火:
实者邪气实,乃为阳气有余,火热炽盛。实则泻之,宜清宜泻。张洁古《医学启源》分别依脏腑用药,为后世医家所遵循而沿袭使用。近代名家秦伯未在其《谦斋医学讲稿·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中亦作了广泛的提示和归纳。
在清泻实火时应该注意:①首先应分清火邪所犯脏腑经络而有针对性地选择用药,避免伤及无辜。②实火宜直折,如泻心之黄连,泻肺之黄芩,泻肝用栀子,泻肾用知、柏。然直折之品多属苦寒,苦寒易伤中阳,碍脾运化,故洁古泻胃火用甘寒之石膏,此又提示运用苦寒直折,应当谨慎,不可过用,过则伤及正气,反为其害。③火之所以生,乃由气之有余。因此,治火莫忘治气,或降镇,或顺达,或透,或疏,或导,或泄,须知治气即是治火,治气乃制生火之源。
2、虚火:
虚者正气虚,乃阴液亏虚,阳热偏亢,或火热过旺,烁伤阴液。虚则补之,宜滋宜补,重在养阴津以去阳热。如真阴不足,相火妄动者,证见骨蒸劳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烦躁不寐,脉沉细数。治疗就重在滋阴,阴气足则制阳而其火自降,选方如知柏地黄汤。
治虚火应该注意的是:①五脏皆可发生虚火,而现阴虚火旺之证。因此,当根据五脏阴虚的各别特点而分别辨治。②五脏关系致为密切,“五脏相因”,互为影响。一脏阴伤而阳热生,势必波及相应之脏,如肝火亢旺就防木火刑金,心火过盛就恐下扰肾阴。在治本脏阴虚之火的同时,还须顾及相应之脏。③五脏之虚火,或由阴气损伤而阳热偏亢,或由阳热亢盛而伤及阴气,治疗虚火重在养阴,适当地配伍清火之品,须知养阴即是制火,即是杜绝生火之源。
“气有余便是火”固然指出了火邪产生的缘由是由病气过盛过旺所致,但这绝不是火热之证产生的唯一原因。更有某些火证、热证的发生就并不属于这个范畴,如气虚发热,亦是一种内生之火,李东垣称为“阴火”。李氏认为有因饮食失节、有因寒温不适,有因情志、劳役过度,导致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脾胃之气下流,谷气不得升浮”,“相火不敛而反上乘,形成内伤热中证”。强调“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创甘温除热法,立补中益气汤为主治方。又如肾阳虚衰,虚阳上浮,即所谓“龙雷之火”。肾为水火之脏,内寄元阴元阳,龙雷之火为水中之火。命门火衰,肾中虚寒,龙火浮越于上而不能归原,虽然亦属虚火,然与阴虚火旺之证大相径庭。苦寒直折固非所宜,纯用滋阴降火亦属违悖。只能温肾助阳,引火归原,即如程钟龄所谓:“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如八味汤是也。”此又非“气有余便是火”之属,临证尤须谨慎审察辨别,切切不可有丝毫失误。